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不止在課堂
——以陶為師隨想與雜記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绅络,教學做合一。這是對教育的真知灼見嘁字,然而在過去的一二十年間恩急,教育似乎偏離了這條軌道。好在“雙減”以來纪蜒,提倡五育并舉衷恭,尤其是研學、勞動教育纯续、跨學科随珠、項目化,似乎將教育認知又拉了回來——育人不止在課堂猬错。
但凡與七零年代的家長交流窗看,都無比感慨:現(xiàn)在的孩子真不知道是怎么了,不愿意吃苦倦炒,不懂得體諒父母显沈,只考慮自己過好當下。我經(jīng)常在想逢唤,現(xiàn)在的孩子與我們那一代人區(qū)別在哪?我不禁想起自己成長的往事拉讯。
在農(nóng)村涤浇,暑假期間恰逢“雙搶”,搶收早稻遂唧,搶種晚稻芙代。為了避開大中午熱辣辣的太陽,凌晨兩三點出工是常有的事盖彭。踏著露珠,披星戴月的景象不是書里页滚,不是想象召边,而是真實的存在與體驗。有時不濟也會大中午的還在地里干活裹驰。汗流浹背是常態(tài)隧熙,盼著收工是期待。于我而言“面朝黃土背朝天”是實景幻林,是體驗贞盯,于是努力讀書改變命運是希冀,是唯一出路沪饺。每當父母出工躏敢,我會自覺地拿出書本寫作業(yè)。讀書成了出工的替代品整葡,也成了自覺需要件余。
果不其然,成績一路飆升遭居,一路向好啼器。上初中,考師范俱萍,然后參加工作端壳,端上了鐵飯碗,終于無須“面朝黃土背朝天”枪蘑。直至今日讀書仍然是心中的夢想损谦。想來,無疑是農(nóng)村生活的體驗奠定了我人生的基點——努力是人生的常態(tài)腥寇。再看現(xiàn)在的孩子成翩,沒有這種生活體驗,也就沒有刻骨銘心的人生感悟了赦役。
早些年麻敌,老師還會組織學生外出春游或秋游,體育課也會在室外上掂摔。但后來隨著安全意識提高术羔,一切課外的活動都被取消赢赊,甚至連課間10分鐘都沒有了。因為老師或者校長沒有誰可以為事故擔得起責级历。教育只剩下課堂了释移。好在國家與社會都認識了這些問題,“雙減”來了寥殖,勞動教育來了玩讳,研學來了,要求課間必須出教室的文件也來了嚼贡。其實教育是伴隨人的一生的熏纯,也是隨處發(fā)生的。陶行知說“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粤策,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樟澜,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叮盘。教育不止在課堂秩贰,估計沒有人反對,重要的是付諸行動柔吼。
2016年我組織部分家長與孩子到東湖公園做志愿者服務活動毒费。事后學校告知這種活動需要報備。沒過多久嚷堡,學校說上級部門需要這種活動宣傳讓我提供材料蝗罗。覺著有些意思。2021年到了新的學校蝌戒,開學不久中秋佳節(jié)之際串塑,我和隔壁班程鵬老師組織了“月圓人圓意更圓——尊老敬老愛老社會實踐公益親子活動”。
早上8:00孩子們懷揣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學校北苟。經(jīng)過簡短的啟動儀式桩匪,我們便驅(qū)車直奔10公里外的接渡鎮(zhèn)敬老院。敬老院坐落在206國道民兵水庫邊上的小山坡上友鼻,風景宜人傻昙,空氣清新。敬老院約40名老人也已經(jīng)有序坐成了兩行彩扔。院長也在現(xiàn)場準備就緒妆档。
我接過話筒,向老人們介紹了本次活動的意義虫碉,旨在為老人們送上節(jié)日的祝福贾惦,祝愿大家節(jié)日快樂,身體健康。接著孩子和家長們分別站成了兩行须板,手持自制的賀卡碰镜,向老人們表達祝愿,并依次把賀卡送給每一位老人习瑰。一聲聲“爺爺奶奶”绪颖,是孩子們誠摯的祝福,一聲聲“叔叔阿姨”甜奄,是家長們愛心的傳承柠横。
賀卡送畢,兩大框節(jié)日慰問品被抬了過來贺嫂。一袋袋寓意團圓滓鸠、平安、智慧第喳、福氣,由月餅踱稍、蘋果曲饱、香蕉混裝而成的慰問品,由孩子們依次敬獻給在場的每一位老人珠月。接過孩子們遞過來的“節(jié)日禮”扩淀,老人們咧開著嘴笑了,孩子們也笑了啤挎。這笑藏著幸福驻谆,更藏著“母慈子孝”般的美好傳承。
“祝盖炱福”的賀卡送了胜臊,“團圓”的月餅也送了,接下來就是孩子們給老人們的居所打掃衛(wèi)生伙判,以及攙扶行走不便的老人們來到餐廳準備分享家長與孩子們精心準備的餃子了象对。
