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個直覺陷阱镀虐,是自尋煩惱的根源】
(轉自公眾號邏輯學 |作者:Lachel)
- 習慣性反駁
很多人平時在生活中箱蟆,可能都有一個下意識的習慣:跟別人溝通時,別人講了一句話刮便,他去回應空猜,第一個字一定是「不」,然后才是正文恨旱。
盡管很多時候抄肖,跟在「不」后面的內容,其實跟對方講的話所差無幾窖杀。
甚至很多時候漓摩,哪怕對方講的話非常正確,毫無破綻入客,也要挑出一個壓根說不通的漏洞 —— 也就是俗話說的「杠」 —— 就是為了表達「你說的也不一定對管毙,聽我說」腿椎。
這種下意識的反應,就叫做習慣性反駁夭咬。
乍一看啃炸,這可能是一個很微不足道、毫不起眼的小習慣卓舵,事實上南用,這個習慣的確不是大事,真正存在問題的掏湾,是它所折射出來的思維模式裹虫。
喜歡習慣性反駁的人,往往是喜歡高度的控制感融击,希望由自己來做出評判和決斷的人筑公。我們叫做「自我意識過剩」尊浪。
這樣容易造成什么問題呢匣屡?在生活和工作中,容易令人產生距離感拇涤,貼上過度固執(zhí)捣作,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別人意見的標簽鹅士。
這種思維模式的根源券躁,是過度的「自我特權」(self-privilege)心態(tài)。
什么叫自我特權呢如绸?這是由異質性高自尊所產生的一種特征,指的是這樣一種心態(tài):所有人的思想和觀點都是片面的旭贬、不夠正確的怔接,我一定是那個最正確的人,最正確的結論只能由我來作出稀轨,否則就是對我正確性的破壞和質疑扼脐。
換言之,這就像玩角色扮演游戲奋刽,把自己代入進去主角的位置一樣瓦侮,認為其他人都是 NPC,自己才是拯救世界的英雄佣谐。
高度的「自我特權」心態(tài)產生的結果就是自戀肚吏,亦即認為「我需要放低姿態(tài)來配合你們這些凡夫俗子」;而習慣性反駁狭魂,一般來說是比較輕度的自我特權心態(tài)的結果罚攀,甚至當事人往往也覺察不到 —— 很多時候党觅,他并沒有那種「高人一等」的優(yōu)越感,而是渴望表達斋泄,不希望被別人搶占風頭而已杯瞻。
所以,如果你有這種習慣炫掐,那么也許要留意一下:你的這種習慣和心態(tài)魁莉,有時候可能會拒人以千里之外。
- 自我懷疑
試想一下:當你遇到困難或挑戰(zhàn)時募胃,你的第一反應是什么旗唁?是感到興奮,摩拳擦掌摔认,還是感到害怕:「我行嗎逆皮?我能不能搞定它?」
對任何陌生的困難和挑戰(zhàn)参袱,無論程度大小电谣,產生的第一反應永遠是「懷疑自己能否勝任」,這就是自我懷疑抹蚀。
自我懷疑的根源是什么剿牺?是因為我們的「內隱自我」太弱。換句話來說就是: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太多別人的期待环壤、安排和干預晒来,但卻唯獨沒有「我自己」。
容易產生自我懷疑的人郑现,通常在成長過程中湃崩,會比較遵循著某種既定的道路和規(guī)范去前進,依賴于某種穩(wěn)定的生活模式接箫,很少會有「自己的想法」攒读。基于這種前提辛友,他們會在潛意識里產生一種困惑:我所取得的成就薄扁,究竟是來自我自己本身的動力和能力,還是來自我所遵循的道路废累?
因此邓梅,雖然他們同樣可能在外人眼中顯得很出色、很優(yōu)秀邑滨,有不錯的工作日缨、家庭和事業(yè),但他們內心深處掖看,對于「自我」的認知殿遂,其實是薄弱而殘缺的:他們不知道诈铛,「真實的我」究竟是什么樣的。
他們缺乏對于「我擅長什么墨礁、我適合什么幢竹、我想要什么」的概念,因此恩静,當他們面對超出了常規(guī)的焕毫、不熟悉的挑戰(zhàn)時,他們就會缺乏支撐自己的勇氣驶乾。
有意思的是:自我懷疑和自我意識過剩邑飒,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但是也可以在同一個人身上出現级乐。究其原因是因為疙咸,這兩者其實都跟異質性高自尊密切相關。
一個人越從內心深處感到困惑风科,困惑于「外在的我」和「真實的我」的重合性撒轮,就會越難以從自己所做的事情之中得到反饋,來支撐自己的高自尊水平贼穆;
越是難以支撐高自尊水平题山,這種自尊就會變得越脆弱、越不穩(wěn)定故痊;
于是顶瞳,他就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通過更多的「安全行為」愕秫,來確認自己的「自我特權」慨菱,以維護自己的高自尊水平……
所以,人是復雜的戴甩,我們很難說一個人是自信的符喝,還是自卑的,是自我意識過剩等恐,還是對自我缺乏認知洲劣;所以我經常說:不要貼標簽备蚓,標簽永遠無法描述真正的人课蔬,只能形成刻板印象。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說:你在某些場合下郊尝,表現出某些行為二跋,這可能反映了你內心的某些特征。
所以流昏,同樣扎即,我也不希望大家給自己貼標簽吞获。你要想的是:我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希望在什么樣的場景下谚鄙、能夠有什么樣的狀態(tài)和表現 —— 然后各拷,再向著這個方向去前進。
- 全或無
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闷营,或者是事情并沒有完全向著你期待的方向發(fā)展時烤黍,你的反應是什么?
