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完書喜歡寫讀書筆記,發(fā)公眾號闰渔、發(fā)朋友圈席函。不免有人疑惑,為什么要費神寫文章冈涧?這不是多此一舉茂附、自找麻煩嗎?
更何況督弓,我的水平也不是什么名家大師营曼,半桶水還要特地寫出來晃蕩,不怕惹人恥笑嗎愚隧?
事實上蒂阱,我也并不打算成為作家,但這就沒有寫作的必要了嗎狂塘?我看未必录煤。
寫讀書筆記的主要目的,在于自查學會了多少荞胡。
人常會犯一個毛病妈踊,叫“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學了一點泪漂,就過分樂觀了起來廊营,以為自己掌握了全部。這樣不僅會自大萝勤,也不會進一步精進下去露筒。
蘇格拉底也發(fā)現(xiàn)了雅典人有這個毛病,因此逢人對話敌卓,就抓著他們自以為知道的事情慎式,不斷追問,直至對方下不來臺,答不上來為止瞬捕。
這就猶如把人們從覺得自己都知道的迷夢中叫醒鞍历,證明給他們看,你以前覺得自己知道的都是錯的肪虎,你對此其實什么都不知道劣砍。
普通人哪受得了這種當眾出丑,搞得被他追問過的人扇救,起床氣都不小刑枝,這也是導致后來判蘇格拉底死刑的原因之一。
蘇格拉底自比牛虻迅腔,要驚醒雅典這高頭大馬装畅。我當然不會學他這般作死,能驚醒自己就足夠了沧烈。
那么掠兄,該怎么知道自己到底知不知道呢?
在學校锌雀,有考試蚂夕,和標準答案一比,懂不懂自然見分曉腋逆。但我看的閑書婿牍,哪有自帶測試題的?
因此惩歉,把對于讀書的理解寫出來等脂,就是一種比較好的自測方法。即“輸出倒逼輸入”撑蚌。
理解容易上遥,寫下來可就難多了。要組織語言锨并、理順邏輯露该,把書中的意思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來睬棚。寫文章的過程第煮,也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些地方解釋不清抑党、邏輯不通包警,那這就是知識漏洞了。
文章發(fā)出去底靠,倘若有人愿意與你互動害晦,追問出自己都沒意識到不知道地方,那自然是賺到了。半桶水時常拿出來晃蕩一下壹瘟,才知道自己桶中水深呀鲫剿。
可以說,一個完整的學習閉環(huán)稻轨,要有輸入灵莲、加工整理、內化殴俱,還要有輸出政冻。
但僅僅寫下來還不夠,因為還可以用專業(yè)術語來帶過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线欲,而其實可能并沒有真正理解明场。
因此,更進一步李丰,就要用大白話苦锨,讓一個門外漢都能聽懂你在說什么。
這就是“費曼技巧”了:用大白話趴泌,說給八旬老太逆屡,說給八歲小兒,讓他們都能聽懂踱讨,都能有興趣聽魏蔗,那你就真的懂了。
簡而言之痹筛,“說人話”
看起來容易莺治,其實做起來很有難度。
何帆在講寫作技巧的時候帚稠,就給我們定了一個小目標:用簡單的白話文谣旁,把一件小事說清楚。
何帆說滋早,能做到這一點榄审,就足以秒殺90%的競爭對手了。而在他遇到了學生中杆麸,幾乎很少有學生能做到這一點搁进。
為了做到這個目標,何帆附贈了“何帆三招”昔头,相比《金字塔原理》饼问,更感覺簡潔明了:
???? *每一個自然段,第一句話必須是本段的中心思想
???? *每一個自然段揭斧,后面幾句話必須有邏輯關系莱革。如遞進、并列、對比等盅视。
???? *上一個自然段和下一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捐名,必須要有邏輯關系
很明顯,何帆三招更適合強邏輯性的文章闹击,用于搭建文章骨架桐筏。而本文這種拉拉雜雜的文字,似乎并不適用拇砰。
寫文字梅忌,是一個體力活,費神費力除破。何帆對此的建議是牧氮,多寫,筆耕不輟瑰枫,習慣了就不覺得累了踱葛。
希望我能保持這個習慣,不斷寫下去光坝、不斷精進下去吧尸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