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擁有的親密關(guān)系可能只是一場控制與被控制的平衡
d已經(jīng)在她朋友們的生活中消失很久了猖毫,再沒有一起聚餐沒有一起逛街沒有一起電影球匕。這種情況開始于上個月月初洒擦,她與H確定戀愛關(guān)系亚隅。然后在她的日常里就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場景:
A ?“親愛的,我們部門晚上聚餐倍奢∑由希”
“哦,是么卒煞?但是我想讓你知道好女孩是不會晚于9點回家的痪宰。”
B ?“親愛的畔裕,s約我出去逛街衣撬。”
“逛街扮饶?又買那些無用的東西嗎具练?聽著,我喜歡女孩子勤儉持家而不是整天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甜无】傅悖”
C ?“親愛的,看我新買的裙子岂丘,漂亮么占键?”
“漂亮?它那么短連你膝蓋都沒蓋住元潘,你一定是想穿著它出門勾引其他男人畔乙,快換下!”
逐漸的d成了一個不逛街翩概、不約會牲距、不交際、一下班就回家钥庇、勤做家務梢睛、早睡早起馍悟、飲食嚴苛纺且、穿著保守的人——和過去那個神采飛揚的她截然不同踩身。
一段時間之后,d照鏡子時看到里面那個灰不溜秋吐句、目光沉靜胁后、神色暗淡的女子時突然覺得有點不大對勁。
這個一臉喪氣的節(jié)婦是哪里來的嗦枢?她震驚臉攀芯。
控制者是如何實現(xiàn)控制游戲的
這個節(jié)婦自然就是d。不過又已經(jīng)不太是她本人文虏。這是被她男友控制后制造出來的她侣诺。
親密關(guān)系中殖演,如果有一方有極強的控制欲并試圖壓制、控制他/她的戀人年鸳,另一方為了避免沖突一再妥協(xié)趴久,那么在長期的浸淫之下,對方真的會如他/她所愿成為被操控后的洋娃娃——正如那個灰不溜秋搔确、目光沉靜彼棍、神色暗淡的d。
而戀愛關(guān)系則在不知不覺間成了操控者和被操控者的游戲妥箕。
這樣的游戲并不少見。帕萃絲·埃文斯在她的書中曾提及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位女士更舞,相信她的丈夫十分愛她畦幢,只有他才最了解自己。雖然她很聰明缆蝉,并且很有歌唱家的天賦宇葱,但是,因為受丈夫?qū)λ捶ǖ挠绊懰J為自己不聰明刊头,并且有一副不出眾的嗓子黍瞧。這位女士20歲結(jié)婚,60歲時成了寡婦原杂。在她剩下的沒有丈夫的日子里印颤,種種信息讓她重新認識了自己,但為時已晚穿肄。她不但為失去丈夫難過年局,還為失去自己“另一個生命”悲傷。如果她不相信丈夫是因為愛她咸产、了解她才對她如此評價矢否,她的生活就會是另外一個樣子。
操控者是如何實現(xiàn)操控游戲脑溢?
1僵朗、“愛和了解”
“愛和了解”是操控者最擅長玩的把戲。他們經(jīng)常會說:
“我是因為愛你屑彻,我才這么對你的验庙。”“如果我不愛你社牲,我才不會管你呢壶谒!”“相信我,我最懂你膳沽,所以紅色并不適合你汗菜,粉色才是最適合你的顏色让禀。”“蘋果陨界?不巡揍,香蕉吧,我知道香蕉才是你最愛吃的東西菌瘪∪校”
在這樣的表達中,操控者一點點置換概念俏扩,將操控和愛混淆并將一些操控的內(nèi)容通過指令性的言語和行為慢慢侵入被控者的大腦糜工。這甚至不需要多長時間!
