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七,在我們老家廣東潮汕地區(qū)碴裙,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煮一道菜——“七樣羹”点额,也叫“七樣菜”还棱。
把七種有美好寓意的蔬菜放一起煮熟吃惭等,吃過“七樣羹”后寓意一年順順利利,平平安安琳要!
這一傳統(tǒng)習俗緣起于潮汕先民對春天稚补、對大自然的贊美和感恩课幕,對未來生活的向往乍惊,傳統(tǒng)民俗流傳至今润绎,依然盛行不衰。
這是相傳已久的潮汕習俗小作,這種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晉朝稼钩,晉議郎董勛《答問禮俗》載:“正月一日為雞坝撑、二日為狗静秆、三日為豬巡李、四日為羊抚笔、五日為牛侨拦、六日為馬殊橙、七日為人”狱从,家禽六畜之后膨蛮,人為勝,人日也稱“人勝節(jié)”季研。廣東人稱為“人日”敞葛,代表人人生日之意与涡。
七樣菜一般指:大菜(包芥菜)、厚合(豬乸菜)氨肌、芹菜怎囚、蒜桩了、春菜(長芥菜)附帽、韭菜、芥蘭等蔬菜同煮颗圣,寄寓“新(芹)春發(fā)(蒜)大財(大菜)喳钟,久(韭)合各人(芥蘭)”。
母親在老家時在岂,每年正月初七這天會去菜地里摘回最新鮮的蔬菜奔则,洗凈后送一些給鄰居,誰家缺哪樣菜就送一把蔽午,有時自己缺的鄰居剛好有易茬,也會及時送給我家,互送互補及老,淳樸民風傳承最美鄉(xiāng)音抽莱。
七樣菜洗干凈后用豬油炒,炒熟的七樣菜青翠欲滴骄恶,香氣撲鼻食铐。在我那物質(zhì)匱乏的童年中,七樣菜是我最喜歡的美味佳肴僧鲁。
煮好七樣菜虐呻,母親告訴我們吃七樣菜的美好寓意。吃芹菜是代表勤勞勤快寞秃;吃蒜表示會算數(shù)斟叼、有錢賺;春菜代表春回大地蜕该,一年之計在于春犁柜;韭菜象征長長久久洲鸠;大菜是希望發(fā)大財堂淡;芥籃表示做人做事合各人,代表好人緣扒腕;厚合菜寓意敦厚老實绢淀,誠信做人……
從現(xiàn)在的科學角度來看,潮汕人們在正月初七吃七樣菜瘾腰,是有一定根據(jù)和養(yǎng)生依據(jù)的皆的。
春節(jié)期間,人們賦閑在家缺少運動蹋盆,每天走親訪友费薄,大魚大肉硝全,腸胃滯膩,需要食用清淡的果蔬食品清理腸胃楞抡。
立春過伟众,雨水到,二十四節(jié)氣順時而至召廷。此時凳厢,春氣生,天氣漸暖竞慢,春回大地先紫,蔬菜逐漸生長起來。這時吃混合蔬菜筹煮,能清理腸胃遮精,使腸胃適應季節(jié)轉(zhuǎn)變。
在潮汕地區(qū)败潦,正月初七吃七樣菜還有一首歌謠:
七樣羹仑鸥,七樣羹,
老人吃了變后生(老人吃了年輕健壯)
奴仔吃了變紅芽(小孩吃了健康成長)
打埠吃了會打拼(男人吃了會勤勞拼搏)
姿娘仔吃了如拋花(女孩吃了像朵花)
……
現(xiàn)在交通經(jīng)濟發(fā)達变屁,全國各地的蔬菜越來越多樣化眼俊,七樣羹所選蔬菜品種也與時俱進,不再局限于潮汕地區(qū)的蔬菜粟关。所以有了新的七樣菜疮胖,新的歌謠:
七樣菜,七樣羹闷板,蔥澎灸,吃了會健康;蒜遮晚,吃了有錢賺性昭;椒,吃了會招財县遣;大菜糜颠,吃了發(fā)大財;菜頭萧求,好彩頭其兴,吃了奴仔變乖乖(白蘿卜,好彩頭夸政,孩子吃了變乖巧)元旬;厚合,合人意,人人吃了笑嘻嘻匀归;菇坑资,吃了嫁個好打埠(吃了嫁個好男人);茄穆端,吃了娶個雅姿娘(吃了娶個賢妻良母)盐茎;筍,吃了生意年年穩(wěn)年年順……
初七都吃七樣羹徙赢,人人愈吃愈后生(年輕)字柠,集齊七樣菜,吃了七樣羹狡赐,七星高照紅火火……
不論是老的七樣菜窑业,還是新的七樣羹,古樸懷舊與推陳出新相互交融并存枕屉,盛情綻放常柄。
正月初七吃“七樣羹”的古老習俗一直在潮汕大地保留下來,正是因為七樣菜的好意頭搀擂,讓人們吃出了好心情西潘,同時又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