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很多人,一輩子總是站在海灘上,總是想抓住好的海浪,同時又想躲開壞的海浪,希望這些海浪永遠都不要靠近.這樣一天又一天,這個人站在海灘上徒勞無功地被自己累得幾乎發(fā)瘋,最后終于力氣用盡癱坐在沙灘上,讓海浪這樣自由地來去.最終,他突然體驗到一種非常非常平靜的感覺.
在大學前,曾經(jīng)看過信仰對一個人的積極作用,作為一個處于尷尬的信仰缺失年代長大的孩子,我當時對自己的信仰空白狀態(tài)感到危險和慚愧.所以,為了趕趕時髦,也為了平息一下自己內(nèi)心蠢蠢欲動的信仰渴望,后來就給自己定了一個信仰: ** 把幸福當信仰 **.
但說起來很容易,其實自己對到底什么是幸福,一點都不懂.不知道怎么去追求它,不知道怎么去實現(xiàn)它,所以其實最后還是處于無信仰狀態(tài)下.
在大學的時候,看了很多遍<哈佛幸福課>,其實正確的含義應該是"積極心理學".但也就是總結(jié)了那么幾點:
- 運動有助于你放松心情,特別是瑜伽或跑步;
- 規(guī)律的生活,可以幫助你更好地調(diào)節(jié)你的身體,并提高對生活的滿足感;
- 學會去面對恐懼,并嘗試用積極的方法去解決它.
其它的,就不大記得了.但是自己畢業(yè)以后這么久,一直在堅持運動,堅持閱讀,堅持去一些地方旅行,工作上總體來講還是比較順利,可是總感覺哪里做得不是很對,生活在某些地方出了問題.似乎當前自己所做的,并不是我最喜歡和最渴望過的生活.
人,就是在一次次的痛苦和迷茫中,對自我和生命進行反省和總結(jié),然后才能夠得以進化.
我其實覺得我還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因為我第一次對工作和生活覺得迷茫的時候,我騎著單車去環(huán)了廣東,1600多公里,八月份的酷暑下,在將自己曬成了一塊黑炭,走過了很多以前只是聽過名字的城市,最終安定下了自己的心,并成功獲得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做得雖然稱不上非常出色,但也算過得去.
雖然在每次加班的過程中,我都會對自己的職業(yè)選擇有一些懷疑和思考,但直到我工作了兩年半以后,我陷入了第二次職業(yè)和生活的迷茫和思考.這次,我選擇了去西藏.那個從第一天開始騎單車,就夢想著要去到的地方.從廣州到昆明再到大理的火車,然后從大理到拉薩一路騎行,2100多公里,期間我只推了十幾分鐘.全程騎行下來后,除了領(lǐng)略了無比多姿多彩,美麗迷人的山川美景,也給自己一個多月的自我思考時間.最后,我選擇了更換工作,并進入自己不太熟悉的領(lǐng)域重新開始新的學習.
當時的我,雖然不太清楚到底是如何才能實現(xiàn)幸福的信仰,但是或者心里一直有一種夸父追日的精神,傻傻地往前沖,期望有一天能夠把那個"太陽"給追到.
最近連續(xù)看了兩遍<把時間當作朋友>,也一直在復習新精英給我的職業(yè)規(guī)劃資料.絕對對于兩個概念有很深刻的理解:
- 每個人所擁有的心智力量各不相同,而心智力量的差異會給每個人的一生帶來無法估計的價值差異.
- 幸福是個動詞,幸福是行動的副產(chǎn)品.
看完<把時間當作朋友>,第一次認真地思考自己的心智模式,衡量自己的心智力量.要尋找幸福,至少應該先成為一個心智健康,自我學習能力強的人,去學習怎么生活,學習怎么去管理自己的時間和情緒.
這里,又不得不提"一直特立獨行的貓",她的每天下班后兩個小時堅持寫作確實對我影響很大.就像今晚,因為今天下午自己搭建VPS和FQ環(huán)境,并且學習了VPN和SSH,很專注地在學習,所以等到下班的時候,頭腦感覺有些膨脹.回來吃完飯,真的很想睡覺和刷朋友圈,啥事都不管,期間甚至還臨時被叫去加班,但是我還是覺得應該要寫完這篇文章.
寫作能讓我心靜下來,然后重新去思考生活的點點滴滴,從而加深對剛過去和即將經(jīng)歷的現(xiàn)在的體驗感,也許,這也是一種幸福的修煉方式.
用你的大腦,去控制你的大腦.
我想,只要真正控制了自己大腦的人,才能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才能真正獲取和體驗到屬于TA的幸福,而不是別人告訴TA的.
積極心理學里,從不回避快樂和痛苦,這兩者都是幸福的組成因素.如果沒有快樂,看不見盡頭的痛苦會吞噬掉我們對生活的感覺,這當然不能稱為幸福;如果沒有痛苦,我們會失去對快樂的珍惜和深層次體驗,就好像兒時一毛錢一條的冰棍可以帶給我們一天的快樂一樣,現(xiàn)在50塊錢的冰激凌都很難讓我們找到當時的那種感覺,賣冰棍家的小孩子,也很難理解我們對冰棍的那種感情.因為沒有缺乏,就不會珍惜擁有.
我還在看<學習之道>,很佩服作者對學習的理解,確實是能夠稱之為"道"了.
我覺得,幸福這東西,很近,又很遠.我首先應該具備讓自己幸福的能力,才能掌握,讓別人幸福的可能.而學習如何去學習,是當前最應該掌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