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社交情況復雜多變岳掐,簡單粗暴的方法不一定管用凭疮,給孩子自保與反擊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明智之舉串述。
網(wǎng)上有一段視頻执解,看后心里五味雜陳。
兩個男孩發(fā)生了肢體沖突纲酗,其中一個小男孩明顯打不過對方衰腌,于是哭著跑過來跟爸爸求助莉掂。
目睹兒子被如此欺負恍涂,坐在電動車上的爸爸氣憤極了,指著對方要求兒子必須要打回來:
“快去打误辑!1茉兰!2尤泽!3……”
小男孩哭的更傷心了,但還是抹著眼淚又回頭走向了對方。
可還沒等小男孩出手坯约,對方又是一頓推搡捶打熊咽,小男孩只能捂著頭,再次哭著跑回來找爸爸闹丐。
爸爸氣勢洶洶地下車了横殴,指著兒子逼著他繼續(xù)去打?qū)Ψ剑?/p>
“你不打他,我就打你卿拴!”
小男孩只能又硬著頭皮走向了對方衫仑。
可結(jié)果,他還是一直在被對方打堕花,一次都不敢還手文狱。
我能理解這位父親的憤怒,但我更加同情那個驚恐無助的小男孩缘挽。
明明情緒已經(jīng)崩潰了瞄崇,可是他不僅沒有得到一絲安慰,反而還被一次次推上前壕曼。
當孩子被欺負了苏研,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一定要打回去,絕不能吃虧腮郊,更不能讓別人以為自己好欺負摹蘑。
但仔細想想,我們讓孩子打轧飞,孩子真的敢打嗎衅鹿?打回去,就真的是萬無一失踪少、不會吃虧的有效辦法嗎塘安?
01 粗暴地教孩子“打回去”,結(jié)果可能會更糟
美國心理學家喬爾哈勃博士在11歲的時候援奢,曾遭到了同社區(qū)另外兩個小男孩的欺負兼犯。
由于他從小性子都比較內(nèi)向溫和,所以他選擇了刻意躲避集漾。
但是父親知道這件事后切黔,卻要求他必須反擊。
一次具篇,兩個小男孩又來招惹他纬霞。
哈勃本想著趕緊逃回家,可是剛轉(zhuǎn)頭就發(fā)現(xiàn)父親正在家門口狠狠盯著他驱显。
那一刻诗芜,他沒有感受到被父親撐腰的底氣瞳抓,反而覺得更加無路可退了。
他只能伸出拳頭伏恐,打在了其中一個孩子的臉上孩哑。
可他卻并沒有因此獲得自信,或者變得更加勇敢翠桦。
相反横蜒,在“打回去”的瞬間,他甚至感覺天都要塌了销凑。
而那兩個小男孩丛晌,也并沒有被哈勃的反擊震懾住,從而停止對哈勃的騷擾斗幼。
相反澎蛛,他們在接下來的日子用了更加惡毒的手段來對付哈勃。
《游戲力》的作者曾說過:
對于那些受了欺負的孩子蜕窿,如果情緒還沒有調(diào)整好瓶竭,即使是在家長的要求下打了回去,他們也不會因此對自己有更多的信心渠羞。
那些內(nèi)心本就溫順或者性格靦腆的孩子,他不敢也不愿意打別人智哀。
所以他們最大的希望是有人能拯救自己次询,帶自己脫離當下的境地。
如果此刻父母的態(tài)度是瓷叫,要他必須打回去屯吊,他的內(nèi)心只會更加糾結(jié)和自卑,并且認為自己懦弱無能摹菠、沒有出息盒卸。
就像一位網(wǎng)友說的,自己在和同學發(fā)生沖突后次氨,爸爸也教他打回去蔽介。
可是他一方面害怕自己打不過,又害怕同學搞不好關(guān)系煮寡,會徹底失去朋友虹蓄。
與此同時,他還擔心爸爸會罵自己太膽小幸撕,懷疑自己是不是活該被欺負薇组。
兩邊受壓的結(jié)果,就是他越發(fā)自卑坐儿,厭惡社交律胀,直到長大了也無法和他人正常相處宋光。
更加糟糕的局面是,一旦遇到非常強勁的對手或者沒有底線的惡孩子炭菌,我們的孩子只會被打得更慘罪佳,甚至面臨無法挽回的結(jié)局。
今年4月安徽靈璧縣就發(fā)生過一起悲劇娃兽。
同為室友的王某磊和徐某邦菇民,因為瑣事發(fā)生了沖突。
王某磊被徐某邦踢了一腳投储,繼而兩個人都動起手來第练,徐某邦兩次將王某磊打倒在地。
可王某磊不想認輸玛荞,也不愿被欺負娇掏,所以又幾次掄起了拳頭。
沖突的最后勋眯,王某磊失去了年僅14歲的寶貴生命婴梧。
有句話說,單一的規(guī)則永遠無法面對復雜的世界客蹋。
