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校的影響
學校教育是對家庭教育的補充悍汛。如果父母完全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滑负,使他們能夠毫無障礙的適應社會在张,并順利地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用含,學校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老師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帮匾,并幫助孩子的父母啄骇,糾正他們在家庭教育中出現(xiàn)的錯誤。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在入學之前瘟斜,就已經為新的社會生活做好了準備缸夹。在父母的引導下,他們早已學會了如何與人合作及相處螺句,所以能夠迅速的融入到校園生活中虽惭;而有些孩子都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這些沒有做好任何準備蛇尚,就被迫進入新環(huán)境的孩子會表現(xiàn)的猶豫不決芽唇,畏懼退縮。表現(xiàn)落后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心智不健全取劫,他們可能只是一時無法適應新的社會生活匆笤,感到手足無措而已。這時老師就需要對他們進行引導谱邪,幫助他們融入到新環(huán)境中炮捧。
但是老師應該如何幫助這樣的孩子呢?首先老師必須扮演母親的部分角色虾标,與孩子進行親密接觸寓盗,引起孩子的關注和興趣。對于孩子來說璧函,興趣決定一切傀蚌,而訓斥懲罰等強硬手段是絕對無法引發(fā)孩子的興趣的。如果一個孩子覺得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很難交流和相處蘸吓,那么我們最不應該做的就是批評和責備善炫。這種方法只會讓他更加堅信,自己討厭學校是合理的库继。試想一下箩艺,如果我在學校經常被責罵和嘲笑,也一定會對老師敬而遠之宪萄。我會想盡辦法逃離這種討厭的環(huán)境艺谆,擺脫學校的束縛。同樣那些逃學搗亂拜英,成績差静汤,表現(xiàn)愚笨的孩子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他們的智商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他們非常擅長編造逃學的理由或是模仿家長的簽字虫给。離開學校以后藤抡,他們會跟其他逃學的孩子聚在一起。在這個圈子里他們獲得的贊賞顯然要比在學校多的很多抹估,他們會覺得自己很喜歡這個逃學的圈子缠黍,甚至會覺得那些由問題少年組成的幫派更適合自己。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药蜻,在這種情況下瓷式,那些不能融入校園生活的孩子會更容易受到社會不良因素引誘,進而走上犯罪之路谷暮。
要想引發(fā)孩子的興趣蒿往,老師就必須先了解孩子入學之前的興趣是什么,并且讓他相信湿弦,無論當前的校園活動是否與他之前的興趣一致瓤漏,他都能做得很好。如果孩子在某一件事情上變得自信颊埃,他就會在其他事情上也自信起來蔬充。所以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最初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他們最在意哪種感官刺激班利,哪種感官最為敏感饥漫,有些孩子最喜歡用眼睛觀察,有些最喜歡用耳朵聆聽罗标,而有些人的最喜歡身體的運動庸队。視覺型的孩子更容易對那些需要視覺注意力的科目感興趣,比如地理或是繪畫闯割。如果他們不聽老師講課彻消,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并不習慣通過聽覺獲取信息,如果視覺型的孩子沒有得到充分的機會利用自己的視覺宙拉,他們學習起來可能會非常吃力宾尚,學習成績最多只能差強人意。
我們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孩子出現(xiàn)以上這些問題谢澈,是因為智商較低或是沒有天分煌贴,并把原因歸咎于遺傳。而真正的原因锥忿,其實是老師和家長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牛郑,來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我的意思不是說學校教育應該為每一個孩子量身定制敬鬓,而是建議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孩子已有的興趣去培養(yǎng)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興趣淹朋。
最好的授課方式就是把教授的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lián)系起來灶似,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充分的認識到學習的目的和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