餃子的餡很豐富,有肉丸的宴抚,有蘿卜的勒魔,還有豆干的;做法既有干蒸的菇曲,也有水煮的冠绢。瞧,平日在家從沒有包過餃子的孩子們常潮,一個個興趣盎然弟胀,在家長們指導下像模像樣的包著。那個興奮勁兒,還有認真勁兒邮利,教人看著就深感欣慰與幸福弥雹。看著自己一個比一個包得更漂亮的餃子延届,孩子們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剪勿。
人多力量大,五百多個餃子沒有多久便包好了方庭。加之之前準備的厕吉,一共一千一百余餃子。一大盆一大盆的蒸餃械念,一大鍋一大鍋的水餃依次“出爐”头朱。老人們一個個來到餐廳,孩子們接過碗來龄减,由家長們給他們一大碗一大碗盛上项钮。
老人們有的埋著頭只顧吃,有的邊吃邊不停稱贊“好吃”希停,有的邊吃邊露出會心的笑容烁巫。多數(shù)老人吃了一碗又一碗〕枘埽看著老人們吃得心滿意足的樣子亚隙,家長和孩子們一個個都洋溢著微笑與自豪。
老人們“吃”進入了尾聲违崇,孩子與家長們也開吃了阿弃。孩子們吃著自己包的餃子似乎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哐樱看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渣淳,分不清是因為餃子好吃,還是因為看到老人們結(jié)實吃了一頓餃子而感到高興肴楷。
中午十二點水由,大家都吃好了,意味著活動就要結(jié)束了赛蔫。最后分別給孩子和家長們頒發(fā)了“尊老敬老愛老標兵獎”和“尊老敬老愛老示范獎”砂客。領著獎狀,孩子們樂了呵恢,家長們也樂了鞠值。人是善良的,此情此景渗钉,給孩子帶去的什么彤恶。我想善良是人之本钞钙,善待老人,尊敬長者声离,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本分與應盡之義芒炼。
江西樂平現(xiàn)存古戲臺400多座,2019年被授予“中國古戲臺之鄉(xiāng)”术徊。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家鄉(xiāng)本刽,感受贛劇文化,2022年9月12日我又組織了中隊活動——“沿著非遺游江西:感受新時代長征精神 觸碰古戲臺文化精髓”親子研學教育實踐活動赠涮。
上午8:00子寓,潤澤中隊代表隊員與家長依次掃碼、測溫笋除、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校斜友,在簡短的活動開啟儀式后統(tǒng)一乘車來到本次活動的目的地——樂平古戲臺文化發(fā)展商會。
首先是觀瞻樂平古戲臺文化發(fā)展商會舉行的新時代長征巡展匯報圖片展垃它。副會長葉海兵動情的講解鲜屏,讓孩子們感受紅軍長征與商會新時代長征精神,立志刻苦學習国拇,長大后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與智慧墙歪。
其次是是由樂平市古戲臺營造聯(lián)合工會主席許培財帶來的對古戲臺文化與古戲臺建造的講解。通過講解學生第一次近距離觀看與觸摸古戲臺藝術構(gòu)件贝奇,對古戲臺文化有了較為完整的了解。
接著是觀看古戲臺建造全流程的視頻靠胜。視頻中展示出古戲臺氣勢恢宏與古樸典雅掉瞳,更展示匠人們的匠心獨運與精誠團結(jié),讓孩子們對古戲臺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浪漠,并油然而生出作為樂平人的一種驕傲與自豪陕习。
然后是去位于雙田鎮(zhèn)橫路村的樂平市海龍古建有限公司,親臨古戲臺建造加工現(xiàn)場址愿。在加工現(xiàn)場孩子們體驗了刨工该镣、鋸工、打眼响谓、彈線等各種活計损合。孩子們由聆聽到觀看,再到操作娘纷,對古戲臺建造與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體驗嫁审。
最后大家回到樂平古戲臺文化發(fā)展商會,會長齊海林為孩子們頒發(fā)了“非遺傳承之星”證書赖晶,并給每一位隊員結(jié)對了一位師傅律适。鼓勵孩子們繼承革命先烈長征精神,努力學習,長大為祖國發(fā)展出力捂贿,為傳承中國優(yōu)秀文化作出貢獻纠修,更為樂平發(fā)展建功立業(yè)。
通過一次次實踐活動厂僧,讓孩子們真實體驗人性善良扣草,感悟文化魅力,然后懂得學習的意義吁系,我想教育才能真實的發(fā)生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