是能夠冷靜地思考問題出在哪里傻盟、如何處理速蕊,還是感到沮喪、失落娘赴、挫敗规哲,不斷在心里對自己說「我又把事情搞砸了」呢?
后者就是一種典型的「全或無」的心態(tài):認為事情必須100%按照自己設想的方向發(fā)展诽表,若有稍稍不符合計劃的地方唉锌,就會引發(fā)一連串不希望看到的后果,從而就是失敗的关顷。
在這樣的人眼中糊秆,世上一切事情只有兩種結果:100分,和不及格议双。
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認識了一位新朋友痘番,聊了兩天,很開心平痰;突然第三天對方沒有回復信息了汞舱,此時你的心理活動會是什么?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對方可能有事」宗雇,但習慣「全或無」的人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是不是我說錯了什么話昂芜,或者給對方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她不想再理我了赔蒲?
簡而言之泌神,習慣了「全或無」的人,容易在生活中對種種事情去吹毛求疵舞虱。他們會有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一切事情如果順利的話欢际,就應該按照我的預設來。只要不按照我的預設來矾兜,那就一定是出了問題损趋。
那么,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椅寺?一般來說有兩種可能性:要么是世界出了問題浑槽,要么是我出了問題蒋失。
前者會容易導向情緒失控、憤怒桐玻、沖動篙挽、暴躁,后者則容易導向自我否定镊靴、自怨自艾嫉髓,質疑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
究其原因邑闲,全或無的根源是什么呢算行?主要是對于安全感的缺失,以及對于控制感的過度需求苫耸。
大腦對世界有穩(wěn)定州邢、確定、可觸及的需求褪子,一旦我們意識到世界并不是這樣的量淌,我們就會缺乏安全感 —— 從而,我們需要從其他地方來獲取控制感嫌褪,讓自己感受到「我還是能夠控制自己和外界事物的」呀枢,來維持我們對世界的安全需求。
這種控制感具現化笼痛,就體現為對一切事情「不偏離正軌」的要求裙秋。
- 過度擔責
許多敏感的人容易有一個問題:當他們跟別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們總會不由自主地這樣想:「我如果拒絕他/表現不好/沒有給出令人滿意的回應缨伊,他會怎么想摘刑?」
這種心態(tài),往往會把他們推入深淵刻坊,給他們加上沉重的枷鎖枷恕。因為他們無論考慮什么問題、作出什么回應谭胚,都不僅僅是出自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徐块,而是要同時考慮到「對方可能會怎么想」,從而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和壓力灾而。
但事實上胡控,對方怎么想,是對方的事情绰疤,對方有義務铜犬、有責任處理好他的想法和問題舞终,這并不是你需要去操心的事情轻庆,你也做不了什么癣猾。
生活中,很多的煩惱余爆,其實都源于我們過度地承擔著不屬于我們的責任:
伴侶不良的生活習慣纷宇,我們會操心;
孩子「不聽話」「坐不住」「不愛學習」蛾方,我們會操心像捶;
同事、朋友對我們的評價和喜愛桩砰,我們會操心拓春;
公司老板對我們的印象,我們會操心……
這些操心亚隅,在很大程度上硼莽,其實起到的是反作用:它們過度地榨干了你的精力和心力,讓你沒有辦法從焦慮煮纵、憂慮中跳脫出來懂鸵,真正把注意力放在行而有效的「行動」上面。
- 妄下結論
想一想行疏,你在生活中匆光,脫口而出「這不就是……」的頻率,有多高酿联?
這種現象终息,一般來說會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面對一個陌生的事物時贞让,容易把它跟已知的某個事物聯系到一起采幌,隨后直接跳躍到結論,脫口而出「這不就是某某東西嘛」震桶。
另一種情況是:面對一個結果時休傍,容易把它直接跟某個明顯的原因掛鉤起來,直接跳躍到歸因蹲姐,脫口而出「還能是什么原因磨取,不就是某某沒做好嘛」。
這兩種情形殊途同歸柴墩。有這個習慣的人忙厌,可能會發(fā)現一件事情:很多東西我明明都懂,但是為什么用起來就總是會碰壁江咳?很多事情我明明想得很明白逢净,但為什么執(zhí)行起來就總是不按我的思路走?
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并沒有真的懂,只是以為自己懂了而已爹土。
這就叫做「妄下結論」甥雕,它指的是:面對一個問題時,我們會在缺乏明顯證據的情況下胀茵,僅憑著它跟過往經驗的相似性社露,跳過思考、分析和推理的過程琼娘,直接給它下一個結論峭弟。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呢?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這些人大腦中負責系統(tǒng)2的監(jiān)測和控制部分太弱脱拼,而系統(tǒng)1的直覺推理部分太強瞒瘸。
丹尼爾·卡尼曼提出過經典的「雙系統(tǒng)模型」:我們大腦思考事物、處理問題熄浓,往往先依賴快速的直覺思考挨务,給出一個大體的印象和判斷;再依賴嚴謹的理性思考玉组,給出具體的谎柄、全面的、精確的分析過程惯雳,對直覺思考的結果進行檢驗和完善朝巫。前者就是系統(tǒng)1,后者就是系統(tǒng)2石景。
研究發(fā)現劈猿,喜歡「妄下結論」的人,其大腦的控制功能較弱(Sanchez & Dunning, 2021)潮孽。換言之:他們能夠快速得到直覺結果揪荣,但去審視和批判直覺的這部分功能,是存在殘缺的往史。
這就容易導致他們思考和處理問題往往會比較簡單仗颈,很容易得到似是而非的結果,從而導致處理問題出錯椎例,得不到最好的解決方式挨决。
當然,這并不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订歪,也不是什么生理缺陷:它是可以被糾正和鍛煉的脖祈。所以,如果你有這樣的習慣刷晋,不妨試著調整一下盖高,避免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