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害怕去追求自己最重要的夢想靡努,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或者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完成蹬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保羅柯艾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今天堅持分享學習寫作筆記砰盐。合并作者第三章第2節(jié)《從單向溝通到雙向溝通式寫作》谈撒、第3節(jié)《從作者邏輯到讀者邏輯式寫作》相關內(nèi)容。
這兩小節(jié)其實都充分考慮了讀者碎税,前者是建議寫作者不要只是單向輸出尤慰,要及時和讀者雙向溝通;第三節(jié)更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雷蹂,寫作中的用戶思維就是站在讀者的角度來寫作伟端。作者從三個角度闡釋了如何站在讀者的角度寫作,獲益匪淺匪煌。
下面兩張思維導圖表明了這兩小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责蝠。
一党巾、從單向溝通到雙向溝通式寫作
關于什么是單向溝通、雙向溝通的定義與特點霜医,都在思維導圖里了齿拂,重點說一下如何用雙向溝通的心態(tài)來寫作。
那么為什么是用雙向溝通的心態(tài)來寫作呢支子?
是為了在心態(tài)上創(chuàng)造出雙向溝通的效果创肥。要達到這個效果需要做到哪些呢?
可以試試以下辦法:
1值朋、采用平等的姿態(tài)叹侄、分享的口吻
在寫文章的時候,要以分享的口吻寫昨登,不要以說教的姿態(tài)趾代。是不是還不太理解呢?我舉個例子對比一下丰辣。
平時的聊天——典型的雙向溝通撒强。
當你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如果別人總是說“你懂了嗎笙什?”“你明白我的意思嗎飘哨?”,你是不是會很不爽琐凭?這就是說教的姿態(tài)芽隆。
用分享的口吻應該這么說:“我表達地清楚嗎?”“請問我剛才講明白了嗎”统屈。
寫作的時候胚吁,一定要記住:作者沒有智力優(yōu)越感時愁憔,才能給讀者創(chuàng)造閱讀愉悅感腕扶。
2、尋找目標對象感吨掌、創(chuàng)造聊天的感覺
這里作者舉了一個有意思的反面案例半抱。 ?他的助理寫了篇題目是《放不下手機?你可能是“屏幕上癮癥”》思犁。然而這篇文章在介紹產(chǎn)品時用了很多像產(chǎn)品說明書的段落代虾。沒有對象感、沒有聊天感激蹲、只是單純傳遞信息棉磨。
所以寫作的時候,要時刻想象屏幕的對面有人学辱,而你是在跟他講話乘瓤。
3环形、寫作過程中注重調(diào)動讀者的參與感
這部分的精髓在于:時不時的提問。比如:如何在寫作中調(diào)動讀者的參與感呢衙傀?
提問這種方式的本身就是在把信息傳遞式的寫作變成探討交互式的寫作抬吟。
4、注重接收的準確性而非表達的準確性
怎么理解這個技巧呢统抬?首先假設你表達的很準確火本,那么讀者就可以接收得很準確嗎?這也是單向溝通的缺點了聪建,因此作者提醒我們钙畔,在寫作時,要時不時的詢問自己下面的問題:
對于這樣的表達方式金麸,讀者好理解嗎擎析?
是不是應該再多寫點背景信息?
是否還有一些不夠普適的行業(yè)用語挥下?
這些說法是不是太學術了揍魂?
這個概念講的夠通俗嗎?
再次重申一下寫作的首要前提是讀者準確地接收到了你想讓他接收的信息棚瘟!
二现斋、從作者邏輯到讀者邏輯式寫作
這部分簡單概括,就是這么一句話:始終站在讀者的角度來寫作偎蘸。
作者提供了三個方向來拆解這句話步责。
正如第二張思維導圖里的那樣,分為從表達邏輯到傾聽邏輯禀苦、從得到邏輯到給予邏輯、從自我邏輯到服務邏輯遂鹊。
這三點改變的核心在于一切都先從讀者的角度考慮問題:
從表達邏輯到傾聽邏輯——讀者要你表達什么振乏、讀者想要你幫他表達什么;
從得到邏輯到給予邏輯——你的文章能給予讀者什么秉扑?讀者憑什么要看你的文章慧邮?
從自我邏輯到服務邏輯——內(nèi)容同質(zhì)化的時代,文章的周邊服務如何改進舟陆?如何服務讓讀者讀文章時更舒適误澳、更爽?
寫作是為了創(chuàng)造價值秦躯,就像一件產(chǎn)品忆谓,通過文字內(nèi)容把價值交付給讀者,然后得到你想要的回報踱承。但是在內(nèi)容爆炸時代倡缠,讀者不是必須要讀你的內(nèi)容哨免,所以在寫作時,不要只自顧自地寫昙沦,要充分站在用戶的角度琢唾,要有用戶思維,堅持用戶思維盾饮,用雙向溝通的心態(tài)采桃,各個維度邏輯上的轉(zhuǎn)變,最終達到讀者和自己都滿意的目的丘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