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寫了一篇《過年那些事》的文章蟹肘,引發(fā)了大家的熱議湾笛,勾起了許多人的美好的童年回憶漓骚,經(jīng)過一位美女的提醒蝌衔,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漏了一件大事榛泛,今天在這里再補充一下。
臘月二十八噩斟,齊心協(xié)力打糍粑曹锨。爸媽早就在種稻谷的時候就留下糯米,或者早就和別人換好的糯米剃允,用水浸泡24小時待糯米充分吸收水分后沛简,在臘月二十八的那天下午,按某個同學的說法我又負責挑水斥废,將糯米洗凈上蒸籠椒楣,猛火蒸上三四個小時,等到用筷子能輕松插進去牡肉,能夠直接插到底時就意味著糯米熟了捧灰,然后用干凈臉盤打出來,這個時候的糯米飯最好吃统锤,我們小孩子用手扯過一大塊毛俏,就往嘴里塞,有時被燙的不行跪另,爸爸媽媽嗔罵著,也不生氣煤搜,只說這時候不要噎著了免绿,然后就端著那盆糯米飯倒入粑款。
粑款是用青石頭做的擦盾,四四方方嘲驾,中間一個深深的凹槽,一般的話是一家一個迹卢,或幾家合用一個也可以辽故,將糯米飯倒進粑款后,就需要有兩個力大的男子漢腐碱,用兩個粑錘不停的捶打誊垢,這邊爸爸用濕毛巾托著不停的翻滾,糯米飯慢慢的就打成黏黏的團了症见,接著換個方向繼續(xù)打喂走,直到糯米飯被打得不見米粒,這個時候兩個大漢一起用力谋作,連糯米團帶粑錘一起托出來的芋肠,下面爸爸眼疾手快地用手托著,不然的話掉到地上吃不得遵蚜。
爸爸用力將糯米團從粑錘上擰下來帖池,用手托著放在早已鋪上磨好米粉的波箕里奈惑。然后爸爸用力一擰,粘上米粉睡汹,然后就好像出包子一樣肴甸,一手一個糯米團,我們負責在旁邊帮孔,把小團子用手壓扁雷滋,壓成圓狀,媽媽在旁邊負責收撿文兢,用米篩端起來晤斩,放在家里的箱子平面上,等到冷卻之后姆坚,就變成一個個圓圓的糍粑澳泵。我們小孩子,會出些比較奇形怪狀的糍粑惹得爸媽笑個不停兼呵,到最后爸爸會擰幾個特大的兔辅,有時甚至有一斤那么大的,用來送給親戚朋友击喂。
糍粑做好了维苔,過年的時候,小孩子拜年懂昂,往往每人要給4到6個糍粑介时,我們小時候拜年,出去一會兒凌彬,袋子里就塞滿這樣的糍粑沸柔。
糍粑很耐饑,正月里好吃的多铲敛,是不太想吃的褐澎,等到過了正月,我們把糍粑用鐵夾放在煤火上伐蒋,烤成松軟狀就可以大飽口福了工三,當然也可以放在柴火上烤,味道更香先鱼。我個人覺得最好吃的就是切成細條徒蟆,放在甜酒里煮軟后和甜酒一起喝,那種感覺按時髦的說法是絲滑的感覺型型,言語難以形容段审。
當然,這個糍粑會吃到很久,有時過了正月到二月都會有寺枉,但是糍粑最大的不足就是時間一長也會長霉抑淫,最好的辦法是放在水里面,但是每天要換水姥闪,如果不換這個水也是會臭的始苇。
印象中糍粑除了在過年的時候流行外,我們那個地方修新屋入伙上梁的時候筐喳,也會有泥工匠人負責在梁上扔糍粑糖果催式,邊扔邊說吉利的話,下面我們小孩子興高采烈負責接避归,接到一個糍粑內心無比開心荣月。
我們小孩子最期望也是最開心的事就是守歲了, 有壓歲錢呀梳毙, 吃了晚飯 哺窄,媽媽沒有發(fā)壓歲包的意思 ,我們是興奮的期待 账锹;看完春晚了 還沒發(fā) 萌业,有點哈欠想著壓歲包就扛著睡意等 ,媽媽看差不多了 奸柬,一人一個壓歲包 生年,拿到壓歲包迫不及待的一邊跑,一邊看看多少錢廓奕, 可以買氣球 抱婉,鼓起腮幫子吹 ,吹到嘴抽筋 懂从。哈哈授段, 好開森蹲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