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難重重
第一部分:全面的自律
一驱闷、不自律的表現(xiàn)
1耻台、拖延時間,希望問題自動消失空另;
2盆耽、對問題視而不見,假裝它們不存在,靠臨時敷衍暫渡難關摄杂;
3坝咐、濫用藥物或用酒精、毒品等上癮物麻痹自己析恢,企圖把問題暫時忘記逃默,換得一時解脫限次;
4檬果、神經(jīng)官能癥普气,就是最常見的逃避方向。
神經(jīng)官能癥: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柑船,患者總是給自己強加責任帽撑,深感痛苦且妨礙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zhì)病理基礎鞍时。?
通常與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有關亏拉,不健康的素質(zhì)和人格他特性構成發(fā)病的基礎。
ps:把什么問題都歸罪到自己身上寸癌,并不能解決問題专筷。
ps:問題有時候會通過別人的解決自動消失弱贼,也可能一直在那里蒸苇,但總有一天當沒了別人的幫助或者必須要我們自己面對的時候,我們只能舉手投降吮旅,說我不可以溪烤。
二、自律的四原則
第一個原則:延遲滿足感
只顧當下的安逸庇勃、快樂而不能對長遠未來帶來益處檬嘀,甚至有害的行為,都不是推遲滿足感的行為责嚷。
ps:我們對別人的評判指責也是沒有做到延遲滿足的表現(xiàn)鸳兽,只是徒一時口舌之快,別沒有解決問題罕拂。提問題很簡單揍异,但解決問題就不那么容易了。? 先啃難啃的骨頭爆班,去解決問題衷掷,剩下的指責評判不用說,他也會自我意識到柿菩。還有一定要搞清楚我們指責批判別人的原因是什么戚嗅?是為了他好呢?還是為了自己爽呢?如果不是為了他人好的話懦胞,那就不要說了替久。為了他人好的話,有效的解決方式躏尉,更受歡迎侣肄。
哪些行為屬于延遲滿足感:
為了減肥瘦身,忍住不吃眼前的巧克力蛋糕醇份,為了彈奏出流暢的曲目稼锅,每天堅持花時間練習鋼琴,為了與真正合適的人在一起僚纷,放棄暫時安定下來的想法矩距。
ps:我們放棄是為了得到,但是大的目標的實現(xiàn)要有一個深潛的過程怖竭,得到延遲滿足這個能力也在為我們實現(xiàn)大的目標做好實現(xiàn)過程中的得到反饋锥债。不斷激勵我們實現(xiàn)大的目標∪簦《刻意練習》中提到哮肚。我們要想有所提升,不能按照本性怎么舒服怎么做事广匙,而是要有方法允趟,成長本來就是反人性,學習的方法也肯定是要人克服心理障礙的鸦致,所以我們要用人性的欲望來去克服哪些學習的阻力潮剪。而得到占有就是克服阻力的動力之一。
親子教育是如何影響“推遲滿足感”的分唾?
