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每個人在一生中艳吠,都或多或少地在這個牢籠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捞蛋。
大部分時間孝冒,你們都是先扮演受害者,而整出戲就是從這里展開的拟杉。
01?
什么是“受害者牢籠”庄涡?
美國心理學家卡普曼發(fā)現(xiàn),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這樣的三角戲劙嵘琛: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穴店。
*受害者:
認為自己較低下、不好拿穴。
潛意識:我的痛苦是你造成的泣洞。有時受害者會尋求迫害者來眨抑自己,或是尋找拯救者提供幫助默色,而肯定自己“我無法靠自己來解決球凰。”
這是一種被動的主動腿宰,是受害者以自己的清白感令加害者陷入愧疚模式呕诉,受害者以被動的姿態(tài)主動吸引加害者,同時期待拯救者的關(guān)注吃度。戲劇三角的始作俑者恰恰是受害者甩挫,起著主導的地位。
*迫害者:
貶低別人椿每,把別人看得較低下伊者、不好。
潛意識:我那么努力间护,你卻在拖后腿亦渗。
很多加害者還很可能自認為優(yōu)越,追求完美汁尺。有的加害者更倒霉法精,實在找不到可以怪罪的人,于是他們有可能會迫害自己均函。他們常生活在憤怒和苛責之中。特別是菱涤,當他們意識到被害者的痛苦后苞也,會擺脫不了自責和挫敗感。
*拯救者:
把別人看得較低下粘秆、不好如迟。
潛意識:我很好我沒事,我還可以幫助別人。他的方式是從較高的位置提供別人幫助殷勘,他相信“我必須幫助別人此再,因為他們不夠好,無法幫助自己玲销∈淠矗”
正是他們的安慰和寬容,讓受害者更加委屈和無助贤斜,讓加害者更加放縱脾氣策吠。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把自己放在拯救者的位置上瘩绒,卻沒有對應(yīng)的能力去拯救別人猴抹,會陷入深深的自責、自卑和痛苦锁荔。
很多人不會固定地呆在一個位置上蟀给,而是會在三個位置之間來回轉(zhuǎn)換,然后把身邊的人放進另外兩個相應(yīng)的位置阳堕。
三者之間跋理,你來我往,無休不止的糾纏嘱丢。
但是薪介,這三個位置怎么變換,都是一種向外的指責越驻,而不是真正地為自己負責汁政。
因為暗含的指責,所以不能通向平等缀旁、友好的諒解與解決记劈。
02?
我們?nèi)绾卧凇笆芎φ呃位\”里面跑來跑去的?
以書里的男主為例:
*受害者:
男主的父親冷漠并巍、酗酒目木、家暴。而他的母親脆弱懊渡、無能刽射,無法保護自己,也無法保護她的孩子剃执。男主覺得自己沒有得到自己應(yīng)得的關(guān)愛誓禁,是父母不當教育下的受害者。
*拯救者:
男主的內(nèi)心把他的母親看做是受害者肾档,是他父親暴力陰影下的無助犧牲者摹恰,男主在孩童時期就想去拯救母親辫继。但是,一個孩子的力量太薄弱了俗慈,無法拯救母親姑宽。于是,男主在內(nèi)心深處認定了自己是一個失敗的人闺阱。
*迫害者:
由于男主對他的母親拯救行動失敗炮车,他累積了過多的愧疚和挫敗感,他又成為了迫害者--瞧不起他的母親脆弱和無能馏颂。
男主把這種原生家庭的模式示血,形成了他的人生模式。這種人生模式救拉,延續(xù)到了他的婚姻难审、他的親子關(guān)系和他的事業(yè)中。
男主從小就是一個拯救者亿絮,只要朋友開口求助告喊,他很少能拒絕,甚至因為為別人作保二而傾家蕩產(chǎn)派昧。前妻因為父親過世傷心欲絕黔姜,他為了做拯救者而承諾了婚姻;小蜜因身世坎坷流淚蒂萎,他就為了做拯救者而背叛了婚姻秆吵。他在扮演拯救者的時候,也同時扮演了迫害者五慈,害了他的妻子纳寂、他的情人、他的朋友泻拦。
03?
我們?nèi)绾尾拍軓睦位\中掙脫毙芜?
