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术浪,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我們似乎每天都繃著緊張的神經寿酌,全力付出百分百的努力胰苏,才能承擔更多的角色責任,從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與幸福的人生醇疼。
但事實上硕并,過高的標準往往會影響到生活的諸多方面,包括心理秧荆、教育倔毙、健康、工作以及興趣等等乙濒。
對自己要求高陕赃,就會把時間都花在折騰自己上,對自己做好的90%視而不見颁股,卻對不夠好的10%耿耿于懷么库、痛苦不堪。
很多人都是終日忙忙碌碌甘有,卻依然一事無成诉儒。如何擺脫這樣的人生怪圈呢?
為此梧疲,德國作家斯特凡·德德里希斯推出了《恰如其分的完美》一書允睹。
曾經的他运准,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完美主義者”幌氮,自己的嚴苛要求讓他無法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胁澳,不知道如何與自己以及這個世界相處该互,并且深受抑郁困擾,自卑情結嚴重韭畸。
在經過了一系列艱難的考驗之后宇智,他終于能夠自立,也為自己找到了存在的意義胰丁,過著幸福随橘、輕松且快樂的生活。
如今的他锦庸,不僅是多家公司的股東机蔗,同時還成了暢銷書作家和備受歡迎的演講家。
回顧自己過往的生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過這本書為那些被完美主義困擾的人們提供動力萝嘁,通過重新思考看問題的方法從而找到自身的幸福梆掸。
01 是什么阻礙了我們的幸福?
“如果我們生來完美牙言,那么生活有什么好的呢酸钦?”—安克·瑪格高爾-基爾舍
我在職場經常會接觸這樣一些同事,工作很用心咱枉,事無巨細卑硫,但是很怕犯錯,哪怕是尋常的錯誤蚕断、一點微不足道的失敗拔恰,就會被他們無限放大,同時陷入深深地自責中基括。
不僅對自己颜懊,如果是別人做錯了事或者失敗了,他們也會抱怨和不滿风皿。
這些人都喜歡自稱“完美主義者”河爹,看起來很有責任心,對事業(yè)無限忠誠桐款,可是風光的背后咸这,他們也是疲憊的追逐者,即使收獲諸多榮譽與成就魔眨,卻很難感受到快樂媳维。
作者在書中寫到,有一位醫(yī)生的兒子遏暴,正在學習醫(yī)學期間侄刽,每天給自己很大的壓力。盡管兒子的成績優(yōu)異朋凉,但整天陷入對失敗的恐懼折磨州丹,患有嚴重睡眠障礙。
為了幫助對方找到解決睡眠問題的方法杂彭,作者詢問了醫(yī)生的兒子很多問題墓毒,最后得出一個結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xiàn)某個目標亲怠。
比如愛好踢足球所计,醫(yī)生兒子踢足球是為了證明自己,取得好成績团秽。但是在對踢足球的描述中主胧,他從未用到“快樂”這個詞钾腺,因為他做每件事都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成績優(yōu)異的人。
之后作者又問他讥裤,為什么要選擇學醫(yī)放棒?他的回答是:“我認真想了想,我怎樣才能賺到很多錢己英〖涿”
由此不難看出,不僅愛好會給他帶來壓力损肛,學業(yè)也會給他帶來壓力厢破,他為自己選擇了一份永遠也不會懷著熱情和奉獻感去從事的職業(yè)。
長期下去治拿,永遠都是帶“功利”目的性去運轉人生摩泪,誰還會真正收獲幸福呢?
