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常常會出現(xiàn)的漿糊邏輯狸吞,不僅如此勉耀,社會中常持有類似的邏輯,就像我們常聽到的一些俗語蹋偏,比如葫蘆僧判糊涂案便斥、難得糊涂等等。
在粘稠的家庭關系和復雜的社會關系中威始,糊涂哲學似乎成了一種生存之道枢纠。只是,在講究法制和契約的當代社會黎棠,我們很容易看到京郑,糊涂哲學會帶來巨大的破壞力。
我們先來看一類事件:摔倒在地的老人訛詐扶助者葫掉。
正常情況下老人摔倒了些举,路過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該怎么辦俭厚?當然是去扶助老人啊户魏。可是挪挤,如果隨之而來的代價是叼丑,老人有很大的可能會說,就是你把我撞倒在地的扛门,不然你為什么要扶我鸠信?這種情況下,你怎么辦论寨?你可能仍然會有勇氣說星立,我選擇扶爽茴,因為社會系統(tǒng)會給我公正。但是绰垂,假如判案時室奏,因為證據(jù)不足,或者部分法官劲装,出于對老人是弱者的考慮胧沫,而最終“葫蘆僧判糊涂案”,讓你適當承擔一些責任占业。那你怎么辦绒怨?
這些事特別容易讓人心寒,它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生谦疾,被很多人認為南蹂,導致了社會道德大滑坡。后來老人摔倒后餐蔬,不敢扶成了一種常見心態(tài)碎紊。這類事情中,有兩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倒地的老人為什么恩將仇報樊诺?他們?yōu)槭裁磿贸颜炭迹覐牟槐环蓱土P?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點词爬。對此秃嗜,一個流行的說法是,壞人變老了顿膨。還有一個常見的說法是锅锨,老人們是為了錢。這兩個說法恋沃,我個人覺得缺乏說服力必搞,因為在不少案件中,訛詐的老人其實并不差錢囊咏。我記得有兩起案件恕洲,是警察救助了摔倒的老人,而且兩位老人都是暈過去了梅割,但他們醒來第一時間都是很本能地抓住警察質問:你為什么撞我霜第?幸好這兩起案件中,都有視頻證明是老人自己摔倒的户辞。
我在關注這類事件后泌类,最終得出了我自己的結論:這些老人的心理發(fā)展水平比較低,他們接受不了“我老了底燎,我控制不好自己的身體了”這個事實刃榨。所以弹砚,我摔倒在地,既然不是“我”這個人的問題喇澡,那肯定是一種外力擊倒了我迅栅。
前面我們講過殊校,沒有形成自我的人晴玖,他們的壓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很差。因為一件事處理不好为流,他們就認為呕屎,這件事上的“我”被殺死了。這感覺很糟糕敬察,所以最好是把這種死亡焦慮排出去秀睛,例如找一個人去怪罪。
找一個人去怪罪莲祸,這是社會中非常常見的一個現(xiàn)象蹂安,它不只是出現(xiàn)在倒地老人這類事件中,還展現(xiàn)在很多方面锐帜。例如田盈,家中少了錢,父母或老人懷疑是孩子偷的缴阎,對孩子一頓打罵允瞧,可后來發(fā)現(xiàn),是自己把錢忘在別處了蛮拔。
例如述暂,醫(yī)鬧剛剛發(fā)生時,主流媒體和公眾輿論建炫,也包括我自己畦韭,很容易站在病人一方,去怪罪醫(yī)院和醫(yī)生肛跌,可事情屢屢反轉艺配,真相浮出水面后,輿論才逐漸站到了同情醫(yī)生的一方惋砂。
再比如“校鬧”妒挎。我看到有一些中小學開始不太敢開設體育課了,廣州一所重點小學甚至干脆取消了課間操西饵,讓孩子們做手指操酝掩。出現(xiàn)這種情況,部分原因是應試教育體系帶來的壓力眷柔,但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重要原因是期虾,一旦孩子們在學校發(fā)生意外原朝,如體育課上受傷,家長們很容易大鬧一場镶苞,最終常常是學校和老師得付出代價喳坠。我的來訪者中就有多位中小學老師,其中就有兩位因為這樣的事件付出了代價茂蚓,這讓他們害怕帶孩子們做一切體育活動壕鹉。
