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今江蘇省南京市)后贝搁,在安徽等地實行“照舊交糧納稅”政策毅糟,以解決天京城百萬軍民的糧食供應問題柠并。
號稱“魚米之鄉(xiāng)”的巢湖流域曾是它的主要糧源基地,裕溪河就成為連接天京的水上糧食運輸線倘感。
起初放坏,李鴻章等還踞守運漕咙咽、和州妄圖阻止巢湖糧米運往天京老玛。
不久,太平軍攻克和州钧敞、無為蜡豹、運漕、東關(guān)溉苛、巢縣镜廉,打通了水上運輸線,僅一次就運送了繳獲的“漕米”十六萬石赴天京愚战。從此娇唯,巢湖地區(qū)的大量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往天京齐遵。
1856年9月初,天京發(fā)生叛亂塔插,駐巢湖的部分太平軍又東調(diào)回京梗摇,清軍趁虛于9.16—10.27侵占了三河、廬江想许、無為伶授、和州、巢縣等地流纹。正當清軍威脅天京糧原之際糜烹,洪秀全處死了韋昌輝,太平軍于1857年初收復以上失地漱凝,并于1858年取得了再克廬州疮蹦,破江北大營和三河大捷等輝煌勝利,從而保證了這條水上動脈繼續(xù)發(fā)揮它的重要作用茸炒。
雖然天京在清軍江南大營歷時八年的包圍下挚币,但“上有皖省無為、巢縣扣典、蕪湖妆毕、和州之囤糧……京中兼有余糧,雖京兵少贮尖,有食有余而各肯戰(zhàn)笛粘,固而堅穩(wěn)也∈酰”可見巢湖糧源基地對于保證天京糧食供給和固守天京是起著重要作用的薪前。
但至1861年9月初,太平軍的戰(zhàn)略要地安慶失陷关斜,占優(yōu)勢的清軍便向巢湖流域猖狂進犯示括,駐守各地的太平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自1861.10.23至1862.5.13巢湖地區(qū)又被清軍侵占痢畜。
曾國藩等劊子手為了要達到“欲拔根本垛膝,先除枝葉”的罪惡目的,命清軍大肆燒殺搶劫丁稀,致使富饒的巢湖產(chǎn)糧區(qū)變成了“人煙稀少”的荒涼地帶吼拥,從此天京就失去了這一糧源重地。
以致天京被敵包圍兩年后线衫,存糧罄盡凿可,“合城無糧”,守城的太平軍戰(zhàn)士仍抱著與城共存亡的壯烈心情一直堅持戰(zhàn)斗到最后授账。
可見枯跑,巢湖的糧源基地和糧食運輸線的得失惨驶,對于保衛(wèi)天京和太平天國運動的成敗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重大的影響敛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