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過得不如意時接癌,我們會迫切希望能有一個答案心赶,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改變,快速度過眼前的處境缺猛,就像只需要輕輕按下回車鍵缨叫,生活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
在過去的幾年里荔燎,我一直癡迷于培養(yǎng)各種習慣耻姥,比如看書、健身有咨、早起琐簇、記賬、列清單座享,這樣就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婉商。
然而,想法很美好渣叛,事實并不如此丈秩。真正意義上,養(yǎng)成的好習慣只有看書和列清單兩項淳衙。
有人可能會說:“這也不錯了蘑秽,我就什么都沒養(yǎng)成◇锱剩”
試問肠牲,你有想過自己為何沒有養(yǎng)成嗎?在生活中匠童,你在做了一些改變后,由于沒有見到期待中的效果塑顺,就失去了改進的動力汤求,從而退回到之前的慣常做法俏险,導致了失敗。
那么扬绪,想要養(yǎng)成好的習慣竖独,究竟應該怎么做呢?
美國著名習慣研究專家挤牛、習慣學院創(chuàng)始人詹姆斯·克利爾在他的著作《掌控習慣》一書中莹痢,提到了習慣形成需要4步:提示→渴求→反應→獎賞。
同時墓赴,詹姆斯根據習慣形成的4個步驟竞膳,總結了相對應的培養(yǎng)習慣的4大定律:讓它顯而易見,讓它有吸引力诫硕,讓它簡便易行坦辟,讓它令人愉悅。
微習慣的驚人力量
你是否常常會這樣做:運動兩三周章办,體重還是沒什么變化锉走,就開始三天曬網兩天捕魚;又或者你堅持早起了幾天藕届,覺得每天強迫自己太痛苦了挪蹭,于是就開始偷懶了……
你以為這就是改變了嗎?
真正的改變休偶,是在潛移默化梁厉、不知不覺間發(fā)生的。
習慣就是如此椅贱。從一個細微的動作開始懂算,不斷地重復、堅持庇麦,日復一日计技,慢慢地成為了好的或壞的習慣。
如果你拖延時間山橄,把手頭的事情留到明天或者稍后再做垮媒,又或者你今天不想運動,想著明天再繼續(xù)航棱。
一天兩天或許不算什么睡雇,但是長此以往地重復1%的錯誤,為自己的失誤找借口饮醇,久而久之它抱,這些微小的1%的過失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朴艰,直到惡果出現(xiàn)观蓄。
反之混移,如果你的日常習慣稍有改變,你的人生道路就會通向另一個方向侮穿。
當你從每天只看兩頁書歌径、學習一個新事物開始,慢慢地就養(yǎng)成了看書的習慣亲茅。此時回铛,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眼界開闊了克锣,能以全新的方式來審視固有的觀念茵肃。就如沃倫·巴菲特所說:“這就是知識的作用,它不斷積累娶耍,就如復利一樣免姿。”
這樣一來榕酒,真正重要的其實并不是你在2021年要看完100本書胚膊,也不是你要瘦10斤,而是在于習慣導致的正向復利想鹰。
習慣的養(yǎng)成紊婉,在于你每一天做得“小得不可思議”的一些事,這才是真正的進步——習慣是自我提高的復利辑舷。
培養(yǎng)良好習慣的四步法
一個常見的實驗研究:把每只貓分別放入名為拼圖盒的裝置喻犁,盒子設置貓可以通過的門,比如按下杠桿何缓,或者跳到平臺上肢础,便可逃離的門。
我們都知道碌廓,如果把貓放到盒子里传轰,它們肯定會想逃跑,用爪子摸摸這兒蹭蹭那兒谷婆。當貓終于找到杠桿并按下時慨蛙,門就會打開,它就能逃出去纪挎。
若是貓把這個過程重復20次到30次的嘗試后期贫,這種行為就會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以至于貓可以在幾分鐘內就能逃走异袄。
同樣的通砍,我們人類也是如此,當習慣重復了足夠多的次數后烤蜕,就會成為一種自動化的動作封孙。
