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出自對于薩特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的理解窝稿。
關于這句話野揪,我個人有兩種理解访忿,不過我更偏向第二種。
下面給出這句話在薩特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出現(xiàn)的語境斯稳,原文如下:
“但是人道主義還有另外一個意義海铆,其基本內(nèi)容是這樣的: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人靠把自己投出并消失在自身之外而使人存在平挑,另一方面游添,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而得以存在⊥ㄏǎ”
為什么“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唆涝?
第一種理解:
這里的“人”指的是人的意識,“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也就是處在自我的反思意識之外唇辨。
用一句中國的古話簡單來說廊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赏枚。
關于存在主義亡驰,薩特說:“存在主義就是一種使人類生活成為可能的學說晓猛,并主張每一真理,每一行動凡辱,都包含有人類的背景和人類的主觀性在內(nèi)戒职。”
薩特的存在主義使用的是現(xiàn)象學的方法透乾,認為現(xiàn)象就是存在洪燥、本質(zhì)的直接顯現(xiàn)。而意識是使存在本身顯現(xiàn)為現(xiàn)象的存在的條件乳乌∨踉希“意識不是被稱作內(nèi)感覺或關于自身的認識的一種特殊的認識方式,而是一種主體的超現(xiàn)象存在維度汉操≡倮矗”
因此薩特的現(xiàn)象學本體論是以意識為出發(fā)點的,不過他把意識分為兩種磷瘤,一種是反思意識芒篷,一種是反思前的意識。
任何反思都將反思意識指向他物采缚,以自我和對象的分離為條件梭伐。它以主體為起點,但所意向的對象則是主體以外的客體仰担,而不是主體自身。意識發(fā)源于我绩社,內(nèi)在于我摔蓝,但其對象卻超越了我,不再是我愉耙。也就是反思意識不能確定自我的存在贮尉。
而反思前的意識也叫“純粹意識”,才是第一性的朴沿。作為第一等級的純粹意識猜谚,是一種沒有人稱的超越意識,它僅僅是關于某個事物的意識赌渣,而其自身當中并沒有一個先驗的魏铅、實質(zhì)的內(nèi)涵,而所謂的自我則僅僅是反思意識坚芜,也就是第二等級的意識的產(chǎn)物览芳。因此,想要認識到自我意識的存在鸿竖,必須依靠純粹意識沧竟。但是這種純粹意識本身铸敏,因為沒有進行反思,又是認識不到自己的悟泵。
也就是說杈笔,雖然我能意識到別人的存在,但是我卻不能確定我自己意識的存在糕非,因為我就是用這個意識意識到的蒙具。也就是所謂“當局者迷”。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他人來意識到我的存在峰弹。由于他人意識的出現(xiàn)店量,自我意識才會發(fā)生,也就是“他人”是“自我”的先決條件鞠呈。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假如我通過鎖孔偷窺別人蚁吝,因為我注視著別人旱爆,我就把別人當成了意向?qū)ο蟆_@時我聽見了后面的腳步聲窘茁,感覺到有人注視我怀伦,“羞愧”向我揭示了我。正是我感到他人有可能注視我山林,我才會注視自己房待,感到了自我的存在。這就是“旁觀者清”驼抹。
“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也就是說桑孩,人可以看到自我以外的東西的存在,但卻始終通過別人的視角來看到自己框冀,人需要以他人來發(fā)現(xiàn)自己流椒,使我認識到自我的存在。全句的意思就是:我正在進行看的活動明也,但是我知道我自己在看宣虾,是因為我從別人的眼睛里看到我的存在,因此我才能肯定我的存在温数。
第二種理解:
這里的“人”是指人的本質(zhì)绣硝。“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也就是處在人的本質(zhì)之外。
薩特主張“存在先于本質(zhì)”帆吻。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質(zhì)域那,其意義就是說他必須先存在,然后才創(chuàng)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創(chuàng)造他次员,他是在存在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他自己的败许。
在薩特的本體論中,他區(qū)分了兩種存在——自在存在與自為存在淑蔚,自我意識以外的市殷,不以意識為轉(zhuǎn)移的外部世界的存在即“自在存在”,而人剛出生時就是這樣一種“自在”刹衫。自在的存在是沒有原因的醋寝,也沒有目的,純屬偶然和荒謬的带迟,它是一片混沌的巨大虛無音羞。也就是說人剛開始的存在是毫無意義的,因此人還不具有“人”的本質(zhì)仓犬。
因為人最初作為自在是不具有本質(zhì)的嗅绰,人如果想要認識事物,使事物進入自己的意識搀继,就得使背景虛化窘面,凸顯自在。這就是虛無叽躯。
“自為不是別的财边,只不過是自在的純粹虛無化”。人把外部世界“自在存在”虛無化為“自為存在”的過程点骑,也是人對自身既定存在狀態(tài)的改造過程酣难。
“消失在自身之外”指的是人對自我虛無化的過程。人在外部世界的“自在存在”虛無化的同時黑滴,也在把既定的“自在”的自我虛無化鲸鹦,看到自己所欠缺的部分,通過對生活的改造和實踐跷跪,來不斷實現(xiàn)自己新的可能性,使其本質(zhì)更加豐富齐板,也就是使“自為”的變動的自我得到實現(xiàn)吵瞻。“自為永遠是懸而未決的甘磨,因為他的存在是一種永恒的延期”橡羞,所以人總是處于不斷地超越、創(chuàng)造中济舆。自為作為存在的缺乏總是追求卿泽、趨向存在,這種不斷地追求和趨向使自為(人)不斷地超越、否定自己和世界獲得新的價值和意義签夭。
“人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也就是說齐邦,人的本質(zhì)始終處在自身之外。人因為自身存在的缺乏第租,而始終趨向存在措拇。因此把自己投入世界當中,認識世界慎宾,超越自身丐吓,使自身趨向一個完滿的存在。
就我個人來說趟据,根據(jù)上下文的關系券犁,上一句很明顯和下一句應當是一個意思,都是用來表達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特征汹碱,只是作為不同方面的表述粘衬。因此,我個人更偏向第二種回答比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