如果父母自己不自律抗碰,在孩子面前酗酒抽煙、沒有自制力绽乔,孩子就會有樣學樣弧蝇。如果父母懂得自律,生活井然有序折砸,孩子就會把這樣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看疗。
當孩子有問題的時候,不是打罵與苛責鞍爱,這樣是父母沒有耐心的表現(xiàn)鹃觉,也證明了父母沒有學會延遲滿足,孩子更不會學會延遲滿足睹逃。我們其實陪伴孩子一起面對困難盗扇,一起解決問題祷肯,增強孩子信心勇敢面對困難與苦難。
父母沒有學會延遲滿足疗隶,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往往是父母不夠自律佑笋,而父母的不自律,這個孩子就沒有得到足夠的愛和照顧斑鼻,所以這個孩子會忽略自己的價值蒋纬。
為什有些人喜歡浪費時間,
浪費時間的人覺得自己的時間沒有什么價值坚弱。中國的短視頻行業(yè)發(fā)達的背后原因是因為好多人都覺得自己的生命沒有足夠的價值蜀备。人是需要消遣娛樂,同時我們大部分人忘了也有很多正向的方式荒叶。
ps:父親一直不斷地拼搏奮斗碾阁。孩子會在內(nèi)心產(chǎn)生敬佩,影響自己的發(fā)展些楣,向父親學習脂凶,積極向上,不斷進取愁茁。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至關重要蚕钦,如果孩子從小沒有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長大后就容易陷入“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行為模式鹅很,先抓住一切能夠抓住的快樂再說嘶居。
ps:當孩子面對苦難與失敗不是逃避,而是父母協(xié)助孩子一起解決道宅,讓孩子就會在苦難中獲得安全感食听,開始面對現(xiàn)實與苦難胸蛛,而不是選擇逃避污茵。
要培養(yǎng)孩子自律,需要父母投入足夠的時間葬项、耐心和精力來關愛和照顧他們泞当,這樣他們才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價值。
ps:作為一個協(xié)作者去做社會工作民珍,幫助他們成長賦能襟士,也需要我們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讓他們在1面的困難的過程中獲得安全感,直面問題嚷量,一起協(xié)作解決陋桂,肯定個體的價值,獲得認同滿足蝶溶。
成長是反人性的嗜历,但是希望變得更好卻是人的天性之一宣渗,那么克服這個矛盾的方法就很有意思。
浪費時間的人是覺得時間沒有什么價值梨州。
第二個原則:承擔責任
我們必須面對問題痕囱,這是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
我們最常聽到:這不是我的問題暴匠。
神經(jīng)官能癥:什么事都是自己的責任? 讓自己過得很痛苦鞍恢。因為過多地為自己包攬責任,不利于解決問題每窖,反而容易止步不前帮掉,這個極端就是患上神經(jīng)官能癥。
孩子身上會有神經(jīng)官能癥窒典,會覺得出了問題是自己的錯旭寿,自己不夠可愛,而自漸行穢崇败,失去信心盅称。
神經(jīng)失調(diào)癥:什么事都是別人的責任 讓別人過得很痛苦。一概地推卸責任后室,當然也無助于解決問題缩膝,極端就是患上人格失調(diào)癥。
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患有神經(jīng)失調(diào)癥岸霹,期望通過把問題轉(zhuǎn)移到別人身上來逃避責罰疾层。
父母是可以幫助孩子克服這些困難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贡避,父母有成千上萬次教育孩子的機會痛黎。關鍵在于父母的選擇。
有時候有些父母總是喜歡把夫妻之間的矛盾歸結(jié)為孩子的問題~人格失調(diào)癥
父母有這方面的問題孩子也很可能會有存在人格失調(diào)癥或神經(jīng)官能癥刮吧。
上一代的問題會影響到下一代的問題湖饱。《熱鍋上的家庭》家庭問題是一個系統(tǒng)性的問題杀捻。
唯有直面問題井厌,明確自己可以有所作為的職責范圍,并付諸于實踐致讥,才是解決問題行之有效的道路仅仆。
