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篇:
《逍遙游》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理盆。
2.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颖系,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范删,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拷肌。
3.若夫乘天地之正到旦,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巨缘,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添忘,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若锁。
4.庖人雖不治庖搁骑,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越俎代庖。
5.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又固,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仲器。
《齊物論》
1.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仰冠。
2.大知閑閑乏冀,小知間間。大言炎炎洋只,小言詹詹辆沦。
3.喜怒哀樂,慮嘆變慹识虚,姚佚啟態(tài)肢扯。
4.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担锤,可不哀邪鹃彻!
5.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妻献。
6.物無非彼蛛株,物無非是团赁。
7.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谨履,大仁不仁欢摄,大廉不謙,大勇不忮笋粟。道昭而不道怀挠,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害捕,廉清而不信绿淋,勇忮而不成。
8.吾聞諸夫子尝盼,圣人不從事于務吞滞,不就利,不違害盾沫,不喜求裁赠,不緣道,無謂有謂赴精,有謂無謂佩捞,而游乎塵垢之外。
9.莊周夢蝶朝三暮四
《養(yǎng)生主》
1.吾生也有涯蕾哟,而知也無涯一忱。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谭确!
2.為善無近名帘营,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琼富,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庄新,可以養(yǎng)親鞠眉,可以盡年。
3.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躊躇滿志
《人間世》
1.夫道不欲雜择诈,雜則多械蹋,多則擾,擾則憂羞芍,憂而不救哗戈。
2.德蕩乎名,知出乎爭荷科。名也者唯咬,相軋也纱注;知也者,爭之器也胆胰。
3.無聽之以耳狞贱,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蜀涨,而聽之以氣瞎嬉。
4.瞻彼闕者,虛室生白厚柳,吉祥止止氧枣。
5.朝受命而夕飲冰。
6.自事其心者别垮,哀樂不易施乎前便监,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宰闰。
7.螳臂當車
8.人皆知有用之用茬贵,而莫知無用之用。
《德充符》
1.人莫鑒于流水移袍,而鑒于止水解藻。唯止能止眾止。
2.鑒明則塵垢不止葡盗,止則不明也螟左。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3.人不忘其所忘觅够,而忘其所不忘胶背,此謂誠忘。
《大宗師》
1.古之真人喘先,不逆寡钳吟,不雄成,不謨士窘拯。
2.古之真人红且,其寢不夢,其覺無憂涤姊,其食不甘暇番,其息深深。
3.古之真人思喊,不知說生壁酬,不知惡死。其出不?,其入不距舆乔。
4.凄然似秋岳服,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蜕煌,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派阱。
5.古之真人,其狀義而不朋斜纪,若不足而不承贫母;與乎其觚而不堅也,張乎其虛而不華也盒刚;邴邴乎其似喜也腺劣,崔崔乎其不得已也。
6.泉涸因块,魚相與處于陸橘原,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涡上,不若相忘于江湖趾断。
7.魚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術吩愧。
《應帝王》
1.虛與委蛇
外篇:
《駢拇》
1.常然者芋酌,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繩雁佳,圓者不以規(guī)脐帝,方者不以矩。
《胠篋》
1.盜亦有道糖权。
2.唇竭則齒寒堵腹,魯酒薄而邯鄲圍。
《在宥》
1.故貴以身于為天下星澳,則可以托天下疚顷;愛以身于為天下,則可以寄天下禁偎。
2.無為而治:絕圣棄知腿堤,而天下大治。
《天地》
1.通于一而萬事畢届垫,無心得而鬼神服释液。
2.無為為之之謂天全释,無為言之之謂德装处,愛人利物之謂仁,不同同之之謂大,行不崖異之謂寬妄迁,有萬不同之謂富寝蹈。
3.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登淘,非其心不為箫老。雖以天下譽之,得其所謂黔州,謷然不顧耍鬓;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流妻,儻然不受牲蜀。
《天道》
1.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绅这;帝道運而無所積涣达,故天下歸;圣道運而無所積证薇,故海內服度苔。
