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陸澄錄【30】
【原文】
問:“文中子①是如何人梆靖?”
先生曰:“文中子庶幾‘具體而微’,惜其蚤死在抛。②”
問:“如何卻有續(xù)經(jīng)之非钟病?”
曰:“續(xù)經(jīng)亦未可盡非「账螅”
請問肠阱。
良久曰:“更覺‘良工心獨苦’。
“許魯齋謂儒者以治生為先之說亦誤人朴读∠剿”
[注釋]
①文中子:王通(584~618),字仲淹磨德,隋朝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缘回,隋末大儒。曾任蜀王侍郎典挑,后辭官酥宴,一心著書講學。曾仿《春秋》您觉、《論語》著《元經(jīng)》拙寡、《中說》等,主張三教合一琳水。
②庶幾:差不多肆糕。具體而微:語出《孟子·公孫丑上》:“昔者竊聞之:子夏、子游在孝、子張皆有圣人之一體诚啃,冉牛、閔子私沮、顏淵則具體而微始赎。”意為已經(jīng)具備了圣人的基本條件,只是某些方面稍微遜色造垛。蚤死:蚤魔招,同“早”,蚤死五辽,即“早逝”办斑。
③良工心獨苦:語出杜甫《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意為優(yōu)秀的功匠匠心獨運杆逗,卻因此而常受到庸人們的非議乡翅,與一般俗人又無法溝通,所以很苦悶髓迎。這句話是對文中子的贊揚。
④許魯齋(1209~1281):名衡建丧,字仲平排龄,號魯齋,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翎朱。元代大儒橄维,力倡程朱理學,為理學在北方的傳播貢獻很大拴曲。他曾說過:“為學者治生最為先務争舞。”
[譯文]
有人問:“文中子王通是怎樣一個人澈灼?”
先生說:“王通差不多可說是‘幾乎具備圣人資質(zhì)竞川,只有一點點不足’的人,可惜他去世太早叁熔∥冢”
又問:“那怎么會有仿作經(jīng)書的過失呢?”
先生說:“關于仿作經(jīng)書的問題也不能全盤否定荣回≡饷常”
再問是怎么回事?
先生沉思了良久心软,才說:“我現(xiàn)在更能體會到‘良工心獨苦’這話的意思了壕吹。”
“許魯齋認為儒者以謀生為主的說法也誤人子弟删铃《幔”
[解讀 ]
這里又繼續(xù)討論了王通續(xù)經(jīng)的問題,王陽明說文中子王通是“具體而微”(見注釋②)猎唁,意思是說有圣人之全體效拭,但是欠缺圣人之廣大。
孔子弟子個個都學做圣人,但是學力不同缎患,所得各異慕的。比如子夏、子游得圣人的文學挤渔,子張得圣人的威儀肮街,都有圣人的一部分。冉牛判导、閔子嫉父、顏淵呢,則氣質(zhì)不偏眼刃,義理完備绕辖,已經(jīng)得到圣人的全體了,但是有自己的局限性擂红,尚未廣大仪际,不能像圣人那樣大而化之,無可限量昵骤。
所以王陽明把王通列入和顏淵并列树碱,已具圣人之體,只是小一號变秦。這是很高評價了成榜。
陸澄問:“那他為什么會做出仿作經(jīng)典這樣的錯事呢?”
王陽明回答說:“仿作經(jīng)典也并不全錯蹦玫∈昊椋”
陸澄接著問,為什么呢樱溉?
陸澄這問題惑淳,前面徐愛已經(jīng)問過,并有詳細記錄講解饺窿,我們這里就不重復講了歧焦。王陽明大概也是反復回答同學們非議王通的問題,也不想多說了肚医。良久绢馍,沉默了半天,也沒再具體回答陸澄肠套,只感慨了一句:“我更覺得他用心良苦舰涌!”
后邊“許魯齋謂儒者以治生為先之說,亦誤人”這句話看來與上下文連接不是很緊密你稚,這里可能是說許魯齋認為王通仿作經(jīng)書是標榜自己的虛浮之舉瓷耙,并以此告誡后世儒生應該在謀生處下功夫朱躺。王陽明說這種論調(diào)著實害人不淺。
許魯齋搁痛,名字叫許衡长搀,字仲平,號魯齋鸡典,是元朝初年中國第一大儒源请,但他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是當時中國的首席天文學家彻况,為國家主持歷法修訂工作谁尸,在全國各地修建27所觀測臺,進行實地觀測纽甘。制訂了《授時歷》良蛮。他用近世截元法代替了上元積年法,并推算出了365.2425日為一年悍赢,這個結(jié)論决瞳,比地球圍繞太陽公轉(zhuǎn)一周的實際數(shù)字只差26秒,比歐洲著名的《格列高利歷》還要早三百年泽裳。
孔子說“君子不器”瞒斩,不做具體工作破婆。許衡呢涮总,他就是國之大器。大概因為他“器”祷舀,所以他提出了“治生論”:“為學者治生最為先務瀑梗。茍生理不足,則于為學之道有所妨裳扯。彼旁求妄進抛丽,及作官嗜利者,殆亦窘于生理所致也饰豺。士子多以務農(nóng)為生亿鲜。商賈雖為逐末,亦有可為者冤吨≥锪”
他的意思,學者不能光搞學問漩蟆,而是首先要能自食其力垒探,有一技之長,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怠李。如果經(jīng)濟上不能獨立圾叼,那對學問也有干擾蛤克。比如那些走歪門邪道,或做了官卻要貪污受賄的夷蚊,都是因為窮孩子出身构挤,窮怕了他就要貪啊。一般的士子呢撬码,家里都有有田地儿倒,務農(nóng)為生。如果沒有田地呜笑,經(jīng)商也可以夫否,總之你要能自己掙錢。
許衡的說法叫胁,因他自己的情況凰慈,有他自己的角度,他是當世第一大儒驼鹅,又是大科學家微谓,看旁人儒家修養(yǎng)不怎么樣,一技之長更是啥也沒有输钩,也是有感而發(fā)豺型。
但是,這一番話成了著名的“治生論”买乃,到今天還有不少論文爭論姻氨,其“著名”的原因,是和孔孟的說法相悖剪验,孔子說君子不器肴焊,在《孟子》里,對學者要不要“參加勞動功戚,自食其力”娶眷,更有非常詳細的討論。孟子說啸臀,學者届宠,或者說“管理者”,本身就是社會分工乘粒,君子治人豌注,小人治于人,哪里需要人人都去搞勞動生產(chǎn)呢谓厘?不過這種對“知識分子不勞動”的批評幌羞,到咱們這個時代還有,也是一大弊病竟稳。
所以王陽明說:“許衡認為儒者應該以謀生為第一要務的說法,也是誤人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