ps:做事不超過自己的能力范圍圈,那么我們就需要清晰地認識到我們的能力范圍在哪里垢袱。負擔得起墓拜,不會對后續(xù)生活有影響。
巴菲特:"我不會簡單接受關于任何一個行業(yè)的傳統(tǒng)看法请契。我要努力研究分析得出自己的獨立看法咳榜。如果我選擇的是一家保險公司或一家造紙公司潘懊,我會在腦子里想象,自己處于這樣一個情境之中:我剛剛繼承了這家公司贿衍,而且這家公司將是我們整個家庭擁有 的唯一財產(chǎn)授舟。我應該對這家公司做些什么?我要考慮哪些東西?我擔心什么東西贸辈?誰是我的競爭對手释树?誰是我的客戶?我會走出辦公室擎淤,去與客戶們交談奢啥。我要弄清楚,與其他同行企業(yè)相比嘴拢,我們這家公司的優(yōu)勢是什么桩盲,劣勢是什么?如果你這樣做了研究分析的功課席吴,那么你就有可能會比管理層更加真正了解這家公司赌结。”
做好對事情基本的操作的了解孝冒,然后去分析利益相關者的情況柬姚。向外求索,向內(nèi)自省庄涡。我們的能力圈會隨著我們的不斷拓展量承,動態(tài)變化。
我們既不能把問題歸結(jié)于外部穴店,也不能覺得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的問題撕捍,保持一個平衡。
第三個原則:忠于事實
破除移情與過期人生地圖的魔咒
大量的人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泣洞。
我們生來對世界是無知的忧风,生活經(jīng)驗就像我們自己后天能動手繪制的一幅地圖,為我們往后的人生導航斜棚。一旦地圖沒有及時更新過期了阀蒂,那么人生導航也會走錯路。
當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經(jīng)常欺騙孩子弟蚀,說話不算數(shù)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父母是不可信的酗失。當孩子在自己的人生地圖之中推斷出父母是不可信的這個坐標的時候义钉,他就會認定人人都不可信。
當我們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依靠的時候规肴,我們就會感覺到無盡的孤獨捶闸,讓自己發(fā)瘋抓狂夜畴。
移情定義:把產(chǎn)生和適用于童年時期的處事模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環(huán)境中的行為——哪怕他們已不再適用删壮。這就是過期“人生地圖的詛咒”贪绘。
之所以要突破移情,是為了能以“解決問題為先”的角度去考慮解決方法央碟,減少不必要的堅持損耗税灌。
要做到忠于事實,也意味著我們必須敢于接受外界的質(zhì)疑和挑戰(zhàn)亿虽,允許別人來檢視我們的地圖是否過期菱涤。
白色謊言:https://mp.weixin.qq.com/s?src=3×tamp=1539507001&ver=1&signature=qLQZwJ-KBt27ZsQtAQSooBQFBk1MEIqZNYNcZLR6d*YJRGV-c461F*Q5Y3U3gqyjbcPV3gx3JJkPkwoQAiXlCQCU*M7*qq4gWbF6GTtzinHSWt1PVW5cUQixQGyMswAgfmVU5MwFFnHHK48oEi-gEA==
心理地圖很容易讓我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心理治療是鼓勵說真話的游戲。鼓勵大家面對事實洛勉,能夠把自己看到的真相粘秆、感受到的真實的感覺說出來的過程。
如果人不經(jīng)過這種說真話的調(diào)試收毫,往往會活在自己的人生地圖之中攻走,也不會看看別人的地圖、也根本不去看看實際生活當中到底事實是什么此再。
第四個原則:保持平衡
你要以追求誠實為己任陋气,在一些情況下也需要隱瞞部分事實和真相;你既要承擔責任引润,也要拒絕不該承擔的責任巩趁;你既要延遲滿足,同時又要盡可能過好當下的生活淳附。
保持平衡是對以上三個原則的備注议慰,保持平衡,意味著建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奴曙,要讓心智成熟别凹,就得在彼此沖突的需要、目標和責任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洽糟。