孩子的心智發(fā)育不成熟塞蹭,控制情緒和行為的能力較弱,沖動之下反而更容易釀成惡果讶坯。
02 這位教授媽媽的做法番电,堪稱教科書
前段時間,恰好看到了復旦教授沈奕斐的一則視頻辆琅。
當兒子被同學欺負的時候漱办,她的應對態(tài)度和方式十分睿智,不指責批評婉烟,也沒有反應過激娩井,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范本。
她的兒子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似袁,被自己的同桌打了洞辣。
那天班主任正好不在,兒子回到家就哭天喊地的告狀叔营,外公外婆當時特別生氣屋彪,就想馬上沖到學校找老師理論。
而她绒尊,冷靜下來之后做了4步:
第一步:了解事情經(jīng)過畜挥,判斷事件性質(zhì)
意思就是,去判斷這個事情的性質(zhì)是什么婴谱,是屬于霸凌事件蟹但,還是孩子間的肢體沖突躯泰,這兩者性質(zhì)完全不同。
她問了兒子兩個問題:
“同桌是只打你华糖,還是也打過別人麦向?”
這個問題是要知道,孩子有沒有被當成特定對象來欺凌客叉。
兒子說這個孩子平時就喜歡和別的同學打來打去的诵竭。
“當他打你的時候,其他同學是怎么做的兼搏,大家是都在指責他卵慰,還是大家都不敢說話?或者是大家跟著他一起來打你佛呻?”
兒子說朋友都在幫自己裳朋,因為很多同學被他打過。
由此吓著,她判斷鲤嫡,這次事件就是同學之間的普通沖突。
第二步:了解傷害的程度绑莺,以此判斷是否直接介入
這一步暖眼,是要問問孩子打在了哪里,用什么工具打的纺裁,疼不疼罢荡,然后根據(jù)孩子的回答做出一些回應。
當時他的兒子說对扶,有點小青塊,沒那么疼惭缰,但是感覺很沒面子浪南,因為自己當時還被摁在地上了。
所以她的判斷是漱受,事態(tài)并沒有多么嚴重络凿,她就把處理權(quán)交給了孩子自己。
第三步:問問孩子昂羡,你需要我怎么做絮记?
兒子當時說:“媽媽,你需要跟老師說一下虐先,讓那個同學跟我賠禮道歉怨愤,我肯定不會原諒那個同桌的!”
她當時就立刻找了老師溝通蛹批,老師第一時間也解決了撰洗。
當對方道歉了以后篮愉,沒想到的是,兒子很善良差导,立馬原諒對方了试躏。
老師還問要不要讓他們分開坐,她雖然心里希望最好是分開坐设褐,但還是問了兒子的想法颠蕴。
兒子說不要分開坐,她也選擇了尊重兒子助析。
沈奕斐教授說犀被,其實很多時候大人并不能完全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他所面對的環(huán)境貌笨。
所以問問孩子的想法弱判,比直接給一個“怎么做”的答案更好。
這也會讓孩子感受到锥惋,自己才是那個主體昌腰,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機會膀跌。
第四步:持續(xù)保持關(guān)注
不要以為當下的問題解決了就可以撒手不管了遭商,孩子的心理狀況、后續(xù)是否還有同類事件發(fā)生捅伤,這些都是需要父母去密切關(guān)注的劫流。
沈奕斐當時就發(fā)現(xiàn),兒子每次放學回到家里就開始畫畫丛忆,畫一個超人在打一個小孩祠汇。
又過了一段時間,兒子再也沒有畫這個了熄诡,她才知道原來兒子那個同桌成了好朋友可很,這件事情也才算真正的解決了。
其實凰浮,當孩子被欺負了我抠,他們首先需要的不是一個居高臨下的指揮者和教育者,而是一個包容者和支持者袜茧。
簡單地教他“以暴制暴”或者放棄社交菜拓,都不是上上策。
這個時候笛厦,孩子能說出來比打回去重要纳鼎,化解矛盾比發(fā)泄情緒重要。
問問孩子的想法裳凸,尊重孩子的感受喷橙,保護孩子的自信啥么,引導孩子解決問題,是父母應有的態(tài)度贰逾,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支持悬荣。
03 不想讓孩子任人欺負,這5件事比打回去更重要
喬爾哈勃博士強調(diào)疙剑,對于孩子被欺負氯迂,重點要放在事先的預防,而不是事后的反擊言缤。
