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亦發(fā)布于知乎?zhuanlan.zhihu.com/p/25074304?若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
1.起源:高还最、杜的人日唱和
杜甫(712—770),字子美乌助,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拾遺臭觉、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辱志、杜草堂蝠筑,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以沉郁頓挫的風格和憂國憂民的思想聞名后世揩懒,被尊為“詩圣”什乙,而其詩被稱為“詩史”。
高適(約704—約765)旭从,字達夫稳强、仲武,漢族和悦,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渠缕,后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鸽素。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亦鳞、散騎常侍馍忽、渤海縣候燕差,世稱高常侍遭笋。
在杜甫早年漫游京城時,曾與眾多文人交游徒探。除卻世人熟知的李白瓦呼,岑參等人,還有一位便是高適测暗。在杜甫初到長安時央串,他尚能在唐帝國首都的雄渾整飭中與人盡情飲酒作樂,同各路文人騷客揮毫賦詩碗啄,盡情稱贊都城的繁華盛麗的和整個帝國的富庶太平质和。就在此期間,他結(jié)識了高適稚字,二人惺惺相惜饲宿,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厦酬。
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杜甫因?qū)ξ蹪岬臅r政痛心疾首瘫想,放棄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仗阅,西去秦州(今甘肅省天水一帶)。后又幾經(jīng)輾轉(zhuǎn)殿托,終流寓成都霹菊,在成都城西郊的浣花溪畔筑起一間茅屋供自己和家人居住。而杜甫在這里的住所支竹,后世稱杜甫草堂旋廷。在成都居住期間,杜甫進入了一個相對高產(chǎn)的時期礼搁。在錦城郊外的秀麗景色和內(nèi)心的孤苦郁悶的交織之下饶碘,他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眾多傳世名篇,這是后話馒吴。應當說扎运,杜甫在成都居住的日子十分困苦,從他在此寫的詩句便可略窺一二:
床頭屋漏無干處饮戳,雨腳如麻未斷絕豪治。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扯罐。
(圖:如今杜甫草堂博物館內(nèi)的茅屋负拟,圖源: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486146397122&di=fdbaf56eb42c732893aa4b1f7dea664a&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h.126.net%2FCzcPIDsJhlT6gdHySBv1lQ%3D%3D%2F1037235289196200956.jpg)
與此同時,上元元年(760年)歹河,高適五十七歲掩浙,從彭州刺史改任蜀州刺史,獲悉早年的好友杜甫流落在蜀秸歧,便時常資助他厨姚。就在他剛上任的第二年,即上元二年(761年)键菱,高適在正月初七谬墙,也就是人日這一天題詩寄贈杜甫,以表深思纱耻。題曰《人日寄杜二拾遺》芭梯,詩曰: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xiāng)弄喘。
柳條弄色不忍見玖喘,梅花滿枝空斷腸。
身在遠藩無所預蘑志,心懷百憂復千慮累奈。
今年人日空相憶贬派,明年人日知何處。
一臥東山三十春澎媒,豈知書劍老風塵搞乏。
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戒努。
高適在詩中表達了對杜甫的思念之情请敦,從初春的景色使人思鄉(xiāng)談到了自己身在蜀地,無法參與國家大事储玫,于心不安侍筛。最后自慚老邁卻身居刺史之職,有愧于杜甫這個漂泊的“東西南北人”撒穷。
大歷五年(770年)匣椰,漂泊于湖湘一帶的杜甫一日偶翻書帙,重讀了高適在九年前寄給他的詩端礼。而此時高適早已亡故禽笑。睹物思人,感時傷懷蛤奥。想起故去的友人佳镜,杜甫不禁流下眼淚,寫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一詩凡桥,以托哀思邀杏。
序曰:
開文書帙中,檢所遺忘唬血,因得故高常侍適。往居在成都時唤崭,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憶見寄詩拷恨,淚灑行間,讀終篇末谢肾,自枉詩已十馀年腕侄,莫記存歿又六七年矣,老病懷舊芦疏,生意可知冕杠。今海內(nèi)忘形故人,獨漢中王瑀與昭州敬使君超先在(一作:獨漢郡王瑀與昭州敬使君超先在)酸茴,愛而不見分预,情見乎辭。大歷五年正月二十一日薪捍,卻追酬高公此作笼痹,因寄王及敬弟配喳。