中庸之道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是“放棄”炉菲,適時放棄,是避免失衡根本法則坤溃。
埃里克·艾瑞克森
人生中的放棄
首先要放棄對外界無需做出回應的嬰兒狀態(tài)
然后放棄三四歲的時候開始有無所不能的事情幻想拍霜。每個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都幻想過自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超人,所以孩子們對超級英雄情有獨鐘薪介。
放棄完全占有父親或者母親的欲望祠饺。
放棄童年的依賴感~小時候我們可以依賴別人,有什么事都可以要求家長去做汁政。
放棄心中被扭曲了的父母形象道偷∽号裕~小時候我們總是覺得父母是完美的。
放棄青春期時候總是覺得擁有無窮潛力的感覺勺鸦。
放棄無拘無束的自由并巍。這只是一個幻想
放棄青年時候的靈巧與活力。
放棄青春時的性吸引力换途。
放棄長生不老的空想懊渡。
放棄對子女的權威。
放棄各種各樣暫時性的權利怀跛。
放棄身體永遠健康距贷。
最后自我及生命本身也要放棄。
ps:放棄是為了獲得吻谋。
接受這些東西離我們而去也是成熟的表現(xiàn)忠蝗,這也是自律過程中保持平衡時候的我們所需具備的一種心態(tài)。
第二部分:愛——不斷拓寬自我界限漓拾、完善我的意愿
我們常常以愛的名義傷害阁最、控制、占有對方骇两。
愛是自律的動力
愛的定義: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速种,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xiàn)自我完善的一種意愿低千。
兩個人都需要達成心智成熟的一個過程配阵。
有時候我們照顧孩子無微不至,什么都不用孩子做示血,這種現(xiàn)象其實是過度關注棋傍。背后是家長在依賴這個孩子。這種問題我們最常聽見的是“沒有你我活不下去”夫妻之間也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难审。
當家長對孩子過度關注瘫拣,也就是依賴的時候,家長會忽視孩子是否成熟告喊,而只是關注還是不出問題就好麸拄。這樣孩子可能經(jīng)常做事失敗,開始拒絕成長黔姜,但比起擔心孩子出問題拢切,他們還是愿意接受孩子不成熟。
這是家長在為自己做這樣的事情地淀,而不是在為孩子做事情失球。
過度關注——本質(zhì)是依賴
依賴,占有發(fā)展到極致就會變成一種疾病——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diào)癥
得了這種病的人必須要依賴外在的東西帮毁,他才能夠覺得自己是存在的实苞。
如果這個對象是一個人,他就會死死的纏住這個人烈疚,他需要有一個人作為參照的對象黔牵,他才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沒有這個人爷肝,他就會沉溺于酒精毒品當中猾浦。
有時候我們對別人的愛,根本與對方無關灯抛,我們只是希望找到一個人能夠投射自己在上面金赦,能夠找到自己,因為有人愛我对嚼,我就存在夹抗。這種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diào)癥總是苦思獲得他人的愛,卻沒有精力去愛別人纵竖。就如同饑腸轆轆的人漠烧,只想著向別人討要食物,卻拿不出食物來幫助別人一樣靡砌。
當我們在童年成長過程中缺乏愛的時候已脓,我們會感覺自己是一個不被愛的人,沒有人愛我通殃。
我們應該覺得我們是一個有人愛的人度液,只有我們感受到了被愛,我們才會感覺有資格和別人平起平坐獨立地生活和對話画舌。
一堕担、自我界限VS墜入情網(wǎng)
自我界限的建立
0-7個月? ? ? 嬰兒無法分辨自我與外部世界 ,感覺自我就是世界骗炉,世界就是自我照宝。
1歲? ? 嬰兒開始意識到自己與外界的區(qū)別,揮手的時候開始知道“我的手是我”句葵,“地板不是我”
