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光潛
? ? ? 拉丁文中有一句名言:“詩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霞怀。”這句話本有不可磨滅的真理屎鳍,但是往往被不努力者援為口實宏娄。遲鈍人說,文學必須靠天才逮壁,我既沒有天才孵坚,就生來與文學無緣,縱然努力窥淆,也是無補費精神卖宠。聰明人說,我有天才忧饭,這就夠了扛伍,努力不但是多余的,而且顯得天才還有缺陷眷昆,天才之所以為天才蜒秤,正在他不費力而有過人的成就。這兩種心理都很普遍亚斋,誤人也很不淺作媚。文學的門本是大開的。遲鈍者誤認為它關得很嚴密不敢去問津帅刊;聰明者誤認為自己生來就在門里纸泡,用不著摸索。他們都同樣地懶怠下來赖瞒,也同樣地被關在門外女揭。
從前有許多迷信和神秘色彩附麗在“天才”這個名詞上面蚤假,一般人以為天才是神靈的憑借,與人力全無關系吧兔。近代學者有人說它是一種精神病磷仰,也有人說它是“長久的耐苦”。這個名詞似頗不易用科學解釋境蔼。我以為與其說“天才”,不如說“資稟”箍土。資稟是與生俱來的良知良能逢享,只有程度上的等差,沒有絕對的分別吴藻,有人多得一點侧但,有人少得一點。所謂“天才”不過是在資稟方面得天獨厚伤哺,并沒有什么神奇绢彤。莎士比亞和你我相去雖不可以道里計,他所有的資稟你和我并非完全沒有饶氏,只是他有的多有勾,我們有的少喊崖。若不然茁裙,他和我們在智能上就沒有共同點廊宪,我們也就無從了解他、欣賞他了。除白癡以外赏僧,人人都多少可以了解欣賞文學淀零,也就多少具有文學所必需的資稟。不單是了解欣賞,創(chuàng)作也還是一理持痰。文學是用語言文字表現(xiàn)思想情感的藝術前酿,一個人只要有思想情感,只要能運用語言文字,也就具有創(chuàng)作文學所必需的資稟取试。
就資稟說猿棉,人人本都可以致力文學;不過資稟有高有低,每個人成為文學家的可能性和在文學上的成就也就有大有小慰安。我們不能對于每件事都能登峰造極撒桨,有幾分欣賞和創(chuàng)作文學的能力,總比完全沒有好。要每個人都成為第一流文學家,這不但是不可能企锌,而且也大可不必;要每個人都能欣賞文學萍鲸,都能運用語言文字表現(xiàn)思想情感嘿期,這不但是很好的理想,而且是可以實現(xiàn)和應該實現(xiàn)的理想。一個人所應該考慮的答朋,不是我究竟應否在文學上下一番功夫(這不成為問題梦碗,一個人不能欣賞文學印屁,不能發(fā)表思想情感础钠,無疑地算不得一個受教育的人)停局,而是我究竟還是專門做文學家,還是只要一個受教育的人所應有的欣賞文學和表現(xiàn)思想情感的能力?
這第二個問題確值得考慮叹洲。如果只要有一個受教育的人所應有的欣賞文學和表現(xiàn)思想情感的能力运提,每個人只須經過相當?shù)呐Γ伎梢赃_到栈妆,不能拿沒有天才做借口;如果要專門做文學家糕韧,他就要自問對文學是否有特優(yōu)的資稟。近代心理學家研究資稟,常把普遍智力和特殊智力分開。普遍智力是施諸一切對象而都靈驗的转绷,像一把同時可以打開許多種鎖的鑰匙谴返;特殊智力是施諸某一種特殊對象而才靈驗的,像一把只能打開一種鎖的鑰匙。一個人如果要專門做文學家就非性近于文學不可圆裕。如果性不相近而勉強去做文學家吓妆,成功的固然并非絕對沒有狐胎,究竟是用違其才晕鹊;不成功的卻居多數(shù)飞几,那就是精力的浪費了躁锁。世間有許多人走錯門路刁标,性不近于文學而強做文學家斩箫,耽誤了他們在別方面可以有為的才力牡直,實在很可惜乡小。“詩人是天生的不是造作的”這句話讲竿,對于這種人確是一個很好的當頭棒师脂。
