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個笑話击罪,大概意思是:一個人虔誠的信奉上帝,有一天發(fā)洪水掉水里了贪薪,路過三個救生員去救他:上船吧外邓,我們來救你了。他都不接受:我相信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古掏!后來淹死了损话。見到上帝,問上帝為什么不拯救他槽唾,上帝說我TM前后派了三個救生員去丧枪,你都不要啊。(直接摘錄自天叔的文章庞萍,請見 天叔文章《一次說清:關于渡劫》)
幾年前我在網上看到這個笑話時我笑不出來拧烦,因為這就是我當時的困惑。有時候生活中看似出現了一些轉機钝计,但是我不知道這到底是上天給我的機遇恋博,還是我自己制造出來的考驗事件,往往很糾結要不要去做私恬。如果去做吧债沮,很可能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越做越心累(救生員來救本鸣,但不是自己期待的方式)疫衩;不去做吧,又擔心會錯過一個可能對自己影響重大的機會(放棄獲救荣德,最后被淹死)闷煤。當時我也跟網友討論這個問題,都沒有找到特別信服的答案涮瞻,似乎不少人都有這樣類似的困惑鲤拿。
前兩天,偶然在太傻天叔的文章里又看到這個笑話署咽。細想了片刻近顷,發(fā)現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首先針對這個笑話本身,它是一個編造出來的段子幕庐,以夸張的方式去諷刺某一種現象,而它并不是真相家淤,它是假象异剥。我們也不會遇到主人公的困境:相信神性,最后卻被神性拋棄絮重。
這種假象就像我們看少兒陀螺動畫一樣冤寿,主人公大吼一聲,然后陀螺根據主人的命令而展開針對性的攻擊或防守青伤。又像是《太傻天書》所說的督怜,大師們看見電影《哈利波特》中那些高級巫師也要拿個小棍子去揮動,覺得很可笑狠角。在他們看來号杠,就像是一個警察拿著玩具水槍去捉賊。
這樣的場景設定本身就是假的丰歌,不符合現實規(guī)律姨蟋。上面的笑話同樣也是假的,不符合現實的規(guī)律立帖。比較符合現實的例子是這樣的眼溶,一個修心有一定修為的人,它不會遭遇這種極端的災難晓勇;就算他遇到這種困難時堂飞,他也不會有分離的想法,一定要以某種方式去獲救绑咱,一旦有獲救的機會都會欣然接受绰筛;哪怕他真的拒絕三次獲救的機會,最后他還是會碰到一塊浮木描融,不至于淹死别智。
而說回現實中我們在遇到選擇時猶豫不決的問題,其實就是《太傻天書》第三章所重點討論的“無須選擇”稼稿。做什么都無所謂薄榛,做事的心態(tài)才是關鍵。如果某件事情沒有去做让歼,并不至于錯失改變命運的機會〕担現實中更常見的情況是,如果是你該有的東西谋右,你總會得到硬猫,哪怕錯過渠道A的機會,你也會在渠道B獲得。你也會發(fā)現各種機緣推著你去做某件事啸蜜,往往當你意識到那件事情的時候坑雅,你已經走在路上了,并不需要自己去糾結選擇衬横。如果你確實需要選擇裹粤,你就選一個讓自己過得更心安的選項,然后不帶期待不帶恐懼去做蜂林。如果一段時間過去發(fā)現確實不適合自己遥诉,也不要后悔糾結,馬上停下噪叙,另尋出路矮锈。
可能大家覺得我信口開河,但現實中我確實經歷過不少這樣的事情睁蕾。比如我跟我妻子在一起的過程苞笨,我就明顯感覺到是各種機緣推著我們。又比如我走上寫作的路子眶,我后來當寫作教練猫缭,都是被各種機緣推著去做。有時回想過往都會發(fā)現各種事件安排得很巧妙壹店。
這并不是可以口頭說服的事情猜丹,信不信看個人吧。當看書看得足夠多硅卢,雖然不能每一本都能完全讀通射窒,但總會發(fā)現一些共同的規(guī)律;人生經歷的事情足夠多将塑,也會從中發(fā)現一些共同的規(guī)律脉顿,有時跟朋友聊天,大家都會對一些現象規(guī)律有共鳴点寥。而當書本上所總結的這些規(guī)律艾疟,跟人生中的經歷感悟一一對應,就會相信這就是真相敢辩。
就這篇文章來說蔽莱,如果你不相信這些內容也沒有關系。我想傳達的還是這句話:有些事情活著活著就懂了戚长。哪怕是自圓其說盗冷,也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以前我們可能會有各種想不通的問題同廉,如果一直想不通仪糖,那就擱著柑司。時機到了,你就會發(fā)現你懂了锅劝,甚至會認為原來的糾結根本不是一個“問題”攒驰,它本身就不應該被認為是問題。就像現實中有些小孩會疑惑故爵,自己買回來的陀螺為什么不聽自己的話而行動玻粪,而動畫上的陀螺卻這么厲害,當孩子長大之后就自然會覺得以前的想法很可笑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