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圣哲帕坦伽利(PATANJALI)大概活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监署,創(chuàng)作了《瑜伽經》赏枚,印度瑜伽在其基礎上才真正成形,是第一個將古老的瑜伽傳統(tǒng)有系統(tǒng)地介紹給世人的圣者毒返。瑜伽行法被正式訂為完整的八支體系渊跋。帕坦伽利賦予了瑜伽所有理論和知識腊嗡,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系統(tǒng)。所以帕坦伽利被公認為瑜伽的創(chuàng)立者拾酝。
以下是《瑜伽經》釋文燕少。是奧修著作《瑜伽始末》書中所收錄,奧修由梵文翻譯為英文蒿囤,又由臺北謙達那翻譯成以下中文經文客们。
《瑜伽經》帕坦加利
第一章 靜坐冥想?
1.1現(xiàn)在,我們開始解釋什么是瑜伽材诽。
1.2瑜伽是學會控制意識的轉變底挫。
1.3這樣,知覺者便能還其本來面目脸侥。
1.4否則建邓,我們便會認同于那些轉變。
1.5那些轉變有五種湿痢,痛苦的與不痛苦的涝缝。
1.6知識,謬誤譬重,幻想拒逮,睡眠和記憶。
1.7知覺臀规,推論與親證都是知識滩援。
1.8錯誤的知識是謬誤,不由實相而來塔嬉。
1.9字面的知識但沒有對象就是幻想玩徊。
1.10覺醒的失去就是睡眠。
1.11那些經驗過的事物還殘存的便是記憶谨究。
1.12通過鍛煉和不執(zhí)著于物恩袱,便能控制以上種種。
1.13堅持不懈便是鍛煉胶哲。
1.14經過一段長時間畔塔,便能打下牢固的基礎。
1.15不執(zhí)著便是對所見所聽之物鸯屿,毫無欲望澈吨。
1.16由于知道了真我,對世上種種都無欲無求寄摆,這便是最高的谅辣。
1.17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和宇宙聯(lián)合而產生真理,明辨婶恼,喜樂的知覺桑阶。
1.18另一種冥想是由舍棄世俗和持久的鍛煉達成,可以消解那些舊的習性勾邦。
1.19那些無分別的存有联逻,沒有了身體,完全溶入最高的自然检痰。
1.20其他人則要經過信心包归,發(fā)奮,記憶铅歼,靜慮公壤,智慧等階段。
1.21有些人意愿很強椎椰,很快便可進入冥想厦幅。
1.22由溫和到強烈的鍛煉,效果最好慨飘。
1.23此亦可由對神的順服達到瓶殃。
1.24神的靈,不受任何性質或行動所影響滑进。
1.25祂是所有知識的來源痪寻。
1.26祂是古人,以至于今人的導師。
1.27祂的象征便是那神圣的聲音(AUM)。
1.28此生應常念誦,便可達到成功篙骡。
1.29由它可達到宇宙的意識,并使一切毫無障礙丈甸。
1.30疾病糯俗,怠惰,猶豫睦擂,疲弱得湘,物欲,謬見顿仇,精神不集中忽刽,注意力不穩(wěn)定,這些都是令意識分散的障礙夺欲。
1.31此外還有憂慮跪帝,緊張,呼吸不均勻些阅。
1.32練習瑜伽可克服這一切伞剑。
1.33心境的平靜來自友誼,仁愛市埋,喜樂和平等心黎泣。要平等對待快樂的與受苦的,值得的和不值得的缤谎,便能意識純潔抒倚。
1.34控制呼吸也能克服這一切。
1.35精微的知覺產生最高的意識轉變坷澡,使心靈平靜托呕。
1.36這是由于那超越的、內在的光频敛。
1.37亦由于意識控制了欲望项郊。
1.38亦由于對夢境和睡眠的知識。
1.39亦由于靜坐冥想的鍛煉斟赚。
1.40那聯(lián)合由小至原子大至無限都能主宰着降。
1.41真正的知見是知覺者,知覺的能力與被知覺者三者完全通透拗军。
1.42知覺者能像通過無疵的寶石來直觀對象任洞。
1.43真確的知識是能直觀對象蓄喇。
1.44同時思維有所轉化,凈化了記憶交掏,使對象能在無思維的狀態(tài)下呈現(xiàn)妆偏。
1.45精微的對象在無分別的情況下呈現(xiàn)。
1.46以上的叫有種子的冥想耀销。
1.47但如果達到無分別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現(xiàn)铲汪。
1.48智慧便與真理合一熊尉。
1.49此與言辭的推理截然不同。
1.50這種由靜坐冥想而生的狀態(tài)會超越以前的思想習性掌腰。
1.51這種控制一旦達成狰住,便達到無種子冥想。
第二章 ?實踐鍛煉?