畢竟垢揩,習慣是一種解決我們環(huán)境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問題的可靠方法,其最終目的是用盡可能少的精力和努力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敛瓷。
任何習慣都可以分解成一個反饋循環(huán),《掌控習慣》這本書這樣寫道:“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可以分為四個簡單的步驟:提示斑匪、渴求呐籽、反應和獎勵。”
比如蚀瘸,當你的手機發(fā)出嗡嗡聲狡蝶,提到收到了一條短信提醒,此為步驟1:提示贮勃。接著贪惹,你就想要知道消息的內容,產生了渴求寂嘉。然后奏瞬,你抓起手機,打開消息開始讀泉孩,這是你對此做出的反應硼端。最后,回應會帶來回報寓搬,你通過閱讀消息滿足了你的愿望珍昨。
可見,這四步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句喷,提示觸發(fā)渴求镣典,渴求激發(fā)反應,而反應則提供滿足渴求的獎賞唾琼,并最終與提示相關聯(lián)兄春。四個步驟一起形成了一個神經反饋回路——提示、渴求父叙、反應神郊、獎勵,提示趾唱、渴求涌乳、反應、獎勵——并最終養(yǎng)成自然而然的習慣甜癞,并由此構成完整的習慣循環(huán)夕晓。
行為轉變的四大定律
如何根據習慣養(yǎng)成的四個步驟,來培養(yǎng)我們的好習慣悠咱,消除壞習慣呢蒸辆?
詹姆斯·克利爾在《掌控習慣》中提到了四大定律征炼,稱:“這四條定律基本囊括了改變人類任何行為的無以復加的框架……幾乎適用于所有領域……”
如果你想改變你的行為時,不妨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我怎樣才能讓它變得明顯躬贡?
2.我怎樣才能讓它有吸引力谆奥?
3.我怎樣才能讓它變得容易?
4.我怎樣才能讓它令人愉悅拂玻?
針對上述四個問題酸些,可以根據四大定律一一解決。
問題1的解決方法檐蚜,根據第一定律(提示):讓它顯而易見魄懂。
1.填寫“習慣積分卡”:記下你當前的習慣并留意它們。通過這個動作闯第,可以知道你實際上在做什么市栗,更好地了解你的行為。比如咳短,你的日常習慣:醒來→關鬧鐘→查看手機短信→上衛(wèi)生間→稱體重→洗澡→刷牙……
當你有了這份完整的清單后填帽,問問自己:“這是好習慣、壞習慣還是中性習慣”咙好,分別用“+”盲赊、“-”、“=”三個符號敷扫,在對應項進行標注哀蘑。
需要明確的是,你對某個特定習慣的標注是取決于你的處境和目標的葵第。比如绘迁,你要減肥,那么早上吃甜甜圈可能就是個壞習慣卒密。
另一點缀台,創(chuàng)建這個習慣積分卡,一開始不是要你有所改變哮奇,而是提醒你注意實際發(fā)生的事情膛腐,對它們保持警覺。
2.應用執(zhí)行意圖:“我將于XX時間在XX地點有XX行為鼎俘≌苌恚”這個動作是會讓你的計劃變得更明確,比如冥想贸伐,早晨7點勘天,我將在沙發(fā)上冥想5分鐘。同時,也明確了你想要什么并且具體化你實現(xiàn)的路徑脯丝,防止將時間耗費在一些瑣事上商膊,或者為自己找各種借口。
3.應用習慣疊加:“繼當前習慣之后宠进,我將會養(yǎng)成新習慣晕拆。”要知道材蹬,任何行為都不是孤立的潦匈,建立新習慣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確定你已有的習慣赚导,然后把新行為疊加在這個上面。比如冥想赤惊,每天早上喝完一杯水后吼旧,我會冥想5分鐘。
4.設計你的環(huán)境未舟,讓好習慣的提示清晰明了圈暗。比如你想早起后看書,把書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裕膀,讓你從臥室出來后一眼就能看到员串。
