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一名心理咨詢師兼神學家僵娃,還曾是一名教區(qū)牧師。她也將自己定義為高度敏感型人格腋妙,也曾為此苦苦掙扎悯许。因為她無法適應周圍的快節(jié)奏生活,甚至在嘗試的過程中失去了平衡辉阶。如今先壕,她已經找到不錯的方法來讓自己敏感的神經系統(tǒng)得以放松,并充分利用這種敏感的天賦感知快樂
摘錄
高敏感基本認知
- 沒有比把高度敏感歸為一種病理特征更離譜的事谆甜。如果真是這樣垃僚,那世界上25%的人都是病態(tài)的了」嫒瑁——榮格
- 研究顯示谆棺,在挑戰(zhàn)情境中出現強烈生理反應的孩子(敏感型兒童)會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生病,壓力較大時也更容易出狀況罕袋。相反改淑,在積極和熟悉的環(huán)境下,他們會比其他兒童更少生病浴讯,更少出問題朵夏。
- 研究顯示,與一般4歲左右的兒童相比榆纽,抑制性(敏感性)的兒童更少欺騙他人仰猖、破壞規(guī)則或者做出自私的行為捏肢,即使他們知道沒人看著他們。并且饥侵,在經典的道德兩難問題中鸵赫,他們也更傾向于根據對社會的影響來選擇合適的行為。
- 當我學會不要對人人都盡責時躏升,我發(fā)現我擁有了更多能量和精力辩棒。
- 高度敏感型人并不總是富有責任感、充滿關愛和同情的膨疏。當他們被刺激淹沒盗温,精力耗竭時,也會非常不顧及他人成肘,甚至是難以接近卖局。
停止內耗
- 根據榮格的理論,相比于物質世界双霍,內向型的人更關注內心活動砚偶。
- 將人定義為不同的類型能夠讓我們意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有多大。而并非根據該角色給自己設定界限洒闸,進而忘記自己還有改變和成長的潛能染坯。
- 自信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行為,自尊是對自我的核心認知丘逸,對自我綜合價值的肯定单鹿。更常見的組合是低自尊、高自信深纲。低自尊的個體常常通過努力工作仲锄,或者在某一個領域表現得才能卓越來彌補不足,提升自信湃鹊。在工作中非常優(yōu)秀的員工儒喊,可能對他們自己的能力有非常清楚的認識,對他們擅長的領域充滿自信币呵。但是怀愧,與此同時,他們也非常沒有安全感余赢,總是懷疑自己是否足夠優(yōu)秀芯义,能讓別人真正喜歡自己。
- 如果你總是對自己感到失望妻柒,那么高標準也會對你的自我評價產生負面影響扛拨。當你以這些高標準要求自己時,慢慢地你也會疲憊不堪蛤奢。如果你常常進行自我評價或者自我批評鬼癣,你很容易會陷入惡性循環(huán)之中難以回頭陶贼。
- 解決那些阻礙和限制你的人格箴言啤贩,你會為自己找到更多的自由待秃。你會擁有更多可能的選擇,你也不再被那些嚴苛的規(guī)則限制痹屹。
- 如果你不斷地努力章郁,讓自己值得被愛,那么現在你應該做的事就是停下來志衍;如果你費盡心思地隱藏暖庄,不讓別人發(fā)現你的缺點,那么現在你應該做的事楼肪,也是停下來培廓。
生活技巧
- 學會對他人的越界行為說不
- 帶著太多的信息入睡常常讓他們難以安眠。所以春叫,入睡之前找到內心的平靜十分重要肩钠。
- 在“無目的行動時間”期間,你不必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暂殖。重要的是放松注意力价匠。
- 善待自己的身體,與之友好相處
情緒問題
- 那些在暫時的爭執(zhí)中獲勝的人其實并沒有過多考慮道德準則呛每,他們能贏是因為他們并不在意是否傷害到對方踩窖。
- 利用天賦去共情和反思,憤怒背后的意義
- 一旦你感覺到憤怒了晨横,就說明你正在為某些東西抗爭
- 你放棄了這場沒有勝算的斗爭洋腮,內心的憤怒也轉變成了悲痛。與憤怒不同的是手形,悲痛的優(yōu)勢在于它可以喚起別人的同情徐矩,得到別人的支持。
- 從“應該”到“希望”叁幢,從憤怒到悲傷滤灯,希望是一種期待,應當指向現實曼玩。愿望則有所不同鳞骤。你的愿望可以是完全不現實的。
- 內疚感黍判,一種對自己的無能為力和悲傷情緒的防御方式豫尽。
-
消除內疚感,重要的是打破“非黑即白”的世界觀顷帖,覺察貢獻因素
- 羞恥感可能源于兒童時期的不被接受
- 害怕是一種自然的情緒美旧,那些宣稱自己從未感到過害怕的人渤滞,其實已經扭曲了對現實的認識。
- 高度敏感者的心理治療首要目標一般是愛自己榴嗅。
- 跟自己和解也意味著接受自己偶爾會成為他人的累贅妄呕。這是一項伴隨一生的任務:不止對于高度敏感型人是如此,對于所有人都是嗽测。
- 當高度敏感型人發(fā)現自己陷入了掙扎绪励,他們很難做到置之不理。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疼痛閾限比別人更低唠粥,另外他們也傾向于把事情想得更深疏魏,喜歡反思自己的生活。
- 通常來說晤愧,當天生的性格因受他人的影響而出現了轉變時大莫,這個人以后會出現一些精神上的問題。只有培養(yǎng)符合他天性的性格官份,這種病癥才能得以治愈只厘。如果你覺得自己現有的性格更像受環(huán)境影響形成的,而不是生來就有的贯吓,那么不妨試一試相反的處事方式懈凹,看看這么做能否讓你更快樂。如果你是家里唯一敏感或內向的人悄谐,那么環(huán)境因素可能起了巨大作用介评。或許爬舰,童年的某些經歷讓你必須采取特定的處事方式们陆。
行動法則
- 屏蔽過度的感官刺激:定時截斷信息流,控制新聞信息攝入量情屹,減少使用手機坪仇,減少過量人際交往,避免無效信息
- 之所以會感到身心俱疲垃你,可能正是因為缺少有效的面對面的交流椅文。
- 遠離那些不必要的斗爭,有尊嚴地退出戰(zhàn)斗惜颇。
- 寫下你的心愿清單皆刺,告訴親友們你的期望
- 只要你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重新來過
- 活在別人的期待里凌摄,是一個大大的陷阱
- 使用無關緊要的過程謊言羡蛾,遵從內心的想法
- 分辨對自己的負面看法
- 學會向別人求助,尋求溫暖和庇護
- 允許自己偷偷懶锨亏,這只是在充電
- 不喜歡沖突但不代表不表達憤怒
- 勇于示弱痴怨,不必認真對待所有問題
溝通
- 盔甲是內心深處的怒氣產生的保護殼忙干,假如你能勇敢地表達那些隱藏在憤怒盔甲底下的柔軟情緒,對方或許會更愿意敞開心扉浪藻。
- 有時候憤怒只是偽裝捐迫,在它背后通常藏著更脆弱的情感,如無助珠移、渴望被愛或懊悔等
- 當我們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因為別人的某事而惱怒時弓乙,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挫敗感
- 覺得憤怒時末融,我們通常會先往外(也就是在別人身上)找原因钧惧,請留意這種情緒是否是錯位的怒氣,或因為他人而來勾习,又或是自己為了掩飾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