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陰沉下午忍著喝了冷咖啡帶來的腸胃不適讀完了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集《羅生門》拴袭。讀完更難受了俄认,尤其讀完《河童》和《枯野抄》兜看,《河童》的陰翳自不必說钥组,《枯野抄》對人物細致心理的揭示幾乎使我悚然一驚,仿佛靈魂被偷窺般驚悚绑谣。
一代宗師去世党窜,臨終之前弟子們要用一根羽毛為師傅點臨終之水,各個弟子心懷鬼胎借宵,面對臨終者的遺容幌衣,想的倒不是尊師的教誨,而是自己壤玫,自己在師門中的利害相爭泼掠,甚或是自己的興趣和算計。甚至用觀察的目光記錄師傅的死亡垦细,以便記錄在自己日后的某部回憶錄里择镇,畢竟自己的師傅是名師,就算是死也還是有極大的利用價值括改。
這當然是不道德的腻豌,讓人心生厭惡的≈瞿埽可是深深窺視人類心底吝梅,難道沒有這樣自私?jīng)霰〉南敕▎幔空媸峭笍匦撵榈囊慌枥渌锹睿瑵驳梦以谀倾读撕靡粫招O氲角皫兹章爼v到季羨林先生的葬禮对粪,人很多像市集右冻,全然沒有學者該有的肅穆和莊嚴,真是失了讀書人的體面著拭∩磁ぃ可如果人去的人少,人們又覺凄涼儡遮。還是楊絳先生聰明囑咐不要辦任何追悼會乳蛾。質本潔來還潔去,走得輕盈空靈鄙币。
說了這么多無非是說這本書帶給我太多心靈的震撼了肃叶。初識芥川龍之介還是從三毛的書里,那時她經(jīng)常和荷西一人一摞書看到深夜十嘿。她最經(jīng)骋虿眩看的就是阿加莎還有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三島由紀夫详幽、芥川龍之介的小說筛欢。那時我高中心想等上了大學一定把這些書都讀讀浸锨,可是大學時候喜歡的卻不是這些作家,倒是英美等國的作家版姑。這幾年忽然又轉回了亞洲柱搜,尤其對日本文學和美學著迷了。
《羅生門》買來一兩年了剥险,之前只讀過《羅生門》聪蘸、《竹林中》和《蜘蛛之絲》,因為《羅生門》這部電影太出名了表制。仔細查詢才知道是改編自這兩篇小說健爬,兩篇都對人自私利己的本性做了深刻剖析∶唇椋《竹林中》更是對人的言語的不可靠性和眼見為虛做了巧妙的多角度敘述娜遵,讓人不禁對世俗的一切甚至歷史都產(chǎn)生了深深的懷疑,一不小心就墜入不可知論的深淵壤短,但是卻甘之如飴设拟。也許那樣更符合自己的主觀感覺。人首先是悅己的不是嗎久脯?
《蜘蛛之絲》只用短短數(shù)語就深刻闡釋了佛教里所說的福禍善惡纳胧、人生輪回和因果報應,而且讓人過目入心帘撰,記憶深刻跑慕。小說闡釋之深刻讓我每次觀賞荷花甚至觀看一口大缸的時候都不禁想到這個故事,看著水缸的時候也常想里面就是另一個大千世界了摧找,那些浮游生物擁有另一個不為人知的天堂核行。
由此還想到另一個故事,我們常以為不存在三千世界慰于,但是假如我們去看一個在水洼中掙扎的螞蟻钮科,一個瓜子殼對它來說猶如一座孤島唤衫。我們龐大的身姿對它來說可能就是如來佛祖了婆赠。那我們自己所在的世界難道不是萬能造物主眼中的另一個小水洼,雖則這個水洼于我們便是整個大千世界佳励。換一個視角看世界獲得的便是全新的體驗休里,由此也深深懂得了作者的慈悲。
不過芥川龍之介對生命的態(tài)度是矛盾的赃承,這在《蜜橘》妙黍、《杜子春》中深有體現(xiàn),借由現(xiàn)實發(fā)生的一件小事和中國古代傳奇瞧剖,芥川講述了自己對生命的眷戀拭嫁。農(nóng)村來的小姑娘打開車窗把蜜橘扔給來送自己的小伙伴可免,那蜜橘紅紅火火好像生之溫暖。杜子春在經(jīng)歷了富貴榮華和地獄之煉做粤,終是舍不得親情未能升仙卻獲得新生浇借。