2录淡、貶低對方的能力和價值
操控者會在表達愛的時候貶低對方的能力和價值捌木。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強大,也會讓對方覺得他們很渺小不得不依附于操控者嫉戚。
“你這么笨刨裆,除了我不會有人喜歡你的”蛱矗”“你看你又把事情弄得這么糟糕帆啃,這個世界上也只有我能忍受你了吧∏系郏”
3努潘、從“身”至“心”地孤立被操控者
盡管被操控的那一方很有能力,很有才華坤学。操控者們會盡力去毀掉對方與能力慈俯、才華的連接,慢慢摧毀對方與外界的聯(lián)系拥峦,從而讓被控制者在心理上孤立無援贴膘。而后,加上控制者很擅長玩的“獎賞與懲罰”的游戲略号,他們可以如入無人之境刑峡。
假若我們細細去辨析,可以看到斯德哥摩爾綜合征的影子玄柠。同樣是一方控制了另一方的生命突梦,在扭曲的狀態(tài)下,控制者和被控制之間建立新的畸形的依戀關(guān)系羽利;同樣是被控制者一方面依賴于控制者偶爾施舍的“溫情”宫患,認同這是莫大的恩賜和獎勵,另一方恐懼控制者不知何時的施虐和折磨这弧,為了回避懲罰乖順娃闲、討好虚汛。
4、令人恐懼的心理暴力——辱罵
此外皇帮,控制者還會見縫插針地用上一些辱罵卷哩。這是比直接的暴力更加令人恐懼的心理暴力。
“再也沒有比你更沒有用的人属拾,你簡直就是一頭豬将谊!”“你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意志力的人,你讓我覺得惡心渐白∽鹋ǎ”包括文章開頭所提及的“你穿得這樣暴露,一定是想勾引別的男人”纯衍,潛臺詞里是“你是一個蕩婦”等等栋齿。
就是這樣,他們一步步地蠶食對方的獨立人格托酸,侵吞對方自由意志褒颈,剝奪對方的真實自我從而塑造出一個符合他們需求的“完美玩偶”柒巫。
每一個玩偶的形成有其內(nèi)在的原因
令人吃驚的是励堡,控制與被控制的游戲不僅滿足了控制者的需求,也是被控制者的一種渴望堡掏。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很多被控制者渴望成一個“老套的应结、柔弱的、沒頭腦且無助”的人泉唁,從而可以回避責任和義務獲得滿足和需求鹅龄。
我們翻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看看在家庭矛盾未激發(fā)之前人們眼中的那個女主人娜拉亭畜,或許會對以上的那句話有更深的理解扮休。
一個沒有工作,少有主見拴鸵,飲食方面沒什么自制力的女人玷坠,經(jīng)濟上完全依賴丈夫,孩子大部分時間委托給保姆照顧劲藐,只負責唱歌八堡、跳舞、買東西聘芜、裝扮自己取悅丈夫(僅指代他人眼中的女主角)兄渺。
這樣的一個女性在與人的互動之中無時無刻不在表露“我是柔弱、沒腦且無助的人”汰现,從而傳達出“我沒有用挂谍,我無法承擔任何的責任和義務”的信息叔壤,以及“你必須要幫助我”的訴求。也的確凳兵,更能激發(fā)男權(quán)社會下的主流群體——男性的保護欲百新,從而巧妙地將自己必須為自己承擔起的那部分責任轉(zhuǎn)嫁到對方身上。以此庐扫,滿足自己的需求饭望。
在這樣的互動中,“我什么都不會”巧妙地銜接了“我安排好你的一切”形庭,形成控制與被控制的鏈铅辞。
什么樣的人更容易被控制?