2.1 瑜伽是對身體加以自律齿梁,學習經典催植,對神的順服。
2.2目的是促進冥想勺择,除去障礙的根源创南。
2.3無知、我執(zhí)省核、迷戀稿辙、厭棄、貪求气忠,是生命的五種障礙邻储。
2.4無知是其余幾項的溫床,無論是沉睡的旧噪,輕微的吨娜,可構成障礙的還是激烈的。
2.5無知將那些不是永恒的淘钟,不純潔的宦赠,痛苦的,不屬于真我的米母,認同為永恒的袱瓮,純潔的,愉快的爱咬,屬于真我的尺借。
2.6我執(zhí)是知覺者將自己認同于知覺的能力。
2.7迷戀是對欲望的追逐精拟。
2.8厭棄是住在痛苦之中燎斩。
2.9貪求在那些有學識的人之中仍然存在虱歪,是會自己助長的。
2.10這些障礙還在精微階段時栅表,可以做相反的事情來消除笋鄙。
2.11如果成形以后,可以靜坐冥想來消除怪瓶。
2.12那些障礙由過去的業(yè)行而來萧落,在可見及不可見的界域發(fā)生作用
2.13一旦生根,便影響生命的狀況洗贰、生命的長短和種種經驗找岖。
2.14由于行善與行惡的不同,分別產生樂果與苦果敛滋。
2.15對于有智慧的人來說许布,什么都是苦的。因為一切都在改變绎晃,事物變成他們相反的狀態(tài)蜜唾。
2.16還未來到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
2.17痛苦的因由是知覺者認同于被知覺者庶艾。
2.18此世界有各種各樣的事物和知覺袁余,是要讓我們解脫于這個宇宙的。
2.19自然有四種特性:特定的咱揍,不特定的泌霍,有分別的,無分別的述召。
2.20知覺者只是知覺本身朱转,雖然純潔,還是通過思維來看事物积暖,而自我使它認同于這個思維藤为。
2.21這種知見的性質是為了知覺者的好處。
2.22雖然對覺醒的人來說夺刑,這些都會毀去缅疟,但對其他人來說,仍然存在遍愿。
2.23知覺者與被知覺者遇合存淫,便產生了這個世界。
2.24無明是它的原因沼填。
2.25如果沒有無明桅咆,沒有知覺者與被知覺者遇合,知覺者便得到自由坞笙。
2.26消滅無名有賴不斷的明辨岩饼。
2.27智慧有七個階段荚虚,隨著知識的增長,一個接一個的展現(xiàn)籍茧。
2.28通過瑜伽的鍛煉版述,那些雜染便會被知識之光去除,生出明辨的智慧寞冯。
2.29持戒渴析、精進、調身吮龄,調息俭茧、攝心、凝神螟蝙、入定恢恼、三摩地民傻,是瑜伽的八支胰默。2.30非暴力,不說謊漓踢,不偷盜牵署,不縱欲,不貪圖喧半。
2.31無論何時奴迅、何地、在什么情況挺据,屬于什么階段取具,這都是不可打破的誓言。2.32內外潔凈扁耐、滿足暇检、對身體及感官的控制,學習經典婉称,對神順服块仆,都是精進。
2.33如果有反對瑜伽的思想王暗,要用相反的去對抗悔据。
2.34毀滅的本能是有害的思想。無論是自己去做俗壹,去引生科汗,或去認同。如果由貪婪绷雏、怒氣肛捍、迷惑成為動機隐绵,無論是溫和、中度還是猛烈拙毫,都會帶來無窮的困難和無明依许,因此要發(fā)展出相反的。
2.35只要確定非暴力缀蹄,敵意便會消除峭跳。
2.36不說謊便能享工作的果報。
2.37不偷盜便能享財富缺前。
2.38不縱欲蛀醉,便能享靈性上的強健。
2.39不貪圖衅码,便能得到生命的知識拯刁。
2.40潔凈為身體帶來保護,不會因與他人接觸而被感染逝段。
2.41精神上的潔凈垛玻,產生覺醒與對感官的控制。
2.42滿足產生最大的快樂奶躯。
2.43身體以及感官的完美帚桩,因持戒而消滅那些不潔而來。
2.44由不斷的學習達至與上天合一嘹黔。
2.45三摩地是由注意力與神合一而產生账嚎。
2.46姿勢必須穩(wěn)固舒適。
2.47控制不安儡蔓,對無限做冥想郭蕉,便能做到。
2.48這樣喂江,便不會受二元性的騷擾召锈。
2.49掌握了姿勢以后,便要控制呼吸开呐。
2.50控制吸氣和呼氣便是調息烟勋。在外、在內筐付,以至于靜止不動卵惦,都因應時間、 地點和數(shù)目而調節(jié)瓦戚,呼吸又細又長沮尿。
2.51第四樣是呼吸既不在外,也不在內。
2.52于是對光之遮蔽便除去畜疾。
2.53這樣精神便適合作冥想赴邻。
2.54如果精神脫離了知覺,而知覺亦不與感官混合起來啡捶,注意力便與自己合一姥敛。
2.55于是達到感官控制。
第三章 禪定力量?
