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書亂逛,看到一篇《女兒出嫁后,為什么越來越不愿意回娘家》的文收壕。頓時有些感慨,原來有這種“不孝”念頭的不只是我一個人何陆。
文章里作者的觀點是:1.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2. 帶著孩子回家太辛苦豹储;3. 要生活也要生存贷盲,忙工作。
對此深有同感剥扣。
自從結(jié)婚后巩剖,只要爹媽在,就不能表現(xiàn)出一點點對老公的不滿或牢騷钠怯,哪怕只是夫妻間的小情趣佳魔,表露一下表面的不開心,否則就會被語重心長的教育做妻子要包容晦炊,寬容鞠鲜,自己收斂一下脾氣,每每總給我一種爹媽是公婆的錯覺断国。久而久之贤姆,心里的小情緒只能壓著,要說也只能找朋友稳衬,而不能找父母庐氮。如此一比較,反而公婆顯得更寬容宋彼。
第二點弄砍,現(xiàn)在孩子大了,回家雖然不像小時候那么麻煩了输涕,但仍然不太樂意回去的原因音婶,主要在于老爹對孩子毫無原則的寵溺。要什么給什么莱坎,不要什么也會自己巴巴的送上去衣式。乃至孩子回來之后,一被拒絕就要上演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檐什,實在讓人頭疼碴卧。
第三點,作為全職媽媽雖然不用為生計奔波乃正,但每天在家也有忙不完的事情住册,打掃、洗衣瓮具、做飯荧飞、哄孩子……另外每天還要擠出讀書寫作的時間,如果回家時間就更顯緊張名党。但是在老爹眼里叹阔,只有“反正你不上班,在家待著也是待著传睹。為什么不肯回來”的指責耳幢。更別提,日常他和老媽兩個人都要做四菜一湯的排場欧啤,我們一回家恨不得搞個滿漢全席出來睛藻。最后吃不掉,又被我媽各種叨叨叨堂油,最后非要經(jīng)歷一場兩兩相爭才能了事修档。
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大致如此吧府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