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妹記得在讀大學的時候,我的社會學老師對我說過一句話:
身體不能抵達的地方桂对,眼睛可以抵達蕉斜。
他說這句話的本意是要讓我們多讀書缀棍。
在年輕的時候,如果因為物質(zhì)或其他各種原因?qū)е伦约簾o法去旅行父腕,那么就努力多讀書青瀑,通過書本去認識這個世界。
我覺得他所說的認識這個世界包含兩個層次斥难。
一個是現(xiàn)實層次的哑诊。
即:世界上的各種風景、不同的人種和膚色、不同的生活習慣缴饭、風俗骆莹、美食等等,一切肉眼可見和身體能感受到的峭火。
一個是精神層次的智嚷。
即:世界上的各種文化、文學稍浆、音樂猜嘱、藝術、信仰等朗伶,以及它們產(chǎn)生的原因和聯(lián)系等等论皆。
一切需要思考和去深究的,都屬精神層次点晴。
在如今粒督,通過書本,這兩者我們確實都可以認識到屠橄,特別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如此發(fā)達的今天。
我們可以在網(wǎng)上瀏覽關于世界各地的各種信息礁哄,不管是風景還是文學贮匕,也可以通過視頻更加直觀地認識世界。
那么旅行對于我們認識世界掏膏,還有什么意義呢?
網(wǎng)絡上有一句話佳簸,我借用一下颖变。
如果你沒有親身體驗過,你就永遠不會感同身受马胧。
放到這里的意思就是衔峰,盡管我們從書本上認識世界的再多,看過了再多的風景威彰,讀完了再多的文學作品穴肘,但也遠沒有親身去到那個地方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說書本學到的是關于世界的知識豹缀,那么旅行注重的是一種親身體驗盈咳。
滿足五感,滿足大腦。
不論從書本里汲取到多少知識和精華组底,也永遠無法替代視覺和觸覺的感受债鸡,更別說心靈的觸動和震撼了。
一種景色厌均,一種地貌,一個物種晶密,一種植被,一種氣候懂牧,它們的形成都是與當?shù)氐牡乩憝h(huán)境和水土息息相關的尊勿;
一種美食,一種文化躯保,一種風俗習慣澎语,一種藝術,一種語言盯孙,它們的誕生也不會脫離當?shù)氐娜嗣窈蜕疃嬖凇?/p>
只有親自去到那個地方祟滴,才會明白原來親眼見到這風景是這么的震撼,這種儀式這么能打動人骑晶,這種美食還有這種來歷草慧。
馬爾代夫的海風吹到臉上原來是這樣的感受,華山是這么的高聳巍峨仔雷,英國本土的英語真好聽舔示。
觸覺的感受惕稻,視覺的沖擊,聽覺的刺激俺祠,每一種都比書本來的更加直接真切。
印第安人的祭祀儀式是什么樣的淌铐,歐洲人的教堂禱告又是如何,印度的佛教信仰和中國佛教是一樣嗎狰挡,親自置身這些場景释涛,又是什么感受呢?
這些都是書本無法教會我們的它匕,是心靈的觸動豫柬。
紙上得來終覺淺扑浸,絕知此事要躬行喝噪。
親自感受之余,親自去了解了世界酝惧。
旅行的一路上看到的經(jīng)歷的這些晚唇,增長的不僅僅是眼界,更是人生的閱歷哩陕。
旅行的一路上可能會遇到磨難和不順萌踱,也會遇到影響心情的突發(fā)狀況。
一路走一路看世界的過程中并鸵,也慢慢學會了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园担,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很喜歡的一個旅游博主—itsRea艰山。
她就是一個一邊旅行一邊認識世界的人咏闪。
在旅行的過程中,她遇見了很多新鮮的事物纵装,有趣的人据某,不同的風景和文化,她也學會了給車換輪胎挽唉,和紋面老奶奶友善地交談筷狼。
旅行或許無法拓寬生命的長度埂材,但可以加長生命的寬度。
讓自己的閱歷豐富起來茬暇,讓生命變得厚重寡喝。
對世界的親身體驗多一點,再多一點巧骚。
與其說旅行豐富的是我們的人生格二,不如說是在見到世間萬事萬物之后,對一切都更加具有同理心和包容心沧奴。
旅行改變的是我們對世界的心態(tài)长窄。
中東地區(qū)的小孩生活的比我想象的還要辛苦,原來這里的女性地位是這么低下疮绷,LGBT群體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冬骚,也應該給他們一份尊重。
同時也促使我們對自己在書本上認識到的進行辯證思考庇麦。
好像這個地方?jīng)]有作者所說的那么破舊属愤,這幾年也慢慢發(fā)展起來了;
原來這種花在這個氣候下也是可以生存的驾胆,只要保證水分的充足贱呐,并不是書中作者說的完全不可以生存。
如此驳阎,一切不唯書馁蒂,只唯實沫屡。
電影《一代宗師》里面談到武功的三個層次:見自己、見天地金矛、見眾生勺届。
我想把它們換一換順序,來回答旅行對于認識世界的意義饼酿。
見天地嗜湃、見眾生澜掩、見自己。
見天地我把它粗淺地理解為見到肉眼可看見的世界上的一切肩榕,即表象的世界株汉;
見眾生是認識世界上各色各樣的人,與不同的人打交道蝙云,用心去和他們相處交流路召。
同時去體驗眾生所創(chuàng)造出的一切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東西股淡,包容和理解眾生。
見自己便是旅行的最終極意義贾铝。
包容心埠帕、同理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叁巨、積極的心態(tài)、辯證思考琐驴、動手能力俘种、增長的眼界和見識、認識的有趣的人...
以及認識到最本真的自我绝淡。
我看過這樣一段話宙刘。
你本身是活在一片葉子的世界里的,旅行會讓你理解世界上有無數(shù)片葉子牢酵。再理解無數(shù)片葉子之后悬包,你就能看到背后的小枝,慢慢的意識到小枝背后的分支馍乙,慢慢的意識到一棵樹布近,樹干的支撐垫释,樹根的基礎撑瞧。最后意識到一片森林棵譬,同時也意識到自身也是一棵樹。
這便是最好的回答了预伺。
作家在寫作時订咸,文化藝術工作者要想創(chuàng)造出優(yōu)秀的作品時,會讓自己切身去到一個地方體驗酬诀,和當?shù)厝送酝≡嗳拢屪约喝谌氘數(shù)丨h(huán)境。
藝術來源于生活瞒御。
許多東西父叙,書本上看過的不算,親自見識到了肴裙,才會更加了解趾唱。
畢竟實踐出真知。
古人云:“讀萬卷書践宴,行萬里路鲸匿。”
兩者都是認識世界的方式阻肩,相輔相成带欢。
書本能習得知識,但旅行會擴大你的眼睛容量烤惊。
選擇以旅行來認識世界的人乔煞,一定也離不開書本,也少不了旅行途中的思考和用心去感受柒室。
而如果只是想放松心情渡贾,想讓自己的腦袋“輕裝上陣”,那么就放空自己雄右,不要想著增長見識和思考之類的了空骚。
雖然旅行可以認識世界,但也切莫讓旅行成為一種負擔擂仍,非要學到認識到什么不可囤屹。
舒服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確實是生活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這么一個時代逢渔,但這還不夠肋坚。
如果可以,請立刻出發(fā)。
喜歡的話點個贊再走吧~謝謝智厌!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