在簡書上練習寫作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磷雇,深感對于很多問題可能想過也說過在扰,但真正動筆寫出來就不那么容易醋安,這里面不僅是文字功底家坎,還包括邏輯思維能力诵原,真的需要鍛煉斥铺。
“想普气、說唐断、寫“代表著不同程度的思考能力麸祷,因為這三種活動關聯(lián)知識的數(shù)量和密度是不同的澎怒。
正是在大約兩個多月前,看到了周嶺的認知驅動這本書,感到非常受啟發(fā)喷面,順道把他寫的姊妹篇《認知覺醒》也看了一遍星瘾。因為本書涉及的內(nèi)容比較多,本文參考了一下有認真讀者做的一份邏輯導圖惧辈,先有個全面了解琳状。
概括來說,就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盒齿,如何提升內(nèi)在價值念逞,對外如何為他人創(chuàng)造價值。也稱為內(nèi)向成長和外向成長边翁。
一個人內(nèi)在的驅動力是和其認知息息相關的翎承,表現(xiàn)形式就是目標的設定。
如果我們只看到目標本身符匾,就會為做而做叨咖,動力不會長久,如果我們看到目標之外的更多意義啊胶,則動力會完全不同甸各。
因為真正的目標和動力來自我們對一件事情清晰而長遠的認知,而非某個特殊的時間點焰坪。
熱衷于在新年的時候制定目標和計劃往往是基于過去的不滿趣倾,我們希望來年會有所不同,但潛意識里又似乎在等待那個失敗結果的到來某饰。
畢竟多次失敗的經(jīng)歷早已告訴過我們儒恋,新計劃出爐的那一刻確實讓人動力滿滿,但過不了多久就會陷入苦苦的毅力支撐露乏,然后不了了之碧浊。
如果你真想讓自己有所不同涂邀,那不妨用這些時間來做另一件事——學會運用認知的力量來驅動自己瘟仿。
這比毅力驅動要好,而且很可能讓你做成那件事比勉,并成為一個真正的長期主義者劳较。
看清機制
認知驅動中比較困惑的就“心里清楚但又說不出來”的尷尬,會很懷疑自己是否真的理解浩聋。
因為當我們通過原理機制徹底看清做一件事的好處時观蜗,便會覺得不去做就是一種損失。
而且知曉了原理機制衣洁,自然也有了具體的方法論在手墓捻,這會實實在在地增強我們做成這件事的信心。
所以坊夫,去行動是自然而然的事砖第,去持續(xù)行動并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撤卢。
如果你也希望成為一個長期主義者,那就應該多花時間梧兼、花大量的時間去了解這件事放吩。
至少去讀一讀相關的書籍,去連接一下相關方面的專業(yè)人士羽杰,而不是在新年的時候用十分鐘寫下一年讀50本書這樣的目標和計劃渡紫。
看不到具體好處和方法的目標真的非常單薄,它無法支撐你度過一年考赛,甚至三個月惕澎。
找到意義
看清機制還不足以定義認知驅動,畢竟這僅僅是智力層面的力量欲虚,想成為長期主義者還需要第二種力量的加持——找到意義集灌。
它可以激活情緒層面的力量,讓“情緒腦”這臺馬力巨大的發(fā)動機為我們所用复哆。
《有效學習》的作者烏爾里闲佬·伯澤爾在談到如何學習時曾說:
“我們都愿意從事自己認為有價值感和意義的事情,因為動機是學習活動的終極動力梯找,也是掌握任何一項技能的第一步唆阿,而獲得獨特的價值感和意義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動去描述目標與自己的關聯(lián),換句話說就是調整看待事物的角度锈锤,看到這件事情的長遠意義驯鳖。”
如果沒有意義的加持久免,那么就算我們知道做這件事情很有好處浅辙,內(nèi)心也不會真的希望擁有。
比如某人就曾告訴我她曾經(jīng)堅持早起了三年阎姥,因為早起在大家眼里是個很好的習慣记舆,但三年后的某一天突然就再也不愿意早起了。
因為她始終不清楚早起對自己到底意味著什么呼巴,很多時候早上起來甚至都不知道用這些時間來做什么泽腮。
一個人的成就往往在他的眼界之內(nèi),一個人在現(xiàn)實世界中能走多遠衣赶,其實早就在他內(nèi)心里標定好了诊赊。
就像史蒂芬·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說:任何事都是兩次創(chuàng)造而成——先在腦中構思,然后付諸實踐府瞄。
我想這種構思不僅僅包括如何實踐碧磅,更包括了如何思考意義,并進行自我心理建設。
這涉及到你想通過這個目標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鲸郊,你希望給這個世界帶來什么樣的價值和貢獻敲街。
如果你愿多花時間去思考這些事情,就能調動自己的潛意識力量來幫助自己行動严望。
這一點非常重要多艇!
因為潛意識由本能腦和情緒腦掌控,它的力量比意識的力量要大得多像吻。
而我們的成長其實分為能力成長和潛意識成長峻黍,當潛意識滯后于能力時,它就會限制能力的突破拨匆。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就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姆涩,也會通過各種方式將它“毀”掉的原因。
唯有基于內(nèi)在目標的“創(chuàng)造”才能使人主動追求生命的價值惭每。
人類幸福感的本源只有兩個:一個是基因的傳承骨饿,另一個就是影響力。
一定要創(chuàng)造出獨一無二且對自己和他人有長期價值的東西台腥。
我們要想有影響力宏赘,就一定要有輸出,因為有輸出才能被別人看見黎侈;然后還要讓輸出有價值察署,因為價值足夠大,才能被別人強烈需要峻汉;而在輸出和價值雙重標準的驅動下贴汪,我們就必然能獲取反饋,并借助反饋持續(xù)迭代休吠,最終創(chuàng)造出獨一無二且對自己和他人有長期價值的原創(chuàng)作品扳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