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
在讀成甲老師的《好好學習》一書中馒稍,再次發(fā)現(xiàn)了這么一個臨界知識“黃金圈思維”皿哨,指的是人看問題的方式分為三個層面是 what、how纽谒、why, 分別對應的是現(xiàn)象成果層、方法措施層如输、目的理念層鼓黔。大多數(shù)人對問題的認知僅僅停留在 what 層,我們應該多從 why 層面去思考問題的本質(zhì)不见,方能提出種種 how 的可能性澳化。
感
這樣一個概念并不陌生,我們經(jīng)常說要多問自己為什么稳吮,可是直到看到這本書才引起了我對這個理念足夠的重視缎谷。回歸每個問題的本質(zhì)就是最深層次的 why, 是否在遇到每一個問題時或者接到每一個任務時灶似,我都有問過自己 why列林,還是只是接受,然后直接進入到了 how 酪惭、what 的階段希痴?因為對 why 思考的越來越少,遇到問題直接照搬經(jīng)驗春感,很難做出超出預期的回報砌创,難怪會感嘆自己越來越像一顆螺絲釘。
思
對一個問題思考 why 的過程鲫懒,是對問題進行尋根究底的探討最本質(zhì)的原因嫩实,不被表象所蒙蔽,從而得以尋找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法途徑窥岩。
比如我決定開始見感思行卡片寫作甲献,最深層次的原因是知識的焦慮,看完的東西很快就忘谦秧,而不知道的東西越來越多竟纳,表達力也很干癟,我急需要學習些知識管理的新技能疚鲤,也渴望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锥累。從長遠來看,這個寫作習慣堅持下去會為我?guī)韽屠?/p>
對一家企業(yè)集歇、一個人思考 why 的過程則是對對原則桶略、邊界、價值觀的一個確定,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通用模型际歼。
這兩天剛好在參加公司的新人培訓惶翻,也聽說了很多關于公司在處理問題上的思路,和黃金圈思維不謀而合鹅心,比如有一條價值觀是“以用戶為中心”吕粗,并且公司內(nèi)部將用戶做了一個排序,優(yōu)先級依次是消費者 > 商家 > 員工 > 股東 > CEO, 這就是公司的 why(目的旭愧、理念) 之一颅筋,在遇到利益沖突的問題時,按照這樣一個模型输枯,解決問題的思路就很簡單了议泵,這樣就保證最高效的做正確的事。
同理桃熄,每個人也需要自己的黃金圈思維先口,確定自己的目的和理念,比如我最近從《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這本書中確定的人生的意義瞳收,就是做人類忠實的朋友碉京,對自己、對家人缎讼、對公司收夸、對朋友,這是我人生的四個重要課題血崭,其他一切不相關的課題優(yōu)先級都可以排后卧惜,或者舍棄。
行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通過了黃金圈找到了我解決問題的模型夹纫,那么與之不相關的事物對我注意力的影響則會越來越少咽瓷。堅持卡片寫作也會成為我每天要做的事,遇到問題一定要多問自己 why, 然后必然會找到想要的答案舰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