所以嚼蚀,要想孩子不被欺負,不被人拿捏管挟,一定要在日常教育里轿曙,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氣場強大的人,并且教會孩子自保和反擊的智慧僻孝。
要讓孩子多交朋友
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导帝,通常朋友不多,甚至總是落單穿铆。
所以父母從小就要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您单,重視他的交友情況。
要允許孩子大聲說“不”
樊登老師曾說荞雏,在學校容易被欺負的孩子虐秦,往往是在家里被父母欺負過的孩子。
如果我們在家里總是以愛為名地控制凤优、打壓孩子悦陋,不允許他表達和拒絕,那么孩子在外面被欺負的概率會很大筑辨。
鼓勵他頂嘴叨恨、允許他說不,孩子才不會唯唯諾諾挖垛,才能養(yǎng)成“不好惹”的氣場。
要讓孩子有一個強壯的身體
想要孩子不被欺凌秉颗,李玫瑾教授給父母出的招數(shù)就是:一定要讓孩子運動痢毒,要讓孩子有肌肉感。
當孩子充滿了爆發(fā)力蚕甥,別人自然不敢隨意招惹了哪替。
要告訴孩子“我一直為你撐腰”
有的父母愛把問題歸咎到孩子身上:
“你為什么不敢還手?”
“怎么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菇怀?”
“就是因為你唯唯諾諾的樣子凭舶,別人才敢針對你晌块。”
有的父母喜歡替孩子說“沒關(guān)系”帅霜,或者強迫孩子原諒對方“人家都道歉了匆背,不如就算了吧”。
父母的不在意不重視身冀,只會讓本就受傷的孩子钝尸,更加的孤立無援。
久而久之搂根,他們就會隱藏起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珍促,變得更加隱忍、自卑剩愧,這些特性往往會讓孩子成為被欺負的對象猪叙。
想要孩子有底氣,務(wù)必要告訴他“不是你的問題”仁卷、“我一直站在你這邊”穴翩、“我會為你撐腰”。
要教會孩子應對沖突的策略
學校也是個小江湖五督,在孩子進入校園之前藏否,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應對沖突的能力。
1. 教孩子在第一時間表達自己的不滿和生氣充包,指出對方的行為是錯誤的副签、不友好的。
整個過程需要盡量保證聲音洪亮基矮、語氣堅定淆储,并且直視對方。
2. 多和孩子練習對打家浇,增強應變能力本砰。
只有勇氣是不夠的,還要有反擊的實力钢悲,這個過程爸爸作為男性一定要發(fā)揮作用点额。
3. 利用角色演練的方式,讓孩子做到心中有數(shù)莺琳,準備應急方案还棱。
當言語上的反擊不管用時,或者碰到對方人多的情況惭等,一定要懂得審時度勢珍手,然后逃跑、呼救、求助琳要、服軟等等寡具,想辦法先逃離現(xiàn)場。
4. 最重要的一條原則是保護自己稚补。
孩子面對的社交問題是復雜多變的童叠,所以要懂得以生命安全為重。
告訴孩子孔厉,一時的退讓不代表軟弱拯钻,比起不顧后果的猛猛沖,能夠想辦法全身而退才是更大的智慧撰豺。
04
孩子需要一次次跌倒才能學會走路粪般。
同樣的,他們也是在一次次的矛盾和沖突中成長污桦。
就像沈奕斐教授所說的:
“孩子遲早會離開父母亩歹,會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有喜歡他的人凡橱,有不喜歡他的人小作,甚至有動手動腳的人,所以我們的最終目標稼钩,是要教孩子處理和解決問題顾稀。”
年幼時坝撑,父母可以為孩子提供舒適的生活静秆、極致的呵護,可孩子終歸要長大巡李,要自己承擔一切風雨抚笔。
與其伸手替他解決難題,不如給他兩樣東西:根和翅膀侨拦。
根殊橙,就是在孩子受委屈受欺負時,看見他的失落和委屈狱从,堅定地站在他身邊膨蛮,給他充分的安全感;
翅膀季研,就是在孩子長大之前敞葛,傳授他與人相處的智慧,培養(yǎng)他適應社會的能力训貌。
這才是父母最大的遠見,也是真正為孩子計深遠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