很多人認為劫谅,一個人只要有理想见坑,就要有干勁,也就需要不斷拼工作業(yè)績捏检,將工作做得“絕對完美”荞驴,否則就是“躺平”,就是“佛系”贯城,就是“胸無大志”熊楼。
但過度追求完美對每個人來說都并非易事,它對我們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能犯。
這些要求很快就會導致一個人長期產生不滿足感和不安全感鲫骗,使一個人無法獲得快樂,總感覺自己永遠無法達到完美的狀態(tài)踩晶。無論多么努力执泰,都總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
這種內在的壓力和不滿使人無法發(fā)揮應有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產力合瓢。最糟糕的是坦胶,過度追求完美會讓人感到沮喪,甚至因此患病晴楔。
正上高中的女兒曾經告訴我,有次期末考試之前峭咒,班上有個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因為生病缺課了幾天税弃,最后臨考的前夜,硬是整晚不歇氣凑队,死磕復習到第二天早晨则果,結果考試時差點昏厥過去幔翰。
女兒很不解地問這位同學,為什么這么拼西壮?不怕身體熬不住嗎遗增?對方只是淺淺地回復了一句,因為我要考第一款青。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做修,要盡可能做好一切。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抡草,我們都要勇爭第一饰及。這從根本上來看沒有什么問題。
勇爭第一康震、不斷提升自己是有好處的燎含,但是這樣做帶來的影響往往不止于此。在勇爭第一的過程中腿短,壓力會變得越來越大屏箍,有時會變得讓人難以承受,隨之而來的是疾病及身心俱疲橘忱。
《恰如其分的完美》這本書中铣除,正是在不斷啟發(fā)大家究竟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做到什么程度對你來說算是達到了完美的極限鹦付,你的人生價值觀是什么尚粘,什么真正讓你感到快樂,你追求完美的動力是如何阻礙你在生活中享受快樂的敲长。
02 正確理解“完美主義”的兩面性
有人可能會說郎嫁,我追求進步,追求卓越祈噪,難道還有錯了嗎泽铛?
這里作者也一并要澄清事實,在我們如何認識“完美主義”時辑鲤,一定要想理解它的兩面性盔腔。也就是追求完美,既有好的方面月褥,也有壞的方面弛随,在兩者間,我們如何能做到互補平衡宁赤?
首先舀透,什么是正常程度的完美主義?
正常程度的完美主義對個人而言像是“助推器”决左,可以推動我們追求更大愕够、更高走贪、更好的目標。它幫助我們成長惑芭,腳踏實地坠狡、不斷進步,讓我們擁有更開闊的眼界遂跟。
具體表現(xiàn)特征:
1逃沿、有許多積極意義,如果沒有它漩勤,人類文明恐怕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感挥。
2、雖然對自己要求很高越败,但他們同時也接受人總會犯錯触幼,無論自己還是他人。
3究飞、不會把挫折和錯誤歸咎于自己沒有能力或毫無價值置谦,他們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楚的認知,同時利用每次機會亿傅,從過往經驗中學習媒峡,持續(xù)發(fā)展和完善自己。
4葵擎、在達成目標谅阿、完成計劃或實現(xiàn)自我成長后,會感到快樂酬滤,其自我價值感和自信心也會得到提升签餐。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滿江紅》在春節(jié)檔又一次刷新票房記錄,讓人不得不佩服老謀子的高超拍攝手法與不斷精益求精對電影藝術的執(zhí)著追求盯串。
多年來他的職業(yè)生涯里從不見有停歇的時候氯檐,即使執(zhí)導冬奧會開幕式的間隙,也還在多個劇組里奔走忙碌体捏,鏡頭前的他冠摄,永遠是神采奕奕,干勁十足几缭,看不出一絲疲憊河泳。
顯然,他的成功與他對電影事業(yè)的完美追求是分不開的奏司,很多演員都說他對鏡頭的要求是極其苛刻乔询,經常會為了一個細節(jié)反復推敲,直到無懈可擊韵洋。
但是即使這樣追求完美的大師竿刁,也一樣會遭遇滑鐵盧,他的轉型電影作品也曾經有過備受爭議的情況搪缨,也有電影票房慘敗的時候食拜。
這些挫敗在他眼里就是一種激勵,一種警醒副编,反而會促使他進一步反思负甸,不斷創(chuàng)新的動力。
假如他一再陷入批評和負面的困境中痹届,如何還能在年過七旬之后還在一次次的創(chuàng)造票房神話呻待,我們也看不到那場精彩絕倫,讓世人贊嘆的奧運會開幕式了队腐。
所以蚕捉,這樣的完美,是能夠享受成功帶來的情緒體驗柴淘,追求進一步的提升迫淹,但不會擔心已達成的目標還不夠好呐伞,也不會不停地責備自己不夠完美溯乒。
其次,什么是神經質程度的完美主義鳍侣?