詩曰: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詩久零落凳干。
今晨散帙眼忽開晴裹,迸淚幽吟事如昨。
嗚呼壯士多慷慨救赐,合沓高名動寥廓涧团。
嘆我凄凄求友篇,感時郁郁匡君略经磅。
錦里春光空爛熳泌绣,瑤墀侍臣已冥莫。
瀟湘水國傍黿鼉馋贤,鄠杜秋天失雕鶚赞别。
東西南北更誰論,白首扁舟病獨存配乓。
遙拱北辰纏寇盜仿滔,欲傾東海洗乾坤。
邊塞西蕃最充斥犹芹,衣冠南渡多崩奔崎页。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處覓王門腰埂。
文章曹植波瀾闊飒焦,服食劉安德業(yè)尊。
長笛誰能亂愁思屿笼,昭州詞翰與招魂牺荠。
這首詩是杜甫和著血淚寫下的對友人追憶的詩作,或讀之驴一,無不動容休雌。自此以后,高適與杜甫二人在人日和詩的故事便成為了詩壇佳話肝断,成為了文人騷客的美談杈曲。
2.由來:人日與祭杜
相傳,女媧在創(chuàng)造蒼生萬物時胸懈,按順序依次造了雞担扑、狗、豬趣钱、羊涌献、牛、馬等牲畜羔挡,并于第七日創(chuàng)造了人洁奈。因此间唉,農(nóng)歷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
典籍有載: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正月七日為人日利术。以七種菜為羹呈野,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印叁,亦戴之頭鬢被冒。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轮蜕。
◎西漢·東方朔《占書》:歲正月一日占雞昨悼,二日占狗,三日占豬跃洛,四日占羊率触,五日占牛,六日占馬汇竭,七日占人葱蝗,八日占谷。皆晴明溫和细燎,為蕃息安泰之候两曼,陰寒慘烈,為疾病衰耗玻驻。
◎清·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人日》:“初七日謂之人日悼凑。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
由此璧瞬,正月初七過人日節(jié)成為漢族中國人傳統(tǒng)的習俗之一户辫。這一天的主要活動有帶人勝,贈花勝嗤锉,吃七寶羹寸莫,登高賦詩等傳統(tǒng),但近年來逐漸式微档冬,已幾乎不見蹤影。除了偶爾能想起“初七是女媧造人的日子”桃纯,在大多時候酷誓,人日作為一個節(jié)日,只存在于漢族中國人群體遙遠的文化記憶之中态坦。
在成都盐数,人日則多了一項活動,即游草堂伞梯,吊詩圣玫氢。成都乃至整個西南地區(qū)甚至全國各地的文人墨客帚屉,都會在這一天來到草堂,吟詩作賦漾峡,祭祀杜甫攻旦。清末至民國初年,四川簡陽人傅崇矩編纂有《成都通覽》一書生逸,詳細介紹了成都的人文風物牢屋。1987年成都巴蜀書社再版的《成都通覽》上冊“成都之民情風俗”一節(jié)中,有“正月初七日槽袄,游工部草堂”的記載烙无。足見在那時,人日游草堂的習俗已經(jīng)是成都本地人新年間必有的活動之一遍尺。
在今天截酷,商業(yè)化的社會將快節(jié)奏注入到每一個現(xiàn)代城市人的細胞中,由此形成的快餐式的文化消費觀將傳統(tǒng)詩歌文化擠壓到了一個逼仄的角落乾戏,使之成為了一小群人的精神狂歡迂苛。但也正是如此,人日祭杜的傳統(tǒng)才在這個時代顯得尤為特殊歧蕉。
關(guān)于人日祭杜傳統(tǒng)的來源灾部,公認為以下版本:
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農(nóng)歷甲寅年)初,時任四川學政的何紹基在果州(今四川南充)主考竣事后惯退,在返成都的途中擬成此聯(lián):
錦水春風公占卻
草堂人日我歸來
何紹基熟知高杜人日唱和的典故赌髓,抵蓉后特宿與于郊外,待到初七人日催跪,才到草堂題就(今此聯(lián)懸于工部祠外)锁蠕。此聯(lián)一出,騷人墨客競相效仿懊蒸,于每年人日云集草堂荣倾,揮毫吟詩,憑吊詩圣骑丸,使得杜甫與這座千年名城發(fā)生了進一步的聯(lián)系舌仍,至此演化為日后成都獨有的人日風俗。其實早在何紹基之前通危,便有祭杜風俗铸豁。 早在宋朝時,每年文人墨客便紛紛來到草堂祭拜詩圣杜甫菊碟,延續(xù)到明清這一祭祀活動流傳更廣节芥,據(jù)史料記載,明初蜀王朱椿就開祭祀杜甫之先河,又據(jù)文獻《修杜少陵草堂以陸放翁配饗記》所載头镊,“以涓吉日蚣驼,以中牢祀先生(杜甫)∠嗤В”中牢即豬羊二牲颖杏,反映當時祭祀杜甫是以豬羊二牲之中牢進行祭禮,可見祭禮極為隆重厂捞,說明了祭祀杜甫的活動由來已久输玷。
就在此過程中,經(jīng)一代又一代人反復在記憶里的刻蝕靡馁,杜甫與薛濤欲鹏、司馬相如、陸游等詩歌大家一道構(gòu)成了成都詩歌文化的內(nèi)在基因臭墨,豐富了這座城市的底蘊赔嚎,滋養(yǎng)了無數(shù)巴蜀子弟,成為了成都城市人文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胧弛。
3.結(jié)語:我的一點感想