2-3歲左右? ? 從界限不明厕鹃,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到開始明白自我有限乍丈、“我”的能力有限剂碴,開始感到孤獨。
什么是自我界限轻专?我們不妨以嬰兒的成長為例來說明一下忆矛。
嬰兒出生最初的七個月里,還無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界限。當他揮舞自己的小胳膊時催训,感覺整個世界都在跟著他一起移動洽议;當他感覺饑腸轆轆時,以為整個世界都在與他一塊挨餓漫拭。
在新生兒的感覺里亚兄,移動的和固定的事物之間,在他和周圍的人群之間采驻,并沒有什么界限和差別审胚。
隨著嬰兒的慢慢成長,他的認識和經(jīng)驗不斷增加礼旅,他會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和世界并不是一回事膳叨;他感到饑餓時,母親未必會立刻過來喂他痘系;他想玩耍時菲嘴,母親未必會愿意跟他一起玩耍。他的意愿和母親的行為碎浇,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临谱。
當嬰兒意識到他的愿望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周圍世界的愿望時奴璃,他就開始在自己和世界之間做出區(qū)分悉默。比如,當他有活動的意愿時苟穆,只看到自己的胳膊在晃動抄课,床和天花板并沒有一起晃動,他就知道雳旅,胳膊才是他的財產(chǎn)跟磨。
當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能清楚的知道:這是我的胳膊攒盈,我的腳抵拘,我的頭,我的眼睛型豁,我的聲音僵蛛,我的感覺等等,此時迎变,他們能區(qū)分出自己和外在世界的更多不同充尉,認識到自己身材的大小、體能的局限性衣形,這樣的認知就是“自我界限驼侠。”
自我界限的認識和發(fā)展,會持續(xù)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以后倒源。兩三歲大的孩子苛预,往往是家里的小霸王,稍不順心便會大發(fā)雷霆相速。因為他的自我邊界還沒有建立碟渺,家就是我鲜锚,我就是家突诬,他和這個家是別人融為一體的,我的需求應該每個人都知道芜繁。三歲以后旺隙,孩子的態(tài)度會有所收斂,但仍會在腦海里幻想著如何隨心所欲骏令。所以強大的超人和太空飛俠總是最受他們的歡迎蔬捷。
這樣的心態(tài)再過幾年,當他步入青春期榔袋,經(jīng)受到更多的打擊后周拐,他們會更為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身體和能力有著多么大的局限性凰兑。他們也隱約意識到妥粟,個體只有融入社會才能更好的生存。青春期的時候大部分孩子由于受到外部對自身的限制與沖擊吏够,開始把自我界限封閉了起來勾给。會感覺的自己的喜怒哀樂別人都不知道,所以人們開始陷入深深的孤獨锅知。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覺得自己最孤獨播急,感覺沒人理解自己,覺得自己是一個完全獨一無二的個體售睹,誰跟我都不一樣桩警,自我界限完全封閉了起來。
此時的他們渴望突破自身的局限昌妹,卻又受到自我界限的限制捶枢,這通常使他們產(chǎn)生無助的痛苦。
永遠活在自我界限中捺宗,只會給人帶來孤獨柱蟀。所以我們渴望尋求到另一半,使我們的“自我”與別人的“自我”合而為一蚜厉。
談戀愛是有風險的长已,需要我們打開我們的心里界限,和另外一個人融為一體的。
所以在初戀的時候术瓮,很多人會感覺到圣潔的感覺康聂,就是我打開了,有一個人竟然完全懂我胞四。這是因為他的自我邊界在短期的奔潰恬汁,當一個的邊界在短期崩潰的時候,人們會感到狂喜辜伟,那就是短暫的獲得了愛的感覺氓侧。但哪一切都是假象。因為那不建立在令到自己和對方人格不斷成熟的一個過程當中导狡。這并不是一個期望雙方心智成熟的過程约巷,只是自我邊界的一個短暫崩潰。
當自我界限慢慢重新愈合起來的時候旱捧,我們就會覺得其他人和我們也很不同独郎。所以矛盾就會不斷產(chǎn)生,如果沒有一個轉(zhuǎn)換枚赡,那么愛就會逐漸崩潰氓癌。
感覺只是一種欲望。
ps:是解決孤獨贫橙,而不是建立共同成長的關系贪婉。