神經質程度的完美主義者看待問題的方式就和正常程度截然不同第股。他們不會為已取得的成就歡欣鼓舞应民,已達成的目標不會讓他們感到幸福,甚至覺得自己還不夠好夕吻,覺得自己本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诲锹,總在自我懷疑。
具體表現(xiàn)特征:
1梭冠、害怕失敗辕狰,缺乏自信】啬總覺得自己沒有全力以赴蔓倍,還能做得更好。這種想法嚴重時會誘發(fā)抑郁或其他心理和生理疾病盐捷。
2偶翅、他們意識不到,其實有些事情他們已經做得很好了碉渡。就算既定目標實現(xiàn)了聚谁,他們也不會有成就感。
3滞诺、過大的壓力形导,以至于神經質程度的完美主義者的創(chuàng)造力环疼、執(zhí)行力和轉換看事情視角的能力受到嚴重限制。然而朵耕,這些能力通常是優(yōu)化和推進事物發(fā)展所必需的炫隶。
4、神經質程度的完美主義者對完美的追求近乎病態(tài)阎曹,他們與其說是在追求完美伪阶,不如說是喜歡完美這一概念的感覺。通常处嫌,會表現(xiàn)出回避行為栅贴,因為只有表現(xiàn)完美,才不會受到批評熏迹,他們的主要目標是追求安全感檐薯。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就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從他的作品中近乎完美的一字一句以及極高的作品完善度上就能看出來癣缅。他本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也滲透著強烈的完美主義色彩厨剪。
三島先生極其看重約定。不管是寫哪一部作品友存,他都會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祷膳。據(jù)說他對時間的要求也非常嚴格,自己從來沒有遲到過屡立,也從來沒有等候別人超過十五分鐘直晨。
據(jù)說他還是單身的時候,有一次他約女方吃飯膨俐,對方遲到了勇皇,于是三島先生留下一張字條,上面寫著“請慢用”焚刺,在離開之前他甚至連飯錢都付了敛摘。從這一件事情便可以看出他對于不守約定的人是如何蔑視與諷刺的。
直到成為知名作家后乳愉,他依然保持對自身和他人極為苛刻的要求兄淫,并瘋狂地癡迷健身,在一次煽動反動的演講中蔓姚,公然剖腹自殺而死捕虽。
書中說到,如何將正常程度的完美主義者與神經質程度的完美主義者區(qū)分開坡脐,那就是看人們是否真正享受已取得的成就并對其進行積極評價的能力泄私,以及提升自己、變得更好的愿望。
03 如何做到“恰如其分”的完美晌端?
完美有其存在的權利捅暴,這是毫無疑問的。在許多領域中斩松,完美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伶唯。當以正確的度觉既、在正確的地方追求完美時惧盹,它是非常可取的瞪讼。
如果我們過去沒有在正確的領域追求完美钧椰,人類可能永遠不會登上月球,可能只有像蝸牛一樣慢的交通工具符欠,可能“進步”一詞根本無從談起嫡霞。
問題不在于完美主義是優(yōu)點還是缺點。因為完美主義既是優(yōu)點希柿,也是缺點诊沪。
在正確的地方以正確的方式應用,完美主義就是幸福和積極的東西曾撤;在錯誤的地方應用或以病態(tài)的方式應用端姚,完美主義就是缺陷和障礙。
關鍵在于挤悉,如何認識到什么時候追求完美是合適的渐裸,什么時候它會變成絆腳石。
第一装悲,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昏鹃。
書中舉了一個著名網球運動員阿加西的例子,阿加西的父親非常愛他诀诊,可他卻希望父親能少愛自己一些洞渤。
因為,在他很小的時候属瓣,父親就為他的網球生涯制訂了長遠的計劃载迄,要把阿加西打造成一個完美的孩子。
為了完成這個計劃奠涌,父親對他特別嚴厲宪巨,無論大小比賽他都只許勝利不能失敗。一旦阿加西輸了比賽溜畅,家里的氣氛就會變得特別壓抑捏卓,讓人喘不過氣來。
一直以來,阿加西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怠晴,哪怕最后他真的成為了網球運動員遥金,也打心底憎恨著和網球有關的一切。
在一次采訪中蒜田,阿加西告訴記者稿械,因為畸形的童年,自己從未享受過快樂冲粤,而父親對于完美的追求美莫,還在時不時地影響著自己。
這個故事值得我們深思梯捕,是不是非得培養(yǎng)一個世界冠軍或學霸才叫完美呢厢呵?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能力成為這樣的人,想要從全球幾十億的人中脫穎而出傀顾,機率太渺茫了襟铭。
其實,很多成功人士也不完美短曾,可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寒砖,以及怎樣去實現(xiàn)這些目標。
比如嫉拐,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因口吃問題被大家嘲笑哩都,但這并不會妨礙他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演講家;
著名數(shù)學家約翰.納什被精神分裂癥困擾椭岩,也不妨礙他繼續(xù)研究數(shù)學茅逮,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詩人萊昂納德科恩曾說過判哥,不夠完美又何妨献雅,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進來的地方塌计。
接納不完美挺身,從來不是妥協(xié)或放棄,而是發(fā)自內心地接納真實的自己锌仅。
第二章钾,改變拖延,成就事業(yè)热芹。
詩人顧城說過:“你不愿意種花贱傀,你說,我不愿看見它一點點凋落伊脓,是的府寒,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晟Γ”
我也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剖淀,有過類似完美主義的“強迫癥”表現(xiàn)。
比如花很長時間進行了詳盡的人生規(guī)劃纤房,卻從沒有行動過纵隔;工作報告內容明明很精彩了,卻還在匯報的前一天修改到凌晨三四點炮姨;
整合最全面的一版交給領導后捌刮,發(fā)現(xiàn)刪掉的內容很可惜,馬上又開始后悔了......
