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人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其《論語》這本書的重要性搜贤,而我對《論語》的了解還停留在“三人行谆沃,必有我?guī)熝伞保皩W而時習之入客,不亦說乎管毙?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桌硫?”這樣的一些句子字面意思的理解上夭咬,《論語》里的這些句子還是做學生的時候為了那致命的60分才背誦的,至今讓我感到欣慰的是就這幾句我還沒有完全還給老師铆隘。
對《論語》感興趣還是因為一件偶然的事卓舵,我在朋友圈里轉(zhuǎn)發(fā)了一篇文章《寫給那些,會做卻不會說的人》膀钠,我的同事冉永錄老師掏湾,他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權(quán)威,在單位里算是德高望重肿嘲,知識淵博的一位同事了融击。他看到這篇文章后評論了一句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我對老同事的這句評論一知半解雳窟,后來還是詢問了“度”老板尊浪,才知道這是《論語》里的一句話,自此封救,對《論語》有了一點點興趣拇涤。
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介紹說可以免費申請一套書《論語別裁》誉结,說是南懷瑾先生的書鹅士,我知道南懷瑾先生是文化大師,國學大師惩坑,對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儒掉盅、道、佛皆有研究以舒,尊稱“一代宗師”趾痘。所以對讀這本書很感興趣,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申請了南懷瑾先生的這套書稀轨,不足兩月扼脐,一套嶄新的《論語別裁》便送到了我的手中,看到精美的裝幀時就已經(jīng)嘆為觀止了。心想瓦侮,這個寒假會不會因為有了《論語別裁》而過的稍微充實一點艰赞?
在這個被碎片化知識充斥的時代,在這個人人機不離手的時代肚吏,在這個電子讀物勢將取代鉛字的時代方妖,的確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讀書的事了。
《論語》一共二十篇罚攀,我讀了《學而》和《為政》這兩篇党觅,因個人才疏學淺,孤陋寡聞斋泄,我對南懷瑾先生《論語別裁》的解讀不一定透徹杯瞻,也不一定正確,現(xiàn)在我將讀了《論語》里這兩篇之后的感受談點自己的感悟炫掐。
一 學習與學問
《論語》第一篇《學而》里面有這樣一句:“子曰:‘學而時習之魁莉,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募胃,不亦樂乎旗唁?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痹束?’”检疫。這是我初中語文書上學過的一句話,也是我最早學習《論語》的內(nèi)容祷嘶,記得當時老師給我們翻譯這句話的時候還是側(cè)重于學習屎媳,大概意思是學習了知識又有運用就很愉快,遠方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很高興抹蚀,別人不了解我剿牺,我也不怨恨企垦,這樣自己就是一個有德的君子环壤。
通過對《論語別裁》的閱讀,我才知道孔子的這句話并不是簡單的講學習知識钞诡,他是講做學問的郑现。做學問的宗旨就是要注重學會隨時隨地學習并加以運用,這就是所謂“學而時習之”荧降。而做學問又是一件非常寂寞的事接箫,枯燥乏味、無人理解朵诫,甚至無人知曉辛友,做學問如做人,知己難求,人生難得一知己废累,所以當有人能夠真正了解你邓梅,成為知己的時候自然就非常高興,可謂“有朋自遠方來邑滨,不亦樂乎日缨?”做學問不被人了解也是很正常的事了,所以也不能怨天尤人掖看,要做一位真正的君子匣距,要學會自得其樂,然后才能做到與人樂哎壳,與眾樂毅待。
所以,在這個注重知識與技能归榕,物欲橫流恩静,重利忘義的現(xiàn)代社會,學會做學問比學習知識更重要蹲坷。當然驶乾,簡單理解就是先學會做人,然后再學會學習循签。在此意義上理解级乐,國家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非常適宜的,每個人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踐行县匠,做人第一风科,學習第二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二 孝
孝的思想貫穿于整部《論語》乞旦。在《為政》篇中贼穆,其中有這樣兩句關(guān)于孝的話,第一句是孟懿子問孝兰粉,孔子回答“無違”故痊。第二句是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問孔子何為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玖姑。當然還有兩句愕秫,分別是子游和子夏問孔老夫子關(guān)于孝的問題,子游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學生焰络,但是孔子對兩位學生的回答也不盡相同戴甩,究其原因,這里不再多敘闪彼。
孔子對孟懿子的回答很簡單甜孤,只有兩個字——無違。孟懿子是孔子的朋友,但不一定關(guān)系非常好缴川。因為孟懿子是魯國的大夫囱稽,是一位大官了,出于對官的尊敬二跋,所以孔子很簡略的回答“無違”战惊。至于不違背什么,這只能由孟懿子這樣一位大官自己去想象了扎即。而當孟懿子這位大官走了以后吞获,孔子就對自己的學生樊遲說了孟懿子問他孝的事,樊遲不理解谚鄙,孔子就何為“無違”做了解釋各拷,孔子說:“生,事之以禮闷营;死烤黍,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傻盟∷偃铮”這其實也是在教育自己的學生。
孟武伯拿現(xiàn)在的話來講就是官二代娘赴,他或許不知人間疾苦规哲,或許不知父母之辛勞,所以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诽表,意思是要能感受到當孩子生病時作為父母的那種焦慮唉锌,擔心和憂愁的心情。
從孔子的這兩句回答我們應該知道竿奏,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孝袄简,為官者不僅要心懷自己的父母,更要心懷天下泛啸,做事要“不違”绿语。而為人子女者,首先要能夠換位思考平痰,想想父母為子女的付出」眨現(xiàn)在所謂的官二代伍纫,富二代宗雇,在沒有出生之前就被幸福包圍著,而窮困人家的孩子莹规,作為家長也會傾其所有把子女力爭養(yǎng)成類似于官二代赔蒲,富二代的孩子。作為這樣的子女,怎么會知道孝呢舞虱?或許欢际,談到“孝”這個問題他們會覺得“笑”。
《論語》中博大精深的思想對中國乃至世界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矾兜,而我作為一個凡人损趋,或許僅會吸收一點點做人的道理,真吾心椅寺,正吾行浑槽,用一句流行的話講,在人生的道路上“且行且珍惜”返帕,僅此而已桐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