芥川博覽群書,精通古典文學對中國古典文學也多有涉獵怕品,很多小說改編自唐傳奇妇垢,但都賦予了人物新時代的內涵,讀來令人耳目一新肉康。這不光顯示了作者高深的文學修養(yǎng)闯估,也顯示了古典文學本身的魅力。芥川對日中古典文學的解讀本身也是他文學作品的一大特色吼和。其文筆之典雅優(yōu)美讀之心曠神怡涨薪。
《大石內藏助的一天》則表現(xiàn)了“四十七武士”在復仇之后的表現(xiàn)和影響,很多是他們始料未及的炫乓,在一件事做成之后世人的誤解也是不可避免的尤辱,有時甚至是南轅北轍。很多歷史事件的發(fā)生也是出于偶然厢岂,可能是當事人在情非得已時刻的一種抉擇光督,至于后世怎么看,全憑有話語權的人的解讀了塔粒。這看似荒謬卻也道出了世事的實情结借。
項羽是不是英雄,李清照覺得他是卒茬,張愛玲也覺得是船老,芥川也認為是,他認為他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圃酵,向死而生柳畔,為一種理想而殉難,所以也是英雄郭赐,彰顯了其人格的偉大薪韩。讀之,深受鼓舞捌锭。至少比成王敗寇要深刻得多俘陷。因為,有時我們也許一生都在為一種可能永遠實現(xiàn)不了的夢想而努力观谦,人生的意義就體現(xiàn)在如西西弗斯一樣不斷把滾石背上山的悲壯中拉盾。這也是他的作品深深打動我的地方。
打動我的還有《毛利先生》豁状,一個小人物捉偏,一個熱愛教育的人倒得,可是長得可笑,口齒又不是那么清楚夭禽,但天生熱愛教育誨人不倦屎暇,并不因為別人的誤解詆毀而懈怠。如堂吉訶德一般勇敢無畏驻粟,這普通人的勇敢又一次使我落淚根悼,功成名就的人如鳳毛麟角,世上多數(shù)人還是如毛利先生一樣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活著蜀撑。
《地獄變》是芥川作品豐碑之一挤巡,一個畫師因為藝術而忍看自己親生女兒葬身火海,畫下這地獄恐怖的一幕酷麦,因為藝術而不朽,但也因此不能承受心靈之沉重而自殺沃饶,是為藝術祭奠母廷,也是為得人生解脫。這可能是作者的藝術觀糊肤。藝術來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琴昆,藝術的完成可能需要創(chuàng)作者自身的獻祭,這生命的代價未免沉重馆揉。
但于芥川而言业舍,這也許是最好的結局,因為他的母親死于瘋病升酣,他的姐夫自殺舷暮,好友死于發(fā)瘋。他在后期創(chuàng)作力衰退噩茄,撫養(yǎng)姐姐和兩個孩子的生活下面,還清姐夫的債務,他本神經(jīng)脆弱敏感绩聘,這更把他逼到了死亡的邊緣沥割。但他絕不是如太宰治那樣軟弱無力的家伙,常常讓家人陷入經(jīng)濟困頓君纫。
他是文學界耀眼的明星驯遇,大學畢業(yè)就獲得了海軍教員的教職,后來辭職也是因有足夠支撐一家人吃穿用度的報社稿費蓄髓,他是一個有責任心的男人,符合我們對作家的想象舒帮。英俊有才会喝,有責任有擔當陡叠,風華正茂,可是因為自身羸弱的身體和家族遺傳疾病的緣故而選擇在35歲的年齡結束自己的生命肢执。整個文學生涯只有十年卻是熠熠閃光的十年枉阵,至少他的作品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積滿灰塵预茄,擺在神田一帶的舊書店角落里兴溜,徒然等候讀者”。相反耻陕,他離世后八年拙徽,“芥川文學獎”設立了,現(xiàn)今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诗宣。
文學就是人學膘怕,我們該怎樣汲取其中的養(yǎng)料來豐富自己的一生呢?也許正如芥川借《黃粱一夢》中盧生所說召庞,“正因為是夢岛心,才需真活。彼夢會醒篮灼,此夢亦有醒來之時忘古。人活一世,惟愿此生精彩紛呈诅诱,方不辜負自己存皂。”諸生以為如何呢逢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