很想維護自己在工作上的完美形象剑令,不允許自己出半點差錯糊啡。
可結果卻正好相反,由于過度追求完美吁津,卻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一個浪費時間的拖延癥患者。
殊不知堕扶,這才是職場上的大忌碍脏。
那么,怎樣才能不被完美主義所折磨稍算?
把對職場上的期待典尾,轉化為促進自己奮發(fā)圖強的動力呢?
作者的建議是“要直面缺憾糊探,勇于邁出第一步钾埂,下定決心就行動”。
如果你想著去做一件事科平,那就去做褥紫,如果你不去做,別人就會搶占先機瞪慧。
切勿瞻前顧后髓考,總覺得時機不對,或者自己做得不完美弃酌,要推翻了重來氨菇。
在作者看來,這些都是借口妓湘,你不去做的理由一直都會存在查蓉。
第三、擁有試錯的勇氣
每個人都會犯錯榜贴,尤其是在職場上豌研,沒有人能保證自己的所有決策都是正確的。
只有那些什么事情都不做的人才可能避免犯錯。
犯錯不可怕聂沙,可怕的是你沒有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秆麸。在通往事業(yè)成功的路上,錯誤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鋪路石作用及汉,它也是我們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沮趣。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研究,探索對出錯的開放態(tài)度是否會影響公眾演講的焦慮坷随,心理學家將參與者隨機分成了A房铭、B、C三組温眉,讓他們分別進行演講:
A組的參與者被告知“出錯是糟糕的”缸匪,也就是完美主義者的觀點;B組的參與者被告知“出錯是難免的”类溢,這是在暗示他們犯錯可以被原諒凌蔬;C組的參與者被告知“演講需要出一個錯誤,哪怕出現(xiàn)更多意外錯誤也沒事”闯冷。
結果讓人驚訝砂心,C組的參與者在演講中感到最舒服,最不焦慮蛇耀。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呢辩诞?
這是因為C組參與者已經把完美主義拋在了腦后,只專注于他們自己的表達纺涤。
正是如此译暂,他們才能更好地去探索其經歷本身,發(fā)揮其最大潛能撩炊。這個時候外永,錯誤已經無關痛癢了,反而變成了他們的一個階梯衰抑。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象迎,犯錯并不是人們避之不及的壞事,就算錯誤發(fā)生了呛踊,也可以是值得鼓勵和慶祝的砾淌,因為,它能讓人表現(xiàn)得更加出色谭网。
沒有偶爾出現(xiàn)的失敗汪厨,我們便不會成長,也無法發(fā)展愉择,我們需要在挫折和失敗中進行學習劫乱。你會發(fā)現(xiàn)织中,自己在戰(zhàn)勝錯誤的過程中,擁有了走好下一步的精神和力量衷戈,變得更強了狭吼。
所以作者表示,犯錯也好殖妇,被批評也罷刁笙,都無需自責。
我們都要具備把某些事物排除在外的勇氣谦趣,如果你總是沉浸在病態(tài)的完美中疲吸,反復糾結指責的聲音,就會失去工作的樂趣前鹅,甚至忘記最后需要“交付”的任務摘悴。
與其過分計較得失,還不如對錯誤持開放態(tài)度舰绘,使批評成為自我成長和發(fā)展的助推器蹂喻。
要知道,“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態(tài)除盏。
把寶貴的精力叉橱,留給最重要的事,尋找一種恰如其分的完美者蠕,才是我們獲得幸福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