校鬧的邏輯也延伸到了大學。北京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的徐凱文老師告訴我說聋涨,據(jù)統(tǒng)計晾浴,中國大學生的自殺率大大下降,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牍白,高校的危機干預系統(tǒng)發(fā)揮了巨大作用脊凰。
但同時,學校在這方面投入的精力太大茂腥,以至于有一些學校在研究生考試時狸涌,面試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偷偷評估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如果發(fā)現(xiàn)容易出事鬧事的學生最岗,基本不錄取帕胆。但這樣的評估明顯又是缺乏科學標準的,很可能會誤判仑性,并且很多天才惶楼,性格是有些怪異的,所以這樣會篩掉了優(yōu)秀的人才诊杆。
說了這么多歼捐,你可能會想,為什么要去鬧晨汹?為什么要找一個人或機構去怪罪豹储?我舉個例子,做一下更細致的解釋淘这。
我的一位好友剥扣,多年前,每當家里出了“意外”铝穷,例如一件衣服找不到了钠怯,或家中家具的擺放有了變化,她都會花很大力氣在上面曙聂,必須得到一個答案晦炊,要確定這些“意外”是怎么發(fā)生的。我和她深聊之后發(fā)現(xiàn),她心中有這樣一個潛在的邏輯:意外都是失控断国,既然不是我干的贤姆,那必然是有一個我之外的力量干的∥瘸模可是我是自己住的霞捡,那這些意外就是小偷甚至魔鬼干的,那這個結論就太可怕了薄疚。
實際上碧信,每一次所謂的意外都是她的頭腦出現(xiàn)的問題,例如衣服隨手扔到某個地方了输涕,不經(jīng)意挪動了家具等等音婶。
我的判斷是慨畸,像她這樣的人莱坎,身邊必須得有人。這樣一來寸士,不僅有了人陪伴帶來的溫暖和安全感檐什,還有另一個好處,有了所謂的意外時弱卡,她可以第一時間去怪罪這個人乃正,于是就不用擔心那種隱隱的被迫害感了。這種邏輯跟了我這位好友很多年婶博,直到最近幾年瓮具,她才有了根本性變化,不再那么擔心了凡人。這是因為有了很好的關系陪伴她名党,她的自我也逐漸形成了。
我們可以看到挠轴,有一個人去怪罪這多么重要传睹。不然,這些容易鬧事的人就會停不下來岸晦,他們會越鬧越厲害欧啤。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會出現(xiàn)“葫蘆僧判糊涂案”的漿糊邏輯,這些家伙鬧起事來太執(zhí)著了启上,干脆讓他粘上一個人或機構得了邢隧。
我曾經(jīng)因為遇到類似的事而報案,到了派出所后冈在,警察對我說倒慧,不要覺得就你不容易,你不過只是遇到了一個這樣的人而已,可我們大多數(shù)時間迫靖,就消耗在這些愛鬧事的人身上了院峡。
這個人太難搞了,干脆就讓他纏上另一個人系宜,這種糊涂邏輯其實很常見照激。
我曾經(jīng)請過的一位鐘點工,她的前夫是嚴重的偏執(zhí)狂盹牧,因為前夫出軌和嚴重家暴俩垃,他們離婚了。離婚后汰寓,她前夫日子過得不順心口柳,又開始來鬧她,還會騷擾和威脅她的家人有滑。結果她的家人紛紛勸她說跃闹,你看你年紀不小了,還和他生了幾個孩子毛好,你再也嫁不出去了望艺,不如和他復合吧。后來她前夫終于不鬧了肌访,一問找默,原來有了新女友了。
這就是和稀泥吼驶,不講是非對錯惩激,不去尊重事實和邏輯,而是大概差不多就行了蟹演。
我認為它有一定的合理性风钻,一個社會中愛鬧事的人太多,而且他們鬧起事來太嚴重轨帜,那就不如讓他們粘上一個人或一個機構魄咕。這樣是不公平,但有用蚌父。如果按這個邏輯推演下去哮兰,可以達到非常嚴重的地步。近兩年苟弛,有幾個正當防衛(wèi)的事件成為社會熱點話題喝滞。在這些案件中,歹徒嚴重行兇膏秫,受害者反擊右遭,致其重傷甚至死亡。但在事件還沒有水落石出之前,竟然第一時間都被輿論說成是防衛(wèi)過當窘哈。
我曾經(jīng)看到過一個數(shù)據(jù)吹榴,說是采取“正當防衛(wèi)”辯護策略的刑事案件有12346起,但最終認定正當防衛(wèi)的只有16例滚婉。這種事的背后邏輯图筹,可以說是“各打五十大板”,管你誰是攻擊者誰是反擊者让腹,先都懲罰一下再說远剩。可你想想看骇窍,一旦是我們自己做裁判時瓜晤,不一樣容易使用類似邏輯嗎?