二、墜入情網(wǎng)
墜入情網(wǎng)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的崩塌料皇,感覺自己與他人融為一體谓松,有體會到了小時候無所不能的感覺,所以興奮不已践剂,但這只是自我界限的暫時崩潰鬼譬。等到冷靜下來,發(fā)現(xiàn)彼此的問題逊脯,才明白彼此的界限并沒有融為一體优质,各自的自我界限又再次合攏。
三军洼、自我界限的拓寬
當我們走出舒適區(qū)巩螃,努力為一件事付出,自我界限就開始向外延伸匕争,隨著不斷的努力避乏,這種延伸狀態(tài)逐漸穩(wěn)定,自我界限發(fā)生了永久性的外擴甘桑,實現(xiàn)了我們的自我成長拍皮。
四歹叮、真愛的體驗
真正的愛,是一種拓展自我的體驗铆帽,所以它與自我界限密切相關咆耿。
在愛的過程中,我們感覺自己的靈魂無限延伸爹橱,奔向心愛的對象萨螺。渴望給對方支持愧驱,也希望對方能夠成長慰技。實現(xiàn)這種承諾,我們開始驅(qū)動自我付出努力冯键,并因此做到自律惹盼。我們通過這樣的自律,去付出惫确,去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自我經(jīng)驗的增長和自我界限的拓寬蚯舱,所以改化,愛是自律的動力。
五枉昏、這些都不是愛
墜入情網(wǎng)≠愛
1陈肛、因為墜入情網(wǎng)不是出于有計劃、有意識的主管判斷
2兄裂、因為墜入情網(wǎng)不需要付出努力句旱,并沒有真正拓展自我界限
3、墜入情網(wǎng)可以消除寂寞晰奖,但無法有目的地促進心靈
4谈撒、墜入情網(wǎng)本質(zhì)是一種生殖本能引發(fā)的性欲
過分依賴≠愛
"沒有Ta我就活不下去"是一種寄生心理,而不是愛匾南。癥狀有無法忍受寂寞啃匿、空虛感強烈、把失去伴侶當成及其恐怖的事情蛆楞。
精神貫注≠愛
不能給心靈帶來滋養(yǎng)3的精神關注都不是愛溯乒,愛金錢、愛權力豹爹、愛寵物裆悄、愛園藝都被成為“愛”,如果在這些愛好中臂聋,增長了知識光稼、獲得了自我界限的拓寬崖技,是愛;否則就不是愛钟哥。
自我犧牲≠愛
給予者并未認清愛的真相迎献,往往以“愛”作為幌子,只為滿足自己的付出欲腻贰,不將對方的心智成熟當回事吁恍。
ps:可能愛是一個打破自我界限,進行自我界限的拓展播演,實現(xiàn)雙方界限的交融冀瓦,再重建起牢固聯(lián)系的過程。
愛是一個動詞写烤,必須付諸行動翼闽,想愛、有感覺和口頭的愛都不等于去愛洲炊。
六感局、愛的體現(xiàn)形式
關注:努力傾聽,幫助對方成長
不懼風險:不會因為害怕失去就放棄去愛
獨立:保持自己獨立暂衡,也允許伴侶獨立
充分投入:由承諾推動询微,持續(xù)或漸增的投入是愛的基石
勤于自省,平等交流:遇到矛盾與沖突狂巢,恰當?shù)靥岢鱿敕ǘ亲源蟮仉S意批評
懂得自律:懂得約束愛的能量撑毛,不濫愛,不出軌唧领,對伴侶會和孩子有責任感
第三部分:恩典與信仰
不能盲目的認為宗教信仰個人心智成熟與健康是有助于還是有害于的藻雌,這都不是我們應有的態(tài)度
因人而異,因事而異斩个。生命中出現(xiàn)的恩典與奇跡胯杭,常令科學啞然,但它們不是科學的對立面萨驶,毫無根據(jù)地妄做定奪才是歉摧。
亞當與夏娃的故事啟發(fā):我們懶得立即去解決問題,懶惰仍是自律的最大阻礙腔呜。而這種懶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懼怕解決問題時叁温,必須面對的種種挑戰(zhàn),痛苦和苦難核畴。
結(jié)語
在某些方面自律膝但,只能解決某些問題,
全面的自律才能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谤草。
生而帶來跟束,又無處不/在的懶惰莺奸,則常常令我
們難以招架,臣服于一時的安逸與享樂中冀宴,
阻礙我們發(fā)展更成熟的心智灭贷。
路漫漫其修遠兮,
我們只有常常提醒自己放棄當下的逸樂略贮,
推遲滿足感甚疟,勇于承擔起責任,主動投身
問題的核心逃延,厘清事實览妖,及時解決問題。
你認為正確的事情揽祥、必要的事情讽膏、總得完成的事情
為什么不現(xiàn)在就著手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