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嫡霞,在微博上看到這則新聞:
這不禁讓我想起以前在輔導機構工作的時候瓶埋,總是看到部分在私立學校讀書的孩子,天天抱怨壓力好大诊沪,不想讀書养筒。
一來,學業(yè)難度加深端姚,有些知識可能已經(jīng)超過了孩子的認知能力晕粪,對孩子各項能力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二來渐裸,用于學習學科知識的時間占比增加巫湘,連周末都要忙于參加各種補習班。
許多學生在網(wǎng)上吐槽:每天寫作業(yè)寫到晚上十一昏鹃、二點尚氛,有時候甚至還寫不完,煩死了洞渤。
而父母則吐槽: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怠褐,都要把自己氣吐血了,有時候恨不得把自己綁起來您宪,或者直接把孩子丟到輔導機構里去奈懒。
吐槽歸吐槽,在大環(huán)境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宪巨,家長能做的只有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磷杏,才能讓孩子的路走得容易些。
其中捏卓,抗壓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极祸。
今年,馬云在“馬云鄉(xiāng)村教師獎“頒獎典禮上也談到了教育怠晴。
他希望孩子具備「四商」遥金,即情商、智商蒜田、愛商和逆商(抗壓能力)稿械,而且他又特別強調(diào)孩子需要有逆商,因為這才是真正決定了一個人人生高度的本質冲粤。
在介紹提高孩子抗壓能力的方法之前美莫,我想先聊聊有哪些教育誤區(qū),導致了孩子抗壓能力的缺失梯捕。
??
一
外界期望過高
在我們的文化里厢呵,每個人都在極力的追求優(yōu)秀,許多父母傀顾,不僅要求自己優(yōu)秀襟铭,還期望孩子比自己更優(yōu)秀,這很正常短曾。
但是寒砖,有時候,父母的方法有點過于強硬错英,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按著他們所「規(guī)劃」的道路去走入撒。
只要孩子的行為與既定路線稍有不符,便會施與打擊椭岩。
久而久之茅逮,有些孩子就會變得畏首畏尾,做事的時候總是思前想后判哥,不敢做出行動献雅,生怕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外界的要求而受到批評,這類孩子我稱之為「多慮型」塌计。
這類孩子跟其他人比起來挺身,對自身的要求不一定更高势决,但一定更敏感蛤高。
在路上向朋友打招呼撵彻,朋友沒有回應艺演,他可能會想:剛剛是不是我說話的語氣有點不對呢?是不是我不經(jīng)意間做錯了什么贱傀?惹怒他了呢惨撇?回到學校他會不會找人欺負我呢?
在班級的小組任務中府寒,老師沒有對孩子做出表揚魁衙,他可能會想:老師怎么不表揚我呀?是不是偏心其他同學呢株搔?是不是因為前幾天的作業(yè)馬虎了一點剖淀,老師這次才不表揚我呢?
......
在上述例子中纤房,朋友可能只是想事情過于入神纵隔,或者正在處理別的事情,才沒有向孩子打招呼帆卓。
可能大部分同學都表現(xiàn)得很好巨朦,只是礙于時間關系,老師只能挑幾個表現(xiàn)更為優(yōu)秀的同學提出表揚剑令。
原因有很多糊啡,但很有可能跟孩子想的不一樣。
只要外界的事物觸及到孩子在意的點吁津,就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鏈式反應」棚蓄。
像上面第一個例子,這位孩子可能覺得:無論在哪些方面碍脏,我都要盡可能表現(xiàn)得好一些梭依,別人才會喜歡我。
只要現(xiàn)實與孩子的心理預期不相符(朋友應該向我打招呼)典尾,各種各樣復雜的「內(nèi)心戲」就會應運而生役拴。
這又會造成什么后果呢?這些無意義的「內(nèi)心戲」會在無形之中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钾埂,它們就好像鎖鏈一樣河闰,綁住孩子的手腳,成為其前進的阻力褥紫。
還有一種與之相對的姜性,我稱之為「自尊型」。這類孩子多數(shù)都有一顆強大的自尊心髓考,因為外界的影響部念,他們同樣也承受著不小的心理壓力。
一來,他們必須爬的更高儡炼,以滿足外界對他們的高期望妓湘;二來,他們不希望自己跌落神壇射赛,因為哪怕一丁點的落后都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多柑。
這兩種類型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外界對他們的高期望,無形之中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楣责。
因此,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合理的期望聂沙,以免適得其反秆麸。
好了,說了這么多及汉,下面我們來聊一聊沮趣,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
二
抗壓能力提高指南
?
1.?稱贊
?
為了提高生存幾率坷随,我們的大腦天生就預裝了許多有利于適應環(huán)境的「操作系統(tǒng)」房铭,其中,有一個用于獲取前進動力的系統(tǒng)叫「獎賞系統(tǒng)」温眉。
如果感知到一件事情能給我們帶來正向反饋缸匪,獎賞系統(tǒng)就會被激活,并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愉悅感类溢,促使我們繼續(xù)去做這件事凌蔬。
比如,孩子努力了個把月闯冷,才在期末考中取得了一個好成績砂心,這時,父母的一句鼓勵就是一個正向反饋蛇耀,是能促使孩子不斷努力下去的動力辩诞。
但是,許多父母可能會問:我時不時也會表揚一下孩子呀纺涤!比如夸孩子聰明译暂、乖巧之類的,為什么有時候會不奏效洒琢,甚至會有反效果呢秧秉?