但是這句話終有語病担孔。天生的資稟只是潛能,要潛能成為事實吃警,不能不借人力造作糕篇。好比花果的種子,天生就有一種資稟可以發(fā)芽成樹酌心、開花結實拌消,但是種子有很多不發(fā)芽成樹、開花結實的安券,因為缺乏人工的培養(yǎng)墩崩。種子能發(fā)芽成樹、開花結實侯勉,有一大半要靠人力鹦筹,盡管它天資如何優(yōu)良。人的資稟能否實現(xiàn)于學問事功的成就址貌,也是如此铐拐。一個人縱然生來就有文學的特優(yōu)資稟,如果他不下功夫修養(yǎng)练对,他必定是苗而不秀遍蟋,華而不實。天才愈卓越螟凭,修養(yǎng)愈深厚虚青,成就也就愈偉大。比如說李白赂摆、杜甫對于詩不能說是無天才挟憔,可是讀過他們詩集的人都知道這兩位大詩人所下的功夫钟些。李白在人生哲學方面有道家的底子烟号,在文學方面從《詩經》、《楚辭》直到齊梁體詩政恍,他沒有不費苦心模擬過汪拥。杜詩無一字無來歷為世所共知。他自述經驗說篙耗,“讀書破萬卷迫筑,下筆如有神”宪赶。西方大詩人像但丁、莎士比亞脯燃、歌德諸人搂妻,也沒有一個不是修養(yǎng)出來的。莎士比亞是一般人公評為天才多于學問的辕棚,但是誰能測量他的學問的深淺欲主?完全是“天生”的而不經“造作”的詩人,在歷史上卻無先例逝嚎。
孔子有一段論學問的話最為人所稱道:“或生而知之扁瓢,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补君,及其知之一也引几。”這話確有至理挽铁,但亦看“知”的對象為何伟桅。如果所知的是文學,我相信“生而知之”者沒有叽掘,“困而知之”者也沒有贿讹,大部分文學家是有“生知”的資稟,再加上“困學”的功夫够掠,“生知”的資稟多一點民褂,“困學”的功夫也許可以少一點。牛頓說:“天才是長久的耐苦疯潭∩蘅埃”這話也須用邏輯眼光去看,長久的耐苦不一定造成天才竖哩,天才卻有賴于長久的耐苦哭廉。一切的成就都如此,文學只是一例相叁。
天生的是資稟遵绰,造作的是修養(yǎng);資稟是潛能增淹,是種子椿访;修養(yǎng)使?jié)撃軐崿F(xiàn),使種子發(fā)芽成樹虑润,開花結實成玫。資稟不是我們自己力量所能控制的,修養(yǎng)卻全靠自家的努力。在文學方面哭当,修養(yǎng)包含極廣猪腕,舉其大要,約有三端:
第一是人品的修養(yǎng)钦勘。人品與文品的關系是美學家爭辯最烈的問題陋葡,我們在這里只能說一個梗概。從一方面說彻采,人品與文品似無必然的關系脖岛。藝術的活動出于直覺,道德的活動處于意志颊亮;一為超實用的柴梆,一為實用的,二者實不相謀终惑。因此绍在,一個人在道德上的成就不能裨益也不能妨害他在藝術上的成就,批評家也不應從他的生平事跡推論他的藝術的人格雹有。
但是從另一方面說偿渡,言為心聲,文如其人霸奕。思想情感為文藝的淵源溜宽,性情品格又為思想情感的型范,思想情感真純則文藝華實相稱质帅,性情品格深厚則思想情感亦自真純适揉。從這個觀點看,培養(yǎng)文品在基礎上下功夫就必須培養(yǎng)人品煤惩。這是中國先儒的一致主張嫉嘀,“文以載道”說也就是從這個看法出來的。
其次是一般學識經驗的修養(yǎng)魄揉。文藝不單是作者人格的表現(xiàn)剪侮,也是一般人生世相的返照。培養(yǎng)人格是一套功夫洛退,對于一般人生世相積蓄豐富而正確的學識經驗又另是一套功夫瓣俯。這可以分兩層說。一是讀書兵怯。第二要持恒彩匕,日積月累,涓涓終可成江河摇零;第三要有哲學的高瞻遠矚推掸,科學的客觀剖析,否則食而不化驻仅,學問反足以梏沒性靈谅畅。其次是實地觀察體驗。這對于文藝創(chuàng)作或比讀書還更重要噪服。你過的生活愈豐富毡泻,對于人性的了解愈深廣,你的作品自然愈有真實性粘优,不致如霧里看花仇味。
? ? ? ? 第三是文學本身的修養(yǎng)”⑺常“工欲善其事丹墨,必先利其器”。文學的器具是語言文字嬉愧。我們第一須認識語言文字贩挣,其實須有運用語言文字的技巧。這事看來似很容易没酣,因為一般人日常都在運用語言文字王财;但是實在極難,因為文學要用平常的語言文字產生不平常的效果裕便。文學家對于語言文字的了解必須比一般人都較精確绒净,然后可以運用自如。
? ? ? ? 運用語言文字的技巧一半根據(jù)對于語言文字的認識偿衰,一半也要靠虛心模仿前人的范作挂疆。文藝必止于創(chuàng)造,卻必始于模仿下翎,模仿就是學習囱嫩。
? ? ? ? 我們只要想一想這幾點所需要的功夫,就知道文學并非易事漏设,不是全靠天才所能成功的墨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