現(xiàn)行的教育制度下瑞你,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那些剛入學的孩子對競爭的準備都很充分,而合作意識卻淡薄的多希痴。在入學之后者甲,學校對孩子的競爭意識的訓練也從未停止,對于孩子來說砌创,這未必是件好事虏缸。一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就算遙遙領先,內心所承受的壓力也不見得會比那些成績落后的孩子小嫩实。無論成績是好是壞刽辙,在競爭的驅使下,孩子都會變得自私甲献,他們既不想奉獻社會宰缤,也不想幫助他人,只想盡可能的維護自己的利益晃洒。我們都知道家庭是一個整體慨灭,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是這個整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球及,班級也是如此氧骤。如果我們能教育孩子,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自己的同學吃引。他們就會懂得同學之間要彼此關心筹陵,齊心協(xié)力。
為了增進班級的團結合作镊尺,一種常見的做法朦佩,就是放手讓學生們自己管理班級。但在嘗試這種方法時鹅心,我們應該格外謹慎吕粗,不僅要保證有老師的監(jiān)督指導,而且要確保學生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旭愧,否則的話學生們可能會把它當成一種游戲颅筋,他們可能會比老師更加嚴格苛刻,他可能會用班會來為自己服務输枯,他們會互相吵鬧攻擊而讓自己處于優(yōu)勢地位议泵。因此在嘗試這種教學方法時,老師必須從一開始就多加注意桃熄,并提供指導先口。
大多數(shù)學生在讀書期間的班級排名都是比較穩(wěn)定的型奥,成績優(yōu)秀的一直都很優(yōu)秀,成績一般的自始至終都一般碉京,那些成績墊底的無論怎么折騰也總是班里倒數(shù)第幾名厢汹。但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并不是因為遺傳或者天賦谐宙,這恰恰反映了每個學生對自己能力極限樂觀程度以及活動范圍的預設烫葬。
所以我們應該讓學生們認識到,每個人的潛力都是無限的凡蜻,自我受限的想法只會限制自我的發(fā)展搭综,而老師和學生也應該明白,每個智力正常的個體都有可能取得長足的進步划栓,這與個人的遺傳和天賦并沒有什么關系兑巾。
當然個體的很多生理缺陷都是先天遺傳的。而這種遺傳而來的生理缺陷究竟會對個體的心智發(fā)展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忠荞?對于這一問題蒋歌,我相信只有個體心理學才能給出真正的答案。存在生理缺陷的個體會對自己的殘疾程度和功能喪失程度進行判斷委煤。這種判斷其實就是對自我能力極限的預設奋姿,是對自我發(fā)展的限制。因此對于這一特殊群體來說素标,影響其心智發(fā)展水平的并不是生理缺陷本身称诗,而是他們對自身缺陷的態(tài)度以及日后的成長和教育經歷。如果某個孩子患有先天的生理缺陷头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寓免,不能讓他覺得這種缺陷會對自己智力或人格產生必然的影響。我們在之前也說過计维,對于有些人來說生理缺陷可能會成為一種激勵袜香,促使他們發(fā)揮出巨大潛力;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鲫惶,則可能成為阻礙自我發(fā)展的巨大障礙蜈首。
事實上,與人格其他很多方面一樣欠母,善和惡只有放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討論才有意義欢策。他們是個體在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其本質是對個體行為性質的評判:如果個體的行為以他人的利益為先赏淌,我們就稱之為善踩寇。反之,如果處處只為自己考慮六水,則稱之為惡俺孙。在出生之前孩子是無法接觸任何可以誘發(fā)善惡之分的社會環(huán)境的辣卒。在出生之后他同時具備往任何一個方向發(fā)展的潛力。個體最終會成為好人還是壞人睛榄,取決于他成長環(huán)境和自身條件荣茫,以及他對環(huán)境和自我的理解。其中教育的影響也為重要场靴。
興趣是影響個體心理功能發(fā)展的首要因素计露。我們已經知道阻礙個體性質發(fā)展的并不是遺傳,而是個體內心的自卑和對失敗的恐懼憎乙。大腦的生理結構是由遺傳而來的,這點毫無疑問叉趣,但大腦只是思維活動的平臺泞边,而非思維產生的源頭。而且如果大腦的損傷程度還沒有到我們目前的康復水平無法挽回的地步疗杉,它就能通過康復訓練補償其損傷的認知功能阵谚。
在很多技藝高超的杰出人才身上,我們看到的并不是異常優(yōu)秀的遺傳基因烟具,而是他們永不消減的興趣和夜以繼日的訓練梢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