表面上看“無腦”的人缺乏獨立人格萨醒、意志不堅定斟珊、自我認識不夠更容易被操控。這一群體呈現(xiàn)出過度削弱自己的能力富纸,深度認同自己“離開他人無法獨立生存”囤踩、容易受周圍因素的影響、不懂自己的核心需求的現(xiàn)象晓褪。
A堵漱、這正好對應了Marcia提出的同一性狀態(tài)模型中的同一性早閉狀態(tài)。
Marcia(1980)認為涣仿,同一性是一種自我結(jié)構(gòu)——驅(qū)力勤庐、能力、信仰和個人歷史的一種內(nèi)部的好港、自我建構(gòu)的和動態(tài)的組織愉镰。這種結(jié)構(gòu)發(fā)展得越好,個體越能意識到自己的獨特性和與他人的相似性钧汹,在將來的生活中清晰意識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丈探。這種結(jié)構(gòu)發(fā)展得越不好,個體對于自己與他人獨特性的認識會更混亂拔莱,更多地依靠外部資源來評價他們自己碗降。
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這一概念最早由精神分析學專家Erikson提出。Marica(1993)認為同一性作為一種內(nèi)在的辨宠、自我建構(gòu)的結(jié)構(gòu)以及主觀體驗不能被直接觀察到遗锣,因此,他從同一性概念的行為層面出發(fā)嗤形,根據(jù) Erikson同一性理論中的兩個主要的過程變量——探索(exploration)和承諾(commitment)的程度高低來對同一性加以操作化劃分出四種同一性狀態(tài):
? ? ? ? ? ? ? ? ?高探索 ? ? ? ? ? ? ? ? ? ? ? ? ? ? ? 低探索
高承諾 ? ?同一性獲得 ? ? ? ? ? ? ? ? ? 同一性早閉
低承諾 ? ?同一性延緩 ? ? ? ? ? ? ? ? ? 同一性擴散
其中精偿,具有低探索和高承諾的青少年稱為同一性早閉者(identity foreclosure)。這類個體沒有體驗過明確的探索,但卻很容易做出承諾笔咽,這種投入基于父母或權(quán)威人物等重要他人的期望或建議搔预,他們接受了權(quán)威人物預先為他們準備好的同一性。
這顯然是沒有發(fā)展好的群體叶组。這類個體的自我同一性會固著在青少年時期拯田。當他們長大后從原生家庭結(jié)構(gòu)中走出來時,下意識般地去尋求權(quán)威人物甩十,實現(xiàn)被評價船庇、被肯定,從而獲得自我概念的穩(wěn)定感侣监。
另外鸭轮,許多其他的研究 (Clancy &Dollinger,1993 ;Kroger橄霉,2000 )補充了以上觀點——同一性早閉狀態(tài)盲從權(quán)威窃爷,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差。
B姓蜂、可能與他(她)們的依戀類型有關(guān)按厘。
“個體與具有特殊意義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紐帶的傾向,能為個體提供安全和安慰”這是英國精神病學家鮑爾比(John Bowlby钱慢,1969)對依戀下的定義逮京。依戀這個概念最初主要用來解釋嬰兒與其養(yǎng)護者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后來的研究者們將之擴展到了成人之間——個體尋求并企圖與另一個體在身體和情感上保持親密聯(lián)系的傾向滩字。
Brennan,Clark, & Shaver(1998)用回避親密和憂慮被棄兩個維度來考察依戀風格造虏。他們認為依戀類型可以被概括為回避親密(avoidanceof intimacy)和憂慮被棄(anxietyabout abandonment)御吞,并依據(jù)這兩個維度完善了依戀的四種主要模型(安全型麦箍、恐懼型、疏離型陶珠、癡迷型)挟裂。
回避親密程度低,在親密關(guān)系中感到舒心和輕松揍诽;回避親密的程度高诀蓉,則伴侶親密接觸時煩躁不安。憂慮被棄的不同主要體現(xiàn)在害怕他人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而遠離自己暑脆。
個體憂慮被棄程度往往與個體對自己的價值的評判成正比渠啤。對自己價值評判越低,越害怕被遺棄添吗。在這樣的邏輯前提下沥曹,將自我價值的肯定寄托到關(guān)系客體上——在戀愛關(guān)系中的另一方。為了獲得肯定、回避被遺棄妓美,個體習慣努力滿足關(guān)系客體的要求僵腺,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壶栋,容易發(fā)展為控制與被控制的關(guān)系辰如。
C、自我決定理論視角下的被控制者行為分析贵试。