?3.1凝神是將意識放在一物之上瞎暑。
3.2入定是周流不斷的知覺彤敛。
3.3三摩地是只有冥想的對象存在,對自身的知覺消失了赌。
3.4此三者形成靜坐冥想墨榄。
3.5由掌握靜坐冥想,便得到智慧的光勿她。
3.6這種掌握是通過不同的階段袄秩。
3.7此三者比以前討論的更為內在。
3.8但就算此三者也是外在于無種子的境界逢并。
3.9那種控制的狀態(tài)是心靈練習上控制的活動之剧,使那些習性消減下來。
3.10這流通因不斷練習而穩(wěn)定筒狠。
3.11當心靈放在一物之上猪狈,對其他的興趣便減退箱沦,便能達到入定辩恼。
3.12在此境界,過去和將起的心象成為一樣谓形。
3.13由此感官上的變化灶伊,便超越了事物的原理、性質各方面寒跳。
3.14事物的性質是過去聘萨、現(xiàn)在、將來三個原理童太。
3.15進化是由這三個原理不斷的轉化造成米辐。
3.16對這三種轉化作冥想,便可得到過去和未來的知識书释。
3.17平凡字句與意義的知識是混亂的翘贮。通過靜坐冥想,便能得知一切生物聲音的知識爆惧。
3.18對過去的習性做冥想狸页,便可得知過去生命的知識。
3.19對他人的身體做冥想扯再,便可知道他人的思想芍耘。
3.20不是知道思想的內容址遇,而是它的內在狀態(tài)。
3.21對身體的形狀作冥想斋竞,對形相的知覺被阻閉倔约,對眼睛的顯現(xiàn)便被分離,那個瑜伽士的身體便不被看見坝初。
3.22行為的后果有慢有快跺株,從內在的控制得知死亡時間。
3.23對不同的氣力脖卖,例如大象的氣力做冥想乒省,使人產生大象的氣力。
3.24對內在的光做冥想畦木,得到精微幽隱和遠方的知識袖扛。
3.25對太陽做冥想,便得到世界的知識十籍。
3.26對月亮做冥想蛆封,便得到星球的知識。
3.27對星空做冥想勾栗,便得到星空運動的知識惨篱。
3.28對臍輪做冥想,便得到身體運作的知識围俘。
3.29對喉嚨做冥想砸讳,便能終止饑渴。
3.30對胸膛中的管道做冥想界牡,便能使身體穩(wěn)定簿寂。
3.31對頭上的光做冥想,便能擁有超覺的視力宿亡。
3.32由于直覺的力量常遂,產生所有知識。
3.33對心臟做冥想挽荠,便能得到有關意識的知識克胳。
3.34喜樂是從靈魂與智慧的無分別而來。通過對真我的冥想圈匆,便會得到真我的知識漠另。
3.35由此便達到超覺的聽力、視力和嗅覺臭脓。
3.36這些力量都是三摩地的障礙酗钞。
3.37當知道了注意力受束縛的原因,瑜伽士的意識可以進入另一個人的身體之中。
3.38控制了這個靈力砚作,瑜伽士便能在水上行走窘奏,不受荊棘的傷害。他能克服死亡葫录。
3.39通過對生命能量的控制着裹,身體發(fā)出光明。
3.40對以太及聽覺做冥想米同,便能聽見上天的聲音骇扇。
3.41對以太和身體的關系做冥想,瑜伽士的身體便能變得很輕面粮,能夠在空中飛行少孝。
3.42對心靈做冥想,便能離開身體熬苍,那時無明便會去除稍走。
3.43對物質的精微和物理形狀、狀態(tài)及功能做冥想柴底,便能控制物質婿脸。
3.44由此可使身體變得極小、極大柄驻,以及不可破損狐树。
3.45這個身體變得美麗、有力及強壯鸿脓。
3.46通過對器官生命力和他們的性質和功能的冥想抑钟,便能控制這些器官。
3.47這樣身體便能像思想般飛快移動答憔,控制超覺的器官味赃,控制自然的元素掀抹。
3.48通過對真我以及生命能量之間的關系的冥想虐拓,便能做到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傲武。
3.49以無欲無求來毀滅束縛的種子蓉驹,便能免除一切束縛,達到自在揪利。