比如腹纳,如果你自己的家人中痢掠,有人鬧得很厲害時,你是公然指出某個人有問題呢只估,還是和稀泥呢志群?比如,你家的兩個孩子打架蛔钙,你是不是也容易說,我不管你們誰對誰錯荠医,你們動手就都不對吁脱;又比如,在社會熱點新聞中彬向,“一個巴掌拍不響”兼贡,是多么常見的說法。
可以說娃胆,這些事件中遍希,都藏著共同的邏輯:我們很難去只處理一個個體,所以總是要把事情變復雜里烦,把這個個體和另一個人甚至更多人扯到一起凿蒜,就好像人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必須拉一個墊背的胁黑。
?劃重點
1废封、找一個人去怪罪,是因為沒有形成自我的人的壓力和情緒管理能力很差丧蘸,一件事處理不好漂洋,會認為這件事上的“我”被殺死了,為避免這種糟糕的感覺,就要把這種死亡焦慮排出去刽漂。
? 2演训、和稀泥,是不講是非對錯贝咙,不尊重事實和邏輯仇祭,差不多就行了。
? 3颈畸、我們很難去只處理一個個體乌奇,所以總是要把事情變復雜,把個體和另一個人甚至更多人扯到一起眯娱,就好像一個人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礁苗。
思考題
你如何看待怪罪別人這種心理呢?當你做裁判時徙缴,你覺得怎樣的思考方式可以避免“各打五十大板”的糊涂判定呢试伙?歡迎在留言區(qū)寫下你的看法。
“怪罪別人”這種心理于样,我覺得是寫進了我們人類的基因里的——我們的條件反射疏叨,就是會把責任、錯誤推卸給別人穿剖,把自己摘得干干凈凈:要不是別人很可惡蚤蔓,要不就是自己很可憐。王小波說過:“人的一切痛苦糊余,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秀又。” 在親密關系中贬芥,我們的不如意吐辙,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都認為是伴侶的不作為,
不配合蘸劈,不體貼昏苏;在工作關系中,我們的不如意常常又體現(xiàn)在領導是個二貨威沫,同事是個蠢貨贤惯,總之一群豬隊友;在親子關系里壹甥,我們對自己的過去學業(yè)的不如意救巷,又常常體現(xiàn)在對孩子學習的挑三揀四……總之有任何關系里,我們總想找個替罪羊句柠,因為唯有這樣浦译,我們才可以不用去面對自己的不堪棒假,也不用承認自己的無知、無能精盅。
當我做裁判時帽哑,要避免“各打五十大板”的糊涂裁定,就要做到以下幾點:(1)盡可能還原事實叹俏,了解事情真相妻枕;(2)處理事情時,不能帶著偏見粘驰、經(jīng)驗和感性屡谐,一切以事實為依據(jù);(3)遇到惡人和爛人時蝌数,不能畏懼TA愕掏,否則就容易怕惹事兒而讓惡人對面那個人擔一部份責任(要做到這點太難)。
最后這點特別難顶伞,就像文中的警察和法官一樣饵撑,寧愿和稀泥(差不多就行了),也不想將事情擴大了唆貌,因為大家其實都深知一件事情:得罪好人代價小滑潘,得罪惡人和爛人代價大。所以锨咙,為了明哲保身也好语卤,為了社會和團隊的安定團結也罷,大家都會讓好人退讓蓖租。好扎心粱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