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失控原著精髓(2.1節(jié))
一舌稀、一個站在上帝視角看世界的人
在我辦公室的窗下勒虾,蜂箱靜靜地任由忙碌的蜜蜂進進出出装哆。夏日的午后,陽光透過樹影映襯著蜂箱姨丈。陽光照射下的蜜蜂如弧形的曳光彈九昧,發(fā)出嗡嗡的聲音,鉆進那黑暗的小洞口叠蝇。此刻璃岳,我看著它們將熊果樹花朵今年最后的花蜜零星采集回家。不久雨季將至蟆肆,蜜蜂們將躲藏起來。在寫作的時侯晦款,我還會眺望窗外炎功,而它們此時仍繼續(xù)辛勤勞作,不過是在黑暗的家中缓溅。只有在晴朗的日子里蛇损,我才能幸運地看到陽光下成千上萬的蜜蜂。
養(yǎng)蜂多年坛怪,我曾親手把蜂群從建筑物和樹林中搬出來淤齐,以這種快捷而廉價的方式在家中建起新的蜂箱。有一年秋天袜匿,鄰居砍倒了一棵空心樹更啄,我用鏈鋸切入那倒下的老山茱萸。這可憐的樹里長滿了癌瘤似的蜂巢居灯。切入樹身越深祭务,發(fā)現(xiàn)的蜜蜂越多。擠滿蜜蜂的洞和我一樣大怪嫌。那是一個陰沉涼爽的秋日义锥,所有的蜜蜂都呆在家里,此刻被我的手術擾得不得安寧岩灭。最后我將手插入到蜂巢中拌倍。好熱!至少有華氏九十五度(攝氏36度左右)噪径。擁擠了十萬只冷血蜜蜂的蜂巢已經變成熱血的機體柱恤。加熱了的蜂蜜像溫暖稀薄的血一樣流淌。我感到仿佛剛剛把手插進了垂死的動物找爱。
將蜜蜂群集的蜂巢視同動物的想法姍姍來遲...
在失控的開篇里膨更,KK并沒有些長篇大論試圖證明些什么觀點。他只是站在辦公室的窗前缴允,看著忙碌的蜜蜂靜靜發(fā)呆荚守,對于習慣了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生活的我們來說珍德,又何嘗花過時間這樣思考呢?大部分人只看到了蜜蜂矗漾,就轉頭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罷了锈候。在讀到這本書之前,我也未曾認識過這個地球敞贡,這個世界到底是由什么構成泵琳,為什么會這樣存在,我只是被告知:地球是宇宙大爆炸的產物誊役,生命源于海洋获列,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猴子到人類蛔垢,優(yōu)勝劣汰击孩,這一切仿佛無比正確的結論描述了這個世界,偶爾感覺有哪里不對卻不知從何談起鹏漆。
好奇心巩梢,是一個小孩從無知到智慧的必要條件。在不斷的“為什么”中艺玲,每個人慢慢構建起了自己的知識體系括蝠,每個被問及的問題我們都有一個自認為的答案。我們在網上發(fā)表的觀點異彩紛呈饭聚,往往沒有對錯之分忌警,只有贊同比例。
在第23章中秒梳,KK用一個案例提到了這件事“大片無知的荒漠中橫亙著一個個自成體系的知識山峰慨蓝。山峰是正反饋和吸引子帶來的效果,而中間的荒漠地帶端幼,則是“無知生無知”礼烈,在一無所知的領域,人人都避而遠之婆跑,于是更加一無所知此熬。進一步,由于無知的本性滑进,我們更加無法知道自己所擁有知識的缺口犀忱。”
每個人在構建起自己更高層的知識體系時扶关,都會不自覺用某個“基礎知識”來嘗試認識更高層的知識阴汇,如果符合,那知識的山峰就會高一些节槐,如果不符合搀庶,則會嘗試磨合(拓展基礎知識拐纱,讓山峰的根基更廣一些)。
在教育理論中哥倔,“建構主義”所描述的正是這一過程秸架,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咆蒿,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东抹,借助教師或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沃测,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缭黔。因此人的知識體系是同化-順應-同化-順應的循環(huán)往復,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相互交替蒂破。(同化:吸收并結合到自己的知識體系馏谨,順應: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導致原有知識體系無法解決該問題)
當我們構建起一個足夠解決大多數(shù)問題的知識山峰時,我們就成為了某個領域的專家寞蚌,同時也由于對某個山峰的發(fā)展而荒廢了基于“無知地帶”的發(fā)展田巴,于是“無知生無知”钠糊。但當問及某個問題時挟秤,大腦基于知識體系的綜合思考后,我們卻可以給出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結論抄伍。特別是在對自己的知識體系反思后艘刚,發(fā)現(xiàn)我缺乏了理工科的基于數(shù)學、嚴謹實驗等精神截珍,這也許是我在分析事物的時候總感覺自己缺少的東西攀甚。
嗯,好像離題了岗喉,其實上面這一大段只是為了證明我第一段所說的秋度,我們以為自己認識了這個世界,但其實對這個世界好像還是很無知钱床。這些問題的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荚斯,而是這些答案能“解釋多少事情”(正如我們教科書里對進化的認識是“優(yōu)勝劣汰”,然而達爾文后來對自己的觀點也更新了很多很多查牌,例如有人提到的短尾孔雀生存悖論事期。后有人評:能解釋的事物越多,越說明它什么都不能解釋)纸颜。
而這種“能解釋多少事情”的知識體系有個通俗的名字:世界觀兽泣。我認為《失控》能解釋的事情非常多,因此也就有了這篇的題目“一個站在上帝視角看世界的人”胁孙,KK通過這本書解釋了很多原本很難解釋的問題唠倦,那時在我開始讀《失控》時称鳞,我的大腦內仿佛多了個“F5”按鈕,世界觀一遍一遍地刷新牵敷,那種如同上帝一般看待事物的感覺真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二胡岔、重新梳理《失控》
通過一遍又一遍的閱讀書籍和各種筆記,我把整本《失控》所有章節(jié)梳理為以下三大模塊枷餐,其中標紅的部分是我體會較深的部分靶瘸,會在本章或者第二章重點講一講。這也意味著我終于把繁雜難懂的失控讀通了毛肋,小小地自豪一下...
在重新梳理《失控》時怨咪,我所用到的梳理方法就是上面所講的知識體系的構建方法,也是失控中“嵌套”的方法润匙,也就是將能解釋所有東西的诗眨,或者說用于構成上一層知識的,作為底層也就是知識體系的基礎孕讳。在我寫書的過程中匠楚,這個思維導圖也是隨時更新的,具體參考各自章節(jié)厂财,寫完之后會更新總導圖芋簿。
因此,我認為《失控》的基礎世界觀有三點:分布式璃饱、嵌套与斤、遞歸反射。通過這三點荚恶,展開了豐富多彩的對生命的討論撩穿,一些基于基礎世界觀,但略有區(qū)別的谒撼、世界觀更高級的表現(xiàn)食寡。所以你可以看到在第一層級里分別是:基礎世界觀——生命本質——人類造物。從基礎法則廓潜,到生命法則抵皱,最后到機器法則,一層高于一層茉帅,也解釋了失控從生命到人造機器的思考過程(其中在“生命本質”的二級目錄中也遵循了這一規(guī)則叨叙,粗略分為生命本質-生命特質-機器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