因為當我們的「獎賞系統(tǒng)」被激活時,會促使我們自發(fā)的去維持這個狀態(tài)衰抑。
什么意思呢象迎?像上面的例子,當父母夸孩子聰明的時候,孩子的潛意識會認為:我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砾淌,我不能干一些會顯得我不聰明的事情啦撮。
這會造成什么后果呢?當孩子面對一些難度比較大汪厨,覺得自己沒辦法把這件事情做得盡善盡美的時候赃春,就會選擇退縮。
因為這樣做就可以維持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聰明」的形象劫乱,但是织中,只有讓孩子踏出「舒適區(qū)」,完成那些「稍微踮下腳尖」才能完成的事情衷戈,才有進步的可能狭吼。
那么,正確的表揚方式應該是怎樣的呢殖妇?針對孩子某個具體行動的結果刁笙,給出正向反饋。
舉幾個例子谦趣,稱贊孩子「成績好」疲吸,不如說「這次又進步了不少哦」;稱贊孩子「作業(yè)做得不錯」前鹅,不如說「這次作業(yè)字體更好看摘悴、更工整了,質量也提高了」嫡纠。
2.?寫日記
心理學家 Pennebaker 和 Beall 做過一個實驗烦租。研究人員找到一群壓力過大、正在接受心理咨詢的學生除盏,把他們分成三組叉橱。
第一組:讓他們每天花15-20分鐘,寫下「最令你感到焦慮者蠕、給你壓力最大的事情」窃祝,持續(xù)4天,要求他們一五一十地把細節(jié)寫出來踱侣;
第二組:同樣的寫作要求粪小,但是題目換成了別的。比如描述一場聚會抡句、寫一個小故事探膊,等等。
第三組:接受正常的心理輔導待榔,不作任何改變逞壁。
在隨后4個月的跟蹤調(diào)查中流济,第一組普遍反映,他們感到壓力變小了腌闯,狀態(tài)有所好轉绳瘟。對三組的體檢也顯示,第一組的身體指標(血壓姿骏、肝肺功能等)恢復水平糖声,普遍優(yōu)于其他兩組。
為什么會這樣呢分瘦?
因為我們的大腦有個特性:它會自行把接收到的信息分成“熟悉”與“不熟悉”兩部分蘸泻。
熟悉的就不再花費腦力去處理它,不熟悉的就花些時間處理一下嘲玫。把壓力源寫下來蟋恬,會給大腦一種「這些信息已經(jīng)很熟悉了」「這些信息已經(jīng)記住了」的感覺,然后清除掉趁冈。?
通過寫日記的方式,不僅可以釋放壓力拜马,還能進行針對性的「復盤」渗勘,具體可以參考下面的模板:
問題:挑1、2個你覺得有困惑俩莽、有壓力的事情
目標:這些事情的理想狀態(tài)是什么
想法:你的想法是什么旺坠,為什么
做法:你詳細的處理方式是什么
改進之處: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嗎?如果有扮超,那要如何改進
這一步的目的在于釋放壓力取刃,并把注意力轉移到過程上,以獲得源源不斷的前進動力出刷。
3.?設定詳細目標與計劃
有時候璧疗,某些事情之所以會給我們造成壓力,主要是因為這些事情包含了太多的不穩(wěn)定性馁龟,它們的存在會令我們感到非常不安崩侠。
因此,我們需要做出一些行動坷檩,讓不穩(wěn)定却音、未知的那一部分向已知、穩(wěn)定轉變矢炼。
舉個例子系瓢,以前我在輔導機構的工作主要是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有一次句灌,因為臨近月考夷陋,老師布置了一大堆作業(yè)與復習內(nèi)容,任務量比平時多出了將近一倍,孩子們瞬間覺得壓力倍增肌稻,有些甚至無從下手清蚀。
這時,我教了他們兩個方法:
第一爹谭,每個人根據(jù)過往經(jīng)驗枷邪,預估完成每一項作業(yè)所花的時間,并把預估時間寫在作業(yè)登記本上诺凡。第二东揣,還是每個人根據(jù)過往經(jīng)驗,寫一個作業(yè)計劃腹泌,第一步先做哪項作業(yè)嘶卧,第二步做哪項作業(yè),以此類推凉袱。
即使后來因為作業(yè)量的加大芥吟,孩子們比平時多花費了點時間,但是從做作業(yè)的效率上看专甩,的確提高了不少钟鸵。
這些方法的好處在于:重新排列信息,讓孩子自己找回掌控感涤躲,知道第一步要怎么做棺耍,第二步甚至后續(xù)每一步具體要做什么、怎么做种樱,并且節(jié)省來回切換的時間蒙袍,提高效率。
這些方法就好像在一幅只有起點嫩挤、終點的地圖上害幅,找出一條通往目的地的康莊大道。
只有盡可能的減少不穩(wěn)定性俐镐,才能削弱壓力帶給我們的負面影響矫限。
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