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時間管理”專題的最后一本書了掌桩,每天我都會帶領大家回顧一下本周的專題波岛,如果每天都有看更新的大家可以直接跳過第一部分的整理音半,直接看今天這本書的內容。
本周的專題是“時間管理”隔躲。
更具體一點來講物延,是在可利用的時間范圍內,管理自己浑吟。
周一耗溜,推薦《上班前神奇3小時》早起抖拴,延長自己的一天腥椒。
周二候衍,推薦《番茄鐘工作法圖解》專注,單位時間內滨砍,專注一件事情的方法論妖异。
周三,推薦《吃掉那只青蛙》安排响逢,將每天的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做成待辦清單舔亭,每天一大早去做最難做的事情散罕。
周四,推薦《把時間當作朋友》心智职抡,時間是沒辦法管理的误甚,說到底管理的是你自己窑邦。
周五,推薦《日常生活中的思維導圖》工具冈钦,整理思路,開發(fā)創(chuàng)意瞧筛。
思維導圖:以中心圖畫為中心厉熟,通過曲線向四周延伸的圖畫。
從形態(tài)上看它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副圖畫较幌,它就像是一副俯瞰的樹枝揍瑟,中心圖像是主干,四周延伸的曲線是支干乍炉,從粗到細不斷的像外延伸绢片。每個支干上都連綴著一個詞語滤馍,這個詞語就是葉子了。
最初知道思維導圖也是因為聽了彭小六的演講底循,他說他用思維導圖來 幫忙讀書巢株,理清書的思路此叠。我一聽就來興趣了纯续。
大家上學的時候一定都有這樣的經歷随珠,特別是文史類灭袁,課本上黑體加粗的大標題下有著小標題,小標題下面還有著分標題窗看,分標題底下是一大段的解釋文字茸歧,一個大標題得解釋好幾頁。然后老師的板書有時候是用大括號的形式來做的显沈,有時候是用簡潔提煉標題的形式來做的软瞎,反正不管用那種方式,最終我們都會在黑板擦了之后被淹沒在板書中。有時候自己做筆記都做混亂了。
更重要的是东臀,這種方式根本不好記憶抡句,通常都需要在腦子里再走一邊架構。
現(xiàn)在我跟大家每天分享一本書也常常需要回去翻看內容闭专,整理架構才開始寫。思維導圖是這種將架構畫出來的工具,它能將你腦中的思路展現(xiàn)出來蜻展,在畫的過程中還能發(fā)現(xiàn)新的東西。
光說不練假把式邀摆,看完這本書纵顾,我就直接按照書中說的,把這本書的思維導圖畫出來了栋盹,處女作施逾,有點丑,大家就隨便看看吧例获。
我按照書本的大標題汉额,將這個書本分為四個部分,畫了四條粗壯的線躏敢。分別寫上“是什么”“應用實例”“七條規(guī)則”“畫一畫”闷愤。
然后開始畫分支,在“是什么”下延伸了4條分支件余,分別是“誕生”“日臣テ辏”“溝通”“基礎”遭居。
后面小分支的延伸就是由前面這個詞聯(lián)想到的,例如:誕生旬渠,這個分支下會聯(lián)想到東尼 博贊這個創(chuàng)始人俱萍,然后會聯(lián)想到這個誕生的故事,他質疑記憶是可以像肌肉一樣被鍛煉的不是天生的告丢,然后通像一個記憶超群的教授學習枪蘑,然后研發(fā)了思維導圖記憶梳理法,一直到現(xiàn)在都在致力于推廣岖免。
后面的三條也是按照同樣的方式畫出來的岳颇。
從分布的篇幅可以看出來作者主要是在講“應用實例”,從各個方面解釋了思維導圖的運用范圍以及好處颅湘。
“七條規(guī)則”其實很簡單话侧,只不過我自己沒有規(guī)劃好,畫得擠住了闯参,不太美觀瞻鹏。思維導圖不是為了漂亮而存在的,是為了整理思路為了明確目的而存在的鹿寨,說以只要遵循“1支1詞”富有“層次感”就能畫出來了新博。
最后“畫一畫”,是讓大家拿起紙筆來試試看脚草,可以從最簡單的自我介紹開始赫悄。
你看思維導圖就是這么簡單,而以上的介紹我就只是看著這張圖來書寫的玩讳,這本書已經完全抽象成一張圖了涩蜘。
這跟時間管理有什么關系呢?
一張能夠整理方方面面思維的圖畫熏纯,難道不是事半功倍的利器嗎同诫?
關于“時間管理”專題就介紹到這里。
如果你拖延癥已經病入膏肓樟澜,推薦《拖延癥心理學》
如果以上方法論還不夠误窖,推薦《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高效人士的第8個習慣》
如果強心劑還不夠秩贰,推薦《小強升職記》霹俺。
希望大家都能變身時間管理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