3.50瑜伽士不要因為這些靈力而驕傲起來态兴,因為這樣便使他產生障礙及下墮。3.51對時間的運動疟位,對之前及之后做冥想瞻润,可以得到明辨的知識。
3.52這種冥想可以分辨兩樣極相似的事情,就算它們的特性和地位都一樣绍撞。
3.53那直覺的知識能知道所有事物和它的性質正勒。
3.54當真我變得與生命能量同樣純潔,便達到完美與自在傻铣。
第四章 解脫自在
4.1超自然力量可由前生而得章贞,通過藥物而獲得,通過念誦咒文非洲、以及通過靜坐冥想而獲得鸭限。
4.2生命由低級到高級轉化,是由于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两踏。
4.3行為無論好壞都不直接引起蛻變败京,只是除去自然力的障礙,就好像農夫在田里除去石頭梦染,才能犁溝灌溉一樣喧枷。
4.4意識可由真我的力量產生。
4.5那個原初的意識弓坞,仍控制著那些被創(chuàng)造的意識隧甚。
4.6只有那些達到三摩地意識才能免予欲望,成為最高渡冻。
4.7瑜伽士的行為戚扳,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族吻。但對其他人來說是以下三者:黑的帽借,白的和二者之混合。
4.8由此三者超歌,表現(xiàn)出與之相應的果報砍艾。
4.9即使有時間、空間巍举、物種的阻隔脆荷,由于記憶和習性,那些果報都能持續(xù)懊悯。4.10對喜樂的追求是永恒的蜓谋,而欲望和習性則沒有開始。
4.11它是由因炭分、果桃焕、支持與對象造成,沒有這些捧毛,它便不存在观堂。
4.12過去與將來让网,各依它們的形式和原理而存在。
4.13它們或隱藏师痕,或顯明寂祥,各按其特性。
4.14所有的事物都是合一的七兜,因為這是整體的進化丸凭。
4.15對象相同,但如果意識不一樣腕铸,看出來便不一樣惜犀。
4.16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決于是否能被心靈認知狠裹。
4.17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虽界,取決于心靈被調整至的狀態(tài)。
4.18意識的調整永為知覺者所知涛菠,因永恒的靈是不變的莉御。
4.19那些心靈不能照亮自己,因為他們是作為對象而被認知俗冻。
4.20知覺者與對象不能同時被知覺礁叔。
4.21意識由另一意識所知,便造成無窮后退迄薄,引致思想上的混亂琅关。
4.22當心靈變成更高形式的靈體,便能知覺更高的意識讥蔽。
4.23在一切知覺中涣易,知覺均被被知覺者著色。
4.24心靈受欲望調節(jié)冶伞,是為了更高者工作新症,這是因為它的混合性質。
4.25對于那些有分辨力的知覺者來說响禽,他們的真我與思維分離徒爹。
4.26得到分辨的意識,便能達到自由金抡。
4.27有些時候思維從過去的習慣而來瀑焦。
4.28上文說過,去除這些習性便是去除障礙梗肝。
4.29那些達到完全的分辨,完全舍棄了各種欲望的狀態(tài)铺董,叫做三摩地巫击。
4.30到此所有痛苦消除禀晓,能排出各種因果的障礙,獲得自由坝锰。
4.31知識免除所有遮蔽粹懒,變成無限,感官的作用也變得很小顷级。
4.32完成了它們的目標凫乖,三態(tài)之進化便停止。
4.33不斷的進化到了最后弓颈,成為一種明顯的轉化帽芽。
4.34當三態(tài)完成了他們的目的,便達到自在的境界翔冀,得知自身的所有知識导街。這便是絕對的自由。
(全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