2.水靜則明燭須眉,平中準浑度,大匠取法焉寇窑。
《天運》
1.東施效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繕性》
1.繕性于俗學俺泣,以求復其初疗认;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謂之蒙蔽之民伏钠。
2.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横漏,則反一無跡;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熟掂,則深根寧極而待缎浇。此存身之道也。
《秋水》
1.問道百赴肚,以為莫己若者素跺,我之謂也。
2.貽笑大方
3.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誉券,拘于虛也指厌;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踊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踩验,束于教也。
4.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箕憾,失而不憂牡借,知分之無常也。
5.明乎坦涂袭异,故生而不說钠龙,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御铃。
6.道人不聞碴里,至德不德,大人無己上真。
7.故曰:蓋師是而無非并闲,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谷羞,萬物之情者也帝火。
8.差其時,逆其俗者湃缎,謂之篡夫犀填;當其時,順其俗者嗓违,謂之義之徒九巡。
9.嚴乎若國之有君,其無私德蹂季;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冕广,其無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偿洁,其無所畛域撒汉。
10.年不可舉,時不可止涕滋。
11.知道者必達于理睬辐,達于理者必明于權,明于權者不以物害己宾肺。
12.邯鄲學步
13.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溯饵。
《至樂》
1.忠諫不聽,蹲循勿爭锨用。
2.至樂無樂丰刊,至譽無譽。
3.褚小者不可以懷大增拥,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啄巧。
《達生》
1.達生之情者洪橘,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棵帽,不務命之所無奈何。
《山木》
1.物物而不物于物渣玲,則胡可得而累邪逗概!
2.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3.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忘衍!
《知北游》
1.無思無慮始知道逾苫,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枚钓。
2.化腐朽為神奇每況愈下
雜篇:
《庚桑楚》
1.夫春氣發(fā)而百草生铅搓,正得秋而萬寶成。
《徐無鬼》
1.知士無思慮之變則不樂搀捷,辯士無談說之序則不樂星掰,察士無凌誶之事則不樂,皆囿於物者也嫩舟。
2.錢財不積則貪者憂氢烘,權勢不尤則夸者悲。
3.以賢臨人家厌,未有得人者也播玖;以賢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饭于。
《則陽》
1.榮辱立蜀踏,然后睹所病掰吕;貨財聚果覆,然后睹所爭。
2.古之君人者殖熟,以得為在民随静,以失為在己;以正為在民吗讶,以枉為在己燎猛。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責照皆。
《外物》
1.去小知而大知明重绷,去善而自善矣。
《寓言》
1.物固有所然膜毁,物固有所可昭卓。
2.萬物皆種也愤钾,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huán)候醒,莫得其倫能颁,是謂天均。
《讓王》
1.道之真以治身倒淫,其緒余以為國家伙菊,其土苴以治天下。
《列御寇》
1.凡人心險于山川敌土,難于知天镜硕。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返干。
2.故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兴枯,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矩欠,卒然問焉而觀其知财剖,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癌淮,告之以危而觀其節(jié)峰伙,醉之以酒而觀其側,雜之以處而觀其色该默。
3.以不平平瞳氓,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栓袖,其征也不征匣摘。
《天下》
1.以天為宗,以德為本裹刮,以道為門音榜,兆于變化,謂之圣人捧弃。
2.以仁為恩赠叼,以義為理,以禮為行违霞,以樂為和嘴办,熏然慈仁,謂之君子买鸽。
3.以法為分涧郊,以名為表,以參為驗眼五,以稽為決妆艘,其數一二三四是也彤灶,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批旺,以衣食為主幌陕,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汽煮,皆有以養(yǎng)搏熄,民之理也。
4.《詩》以道志逗物,《書》以道事,《禮》以道行瑟俭,《樂》以道和翎卓,《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摆寄。
5.知其雄失暴,守其雌,為天下谿微饥;知其白逗扒,守其辱,為天下谷欠橘。
6.日方中方睨矩肩,物方生方死。
7.窮響以聲形影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