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邏輯后果的四個R
1. 相關(guān)(Related)
2. 尊重(Respectful)
3. 合理(Reasonable)
4. 預(yù)先告知(Revealed in advance)
? ? ? ? 對照這4個R,我認識到自己不管是對待自己的孩子還是學(xué)生的問題時蝙斜,常常忽略了尊重和合理這兩方面娩梨,而最終又讓邏輯后果變成了懲罰。慚愧的是書中所舉的錯誤做法我?guī)缀醵加眠^魔熏。事實也證明這些錯誤做法并不能達到長期效果。“邏輯后果的目的是為了停止不良行為并找到解決方法,而不是為了報復(fù)而給孩子造成痛苦洋访〉昏荆”? “當(dāng)一個邏輯后果能將孩子的行為轉(zhuǎn)向一個有用的(有貢獻的)行為時斑司,它就是有效的邏輯后果〉”? “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宿刮,才會做得更好∷嚼伲”這些都是我需要銘記在心的僵缺。
? ? ? ? 關(guān)于收拾玩具這件事情,我之前也是深受其擾踩叭,陽陽經(jīng)常把玩具扔一地磕潮,我讓他收拾,他每次都像沒聽到一樣根本不理會我容贝。后來我實在忍受不了自脯,就把他所有的玩具都收起來放在了電視柜頂上(他夠不著的地方),等他表現(xiàn)“乖”的時候再拿下來給他斤富。我的做法還是利用大人的力量“贏了”孩子而不是“贏得”孩子膏潮。我在寫這段時,陽陽自己在沙發(fā)上跳來跳去得玩满力,我瞄了一眼地上和沙發(fā)上橫七豎八的玩具焕参,然后問他道:“兒子,沙發(fā)上和地上的玩具油额,你想讓媽媽收拾還是你來收拾叠纷?” 他想都不想得答:“媽媽收拾吧』谠牛”? “你確定嗎如果媽媽收拾的話讲岁,我就會保管玩具,把玩具放在柜子頂上,你就沒有辦法玩了哦缓艳⌒DΓ”? “那我收拾呢?”? “你收拾好了阶淘,當(dāng)然還可以下次再玩呀衙吩!” “那我來收拾!”說完立刻去把他的玩具都拿到陽臺擺好了溪窒。
? ? ? ? 大人們面對的挑戰(zhàn)是要放棄自己的瘋狂念頭——人要先收到傷害坤塞,才能更有收獲。我之所以反復(fù)強調(diào)這一點澈蚌,是因為這種觀念在我們的文化中太根深蒂固摹芙,以至于我們必須通過傷害孩子來教給他們分辨對錯。
? ? ? 說實話宛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浮禾,還是有忍不住要讓孩子“吃點苦頭”的念頭,這種長期以來的固化思維模式要轉(zhuǎn)變確非易事份汗,需要不斷地實踐盈电。
? ? ? ? 積極的“暫停”
? ? ? 之前杯活,我讓孩子“冷靜”或“暫痛抑悖”的方法就是讓他們?nèi)ゼ依锘蚴墙淌业囊粋€角落去“反省”自己的行為。這種“懲罰”性質(zhì)的暫停并不能真正奏效旁钧。就如書中所說的那樣“那些被送去‘暫臀兀’的孩子不大可能在那里想他們做了些什么。他們更可能想的是你做了些什么均践,以及你對他們多么不尊重晤锹、不公平摩幔⊥” 所謂積極的“暫停”或衡,其要義是要幫助孩子感覺更好焦影,而不是讓他們感覺更糟,不是讓他們?yōu)樽约旱腻e誤“付出代價”封断。我想假期結(jié)束后回到學(xué)校的首要任務(wù)就是要在教室里跟學(xué)生們一起布置一個“冷靜星球”或“冷靜天空”了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