答:“從受害者的脆弱情結(jié)出發(fā),去接納争拐,去整合腋粥,才是跳脫受害者牢籠的唯一出路”
第一步:轉(zhuǎn)念
所謂一念一世界,“我的知見”決定“我的世界”架曹。我的“念”轉(zhuǎn)變之后隘冲,我的世界也就跟著轉(zhuǎn)變了。
當我們深信不移的想法跟真相起了爭辯時绑雄,我們才會受苦展辞。而唯有內(nèi)心全然清明之際,眼前的真相才是我們真正要的绳慎。
? ? ? ? ? ? ? ? ? ? ? ? ?---《一念之轉(zhuǎn):四句話改變你的人生》
1.?那是真的嗎纵竖?
2. 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嗎?
3.?當你持有那個想法時杏愤,你會如何反應(yīng)呢靡砌?
4.?沒有那個想法時,你會是怎樣的人呢珊楼?
然后通殃,再進行“ 反向思考 ”---把“他/她”換成你自己。
反向思考后的答復厕宗,是否跟你原先的答復一樣真實画舌,或更真實?
以上述的男主寫下了對他父親的不滿已慢,其中一條是“我對父親感到憤怒曲聂,因為他沒有盡到一個父親該盡的責任。”
我們來看看男主是如何進行轉(zhuǎn)念的佑惠。
1)問:你百分之一百相信朋腋,父親沒有盡到一個父親該盡的責任?
答:父親也有在某些地方盡到了該盡的責任膜楷。男主想起父親脾氣暴躁是為了供養(yǎng)家庭而承擔的工作壓力造成的旭咽。
?2)問:父親該盡的責任,這句話是真的嗎赌厅?
?答:不是的穷绵,天底下不是每一個父親都會盡到父親的責任。生養(yǎng)已經(jīng)是父母所提供的最大的恩情特愿。父母也在他們所認知的范圍內(nèi)努力做的最好了仲墨。
3)問:當你持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在你眼中的他是什么樣子
答:在我眼中洽议,他是一個暴躁的宗收、不負責任的人
4)問:如果把這個想法移除,那么亚兄,父親在你眼中是一個怎樣的人混稽?
答:(男主想起跟父親的一些美好回憶)他是一個愿意付出、有幽默感的男人审胚。
5)反向思考1:把“我對父親感到憤怒匈勋,因為他沒有盡到一個父親該盡的責任∩胚叮”這句話反轉(zhuǎn)過來念一次洽洁。
答:“我沒有對我父親感到憤怒,因為我父親其實盡到了父親該盡的責任”(男主想起他父親已經(jīng)在他能力范圍內(nèi)最大最好了)
5)反向思考2:把“我對父親感到憤怒菲嘴,因為他沒有盡到一個父親該盡的責任饿自√洌”這句話的“我”和“父親”相互替換。
答:“我父親對我感到憤怒昭雌,因為我沒有盡到一個父親該盡的責任”(男主想起了他因為工作复唤、因為對婚姻的不忠,而對他兒子造成的傷害)
第二步:進行情緒療愈
受害者的痛苦在轉(zhuǎn)念的過程中已經(jīng)了解了父母的苦衷烛卧,也能去原諒他們了佛纫。但在能量層進行整合,還需要去療愈自己总放。
方法是:直面自己的脆弱呈宇,接納自己。
脆弱會讓你受傷局雄、痛苦甥啄、恐懼、負罪等不舒服的感覺炬搭,所以你會想要逃避它型豁。但記住,這是你唯一的出路尚蝌。
當你愿意面對自己的脆弱迎变、接納、擁抱它的時候飘言,你就會穿越它衣形,進而進入核心真我。找到喜悅姿鸿、安詳谆吴、自在的感受。
04?
選擇抱怨苛预?選擇負責任句狼?
每一件事情的發(fā)生,都會引起“抱怨”或者是“負責任”的想法热某。
抱怨是向外求腻菇,是逃避自己的責任。
而負責任的想法是向內(nèi)求昔馋,需要勇氣和力量去面對筹吐。
在過去,我也因為父親沒有按照我所希望的方式來愛我而心生抱怨秘遏。
但在進行轉(zhuǎn)念之后丘薛,我理解了父親的苦衷,體會到了父親的愛邦危。
我可以提起勇氣洋侨,擁有足夠的力量去面對舍扰。
負責任的想法是:既然我在過去認為父母給的愛不夠完美,那么我就自己去創(chuàng)造希坚,用自己的力量去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妥粟,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轉(zhuǎn)念的原因在于包容和看清真相吏够。
很多時候,事情本身不會對我們造成傷害滩报。
真正對我們造成傷害的锅知,是我們對事情的想法。
一念一世界脓钾,一旦我們的念頭改變了售睹,我們的世界就開始轉(zhuǎn)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