我在成都居住了十九年尤误。從小就生活在杜甫草堂側(cè),浣花溪畔旁结缚∷鹞睿可以這樣說,整個童年我都受到杜甫草堂深厚文化底蘊的滋養(yǎng)红竭。我所就讀的小學叫“草堂小學”尤勋,顯然名自杜甫所居的草堂。近來聽說已改名為“杜甫草堂小學”茵宪,不知真假孰非最冰。但倘若真是如此,也只能說明杜甫草堂的影響力確實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的稀火。草堂小學的校訓是“詩意的方向暖哨,最好的自己”,從校訓可以看出這所學校培育學生目標之不同凰狞。校門口就有一座石刻的杜甫頭像雕塑篇裁,本文的題圖即是。不光如此赡若,校內(nèi)各個地點的名字也極具詩意茴恰,如“好雨軒”,顯然就是取自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時節(jié)”斩熊。另外,操場旁的一座木亭伐庭,名為“歸來亭”粉渠,也很明顯地是化用何紹基當年人日祭杜時寫下的那副對聯(lián)分冈。如此種種,不可勝數(shù)霸株。
自然雕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從小便熟讀工部詩去件,另外廣泛涉獵了大量詩歌坡椒。為我如今接觸更加廣泛的詩歌世界作了鋪墊。
(圖:校外欄桿上的工部詩名句)
若要說到我與人日祭杜的關(guān)系尤溜,當從小學時談起倔叼。某年人日祭杜,我作為學校參與祭祀表演中的一員宫莱,身穿唐裝丈攒,與一眾同學共詠當年高、杜二人唱和的《人日寄杜二拾遺》和《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授霸。后來每年初七游草堂巡验,都會發(fā)現(xiàn)母校的孩子在此表演,這些都是后話了碘耳。
(圖:丁酉年人日祭杜显设,官方在草堂外的宣傳)
今年是丁酉年。在初七的早上辛辨,我同去年一樣捕捂,早起沐浴更衣,收拾妥帖后散步前往草堂愉阎。其實绞蹦,整個流程與往年別無二致:祭祀場地設在大雅堂前,開場請主祭人誦祭詞榜旦,接著是鞠躬幽七,然后是詩歌朗誦與各類才藝表演。但初七前往草堂參與祭祀已經(jīng)成為了我每年新年必做的功課之一溅呢。在草堂澡屡,我看見的更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參加這一隆重的活動,鮮見年輕人參與咐旧,可以想象驶鹉,再過十年二十年,或許這人日游草堂的習俗會越來越不為人知铣墨。當然室埋,我無意批判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重視這一活動,一來我也只是一個毛頭小子,涉世不深姚淆,并無資格指點他人孕蝉;二來任何傳統(tǒng)的活動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發(fā)生變化。只是有些慨嘆腌逢。畢竟降淮,作為一個成都本地人,也作為一個熱愛詩歌的中國人搏讶,我更愿意見到更多的人對這樣難得的佳鳖、純粹的以詩歌文化為主的傳統(tǒng)活動的重視,而不是讓這個只有成都特有的人日習俗媒惕,僅僅停留在上一輩人的記憶之中系吩。
(圖:某年人日祭杜的裝飾,來源見水印吓笙。侵刪)
換句話說淑玫,倘若今后人日祭杜的儀式式微,最終變得不復存在面睛,而彼時的人們只能在書籍報刊中尋找這一習俗的影子絮蒿,也未嘗不是好事。這說明叁鉴,國家將一直和平下去土涝,不斷發(fā)展,更加的富強幌墓,人們再不因為戰(zhàn)亂饑荒而想起千年前杜工部寫下的《三吏》《三別》但壮,也說明那時就真如工部當年在草堂寫下的那句詩一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常侣,是個圣人之世了蜡饵。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胳施。杜甫在湖湘漂泊之際想起故人高適溯祸,寫詩為其招魂。感人至深舞肆。后世道幾變焦辅,滄海桑田,今日盛況椿胯,不得而見筷登。杜甫自身也一定沒有料想到,后人會興祠建廟來紀念他哩盲。斯人雖逝前方,但他在成都這座城市留下的余韻與絕唱狈醉,將會永遠回蕩在浣花溪畔,回蕩在黃四娘家的花蹊小徑惠险,回蕩在八月的秋風茅草舔糖,回蕩在他每夜夢中“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對盛世的追憶與渴望莺匠。
末,謹作一聯(lián)以敬工部十兢,尚饗趣竣!
草堂寓居 昔公揮毫哀人間疾苦著成詞翰八百
茅屋頓足 今我留墨詠盛世太平安得廣廈萬千
參考:
1.《唐詩三百首》 蘅塘退士 編 陳婉俊 補注,中華書局 1984年7月第1版
2.《唐詩選》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編旱物,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8年4月北京第1版
3.《成都通覽》 傅崇矩 編遥缕,巴蜀書社 1987年成都
4.《杜甫草堂匾聯(lián)》 周維揚 丁浩 編著,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5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