自我決定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等人提出的一種關(guān)于人類自我決定行為的動機過程理論(1985)琉兜。因果取向理論(Causality Orientation Theory)是自我決定理論的重要內(nèi)容,用于解釋人們在發(fā)起和調(diào)節(jié)他們行為的動機過程上的差異毙玻。
他們認為人們形成了影響他們的信息解釋的不同因果取向:有動機參與的個人取向( personal orientation)和無動機過程的非個人取向( impersonalorientation)呕童。前者根據(jù)因果點的不同可分為自主取向(autonomy orientation )和控制取向(control orientation)。
個體把自己知覺為他們自己行為的原因稱為因果的內(nèi)在點淆珊,又叫自主取向夺饲。自主取向的個體基于對自己的內(nèi)在需要、標準和目標做出行為施符,這類個體的行為是自由選擇往声、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他們積極地尋找與個人價值觀和興趣相符合的機會戳吝,在各種環(huán)境中都能維持高水平的內(nèi)在動機浩销,因此不大被控制。
個體相信他們的行為是為了獲得獎賞或取悅他人听哭,或是因為外部因素的影響慢洋,稱之為因果的外部點,又叫做控制取向陆盘∑粘铮控制取向的個體認為自己的行為受到外部的力量、需要或者內(nèi)化要求的影響隘马,他們根據(jù)環(huán)境中的控制(如獎賞或?qū)で笊鐣澩?來發(fā)起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太防,傾向于遵從威脅、最終期限和對他們應該如何行動的內(nèi)化期望酸员,他們的行為受外部動機驅(qū)動蜒车,與典型的被控制者高度擬合。
非個人取向的個體則認為他們的行為受到那些超出自己意識控制的因素影響幔嗦,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酿愧,也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擁有消極的自我評價和無能感邀泉,其行為一般是缺乏動機的或無助的嬉挡。
所以一但戀愛關(guān)系中的另外個體強勢且堅決叛氨,對自我評價消極、充滿“無能感”的非個人取向個體很容易向?qū)Ψ酵讌f(xié)以此來維持關(guān)系里可以提供給他/她的微薄存在價值感棘伴。這也是這個群體容易被控制的原因寞埠。
D、其他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點焊夸,還有很多因素影響人發(fā)展成為容易被控制的個體仁连。比如,社會文化因素阱穗、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饭冬、人格類型等等。
生活中的延展
盡管大多人渴望的愛情獨立揪阶、平等昌抠,不得不承認的是任何一種戀愛關(guān)系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控制與被控制。其程度的高低左右關(guān)系中個人的主觀體驗鲁僚,進而影響關(guān)系質(zhì)量炊苫。
我們不去提如何擺脫控制,因為就戀愛關(guān)系而言冰沙,一定程度的控制與被控制或許是滿足彼此需求的一種互補侨艾。
至今我們依舊無法下標準化的定義去衡量戀愛關(guān)系是否轉(zhuǎn)變成為嚴格意義上的控制與被控制。然而拓挥,我們可以試著從一些新的角度去審視一下自己關(guān)系的本質(zhì)唠梨。
首先,參考“操控者如何實現(xiàn)操控游戲”部分內(nèi)容侥啤,結(jié)合日常言行體察自己是否有可能陷入控制/被控制的角色中当叭。
其次,可以借助自我同一性狀態(tài)客觀性測量問卷(第二版)(the Extend Objective Measure of Ego IdentityStatus-2盖灸,縮寫為 EOM-EIS-2)評估自我同一性狀態(tài)蚁鳖。也可以參考親密關(guān)系經(jīng)歷量表(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ECR)評估自己的依戀類型糠雨;此外才睹,Deci和Ryan(1985)編制的一般因果取向量表(General Causality Orientation Scale徘跪,GCOS)可以被用來有效評估因果取向等甘邀。
比起這些更重要的是,你們是否足夠相愛垮庐。
最后松邪,祝所有觀文的朋友擁有自由、獨立哨查、平等逗抑、彼此尊重、互相扶持的戀愛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