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shù)人都認為痛苦是源自于我們那些痛苦的經(jīng)歷,像懷才不遇单料、有冤難伸扫尖、生離死別等。是我們先有了這些痛苦的經(jīng)歷换怖,然后才有了痛苦的當下狰域,也就是我們當下的痛苦是源自于過去的痛苦,那么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兆览?
如果我們當下的痛苦是由過去的痛苦所產(chǎn)生的抬探,那么也就不會有快樂的人了帆赢,因為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痛苦线梗,就算是圣人也免不了生老病死,所以一定會經(jīng)歷生離死別所帶來的痛苦瘾婿,但是有不少人就是放下了痛苦的存在烤咧,顯然過去的痛苦并不是產(chǎn)生當下痛苦的根源煮嫌。
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就是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我們也都會認為祥林嫂之所以活在痛苦中昌阿,主要是因為失去阿毛的這個痛苦所導致的懦冰,那么為什么在失去某人后就會有痛苦產(chǎn)生呢?
失去某人后之所以會痛苦儿奶,原因就在于失去某人的陪伴后我們就會陷入到孤獨中,但是每個孤獨的人都會痛苦嗎椰弊?顯然不是瓤鼻,有人在面對孤獨時不但不痛苦反而能享受孤獨茬祷。就像莊子在面對失去妻子的孤獨時他卻能鼓盆而歌。而多數(shù)人在孤獨中之所以會痛苦祭犯,是因為在他們的孤獨的心靈里充滿了沖突沃粗。
那么與當下的孤獨產(chǎn)生沖突的根源是什么呢?與孤獨沖突的顯然只會是過去的相伴和依靠突雪,而不是過去的痛苦,痛苦與痛苦之間只存在程度的不同惹想,并不會產(chǎn)生沖突督函,只有過去有人陪伴時的快樂與當下孤獨的對立才會有沖突的產(chǎn)生嘀粱。
所以真正讓祥林嫂痛苦的原因在于,對過去阿毛相伴時的喜樂的回憶與當下孤家寡人的對立而產(chǎn)生的沖突侨核。假如祥林嫂不靠回憶活著草穆,而是活在當下的柴米油鹽中灌灾,專注于當下的每一件事搓译,享有內(nèi)心的寧靜,還會有痛苦嗎锋喜?顯然這樣的祥林嫂就同樣能孤獨且安寧地活著些己,其中也就不會有痛苦。
但是祥林嫂沒有讀過書嘿般,也沒有人教過她如何去認識自己段标、認識生命、認識世界炉奴,祥林嫂學到的只是幾千年的陋習,只知道輪回轉(zhuǎn)世所帶來的恐懼瞻赶。但祥林嫂不知道前人之所以會創(chuàng)造出恐懼赛糟,其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好的控制和壓迫,好讓自己能心甘情愿地為土地廟上供砸逊,這是多么可悲的智慧生命璧南。我們難道又不是另一個祥林嫂嗎!自己的生命中除了痛苦师逸、拼命賺錢上供外還剩下多少歡愉呢司倚!
所以只要有了對過去快樂的累積,痛苦必然就會隨之而來篓像,那么我們能只是單純的經(jīng)歷快樂动知、享受快樂,而不去累積快樂嗎员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