問題2的解決方法,根據第二定律(渴求):讓它有吸引力昼扛。
1.利用喜好綁定寸齐,即用你喜好的行為強化你需要的動作。當你在聽歌時抄谐,可以做健身運動渺鹦;或者當你健身后,你可以聽歌蛹含。通過習慣疊加+綁定喜好的方式毅厚,可以讓你需要做的事情變得更有吸引力。
2.加入把你喜好的行為視為正常行為的文化群體浦箱。法國哲學家蒙田曾說過:“社會生活的習俗和實踐裹挾著我們前行吸耿。”當某種行為有助于我們融入團體或社會時酷窥,它就會具備吸引力咽安。比如,你加入一個讀書群體蓬推,其間板乙,你喜好的行為是正常行為,你和這個群體有共同之處,那么改變就會更有吸引力募逞,因為你會覺得像你一樣的人已經在做了蛋铆。
3.創(chuàng)設一種激勵儀式。在實施低頻行動之前先做一件你特別喜好的事放接。比如刺啦,要開始挑戰(zhàn)一項任務時,你會先戴上耳機纠脾,播放喜歡的音樂玛瘸,才會專注于工作。
問題3的解決方法苟蹈,根據第三定律(反應):讓它簡便易行糊渊。
1.減小阻力。減少培養(yǎng)好習慣的步驟慧脱。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渺绒,我們喜歡怎么省事怎么做,這樣更讓我們更有做事的動力菱鸥。如果你給自己定了減肥的目標宗兼,不要一開始就每天運動1個小時,這會讓你在開始的興奮期過后找各種理由不去鍛煉氮采,反之殷绍,如果你每天運動10分鐘,是不是覺得輕而易舉鹊漠,那么你堅持下去也不難主到。阻力越小,習慣需要的能量越少躯概,養(yǎng)成習慣的可能性就越大镰烧。
2.備好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未來行為的環(huán)境楞陷。如果和朋友聚餐時怔鳖,你卻想要嚴格按規(guī)定飲食;如果你把手機放在書桌上固蛾,你卻想要專心看書……這都會妨礙你辦正事结执。更好的方式是,創(chuàng)造一個盡可能便于你養(yǎng)成好習慣的環(huán)境艾凯,當你要看書時献幔,把手機放在客廳;當你要減肥時趾诗,可以提前和朋友說明蜡感,可以的話約素食店蹬蚁。
3.把握好決定性時刻,優(yōu)化可以產生重大影響的小選擇郑兴。比如你每天六點到家換衣服犀斋,接下來就是去健身。一旦邁出這一步情连,接下來的動作就會變得很容易叽粹。
4.利用兩分鐘準則。習慣的養(yǎng)成却舀,在于每一個微小動作的日積月累虫几,它不僅能縮短你的習慣所占用的時間,爭取只需要兩分鐘挽拔,甚至更少辆脸,而且可以重復、易于做到螃诅》惹猓《微習慣》的作者斯蒂芬·蓋斯就是從每天一個俯臥撐開始,逐漸養(yǎng)成健身的習慣州刽。
5.自動化你的習慣,在能夠鎖定你未來行為的技術和物品上有所投入浪箭。當你到了看書的時間穗椅,你就把手機關機,然后走進書房看書奶栖。其好處是讓你的好習慣不可避免匹表,達到你期待的結果。
問題4的解決方法宣鄙,根據第二定律(獎勵):令人愉悅袍镀。
1.利用增強法,完成一套習慣動作后立即獎勵自己冻晤。比如苇羡,當你看了半小時書后,獎勵自己玩5分鐘手機鼻弧。
2.讓“無所事事”變得愉快设江。當避免壞習慣時,設計一種讓由此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的方式攘轩。比如叉存,你每天看完書后,你可以在清單上打個勾度帮,做個記錄歼捏。
3.利用習慣追蹤法。記錄習慣傾向,不要中斷瞳秽。
4.決不連續(xù)而錯兩次瓣履。作者詹姆斯·克利爾說:“錯過一次是意外,錯過兩次是一種新習慣的開始寂诱》髌唬”所以,如果你忘了做痰洒,一定要盡快補救瓢棒。
寫在最后
詹姆斯·克利爾的《掌控習慣》有很多觀點、總結非常精辟丘喻,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書脯宿。希望這本書對你養(yǎng)成好習慣、戒除壞習慣有幫助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