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莠子
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中造了一個逍遙派,此派武功皆走輕靈飄逸的路線壶冒,取逍遙之意,最突出的武功北冥神功截歉,就是來源于莊子的《逍遙游》胖腾。但是若論逍遙派的幾個人物,從李秋水、天山童姥咸作,到蘇星河束铭、丁春秋仑撞、虛竹,卻沒有一個稱得上是逍遙的,便是掌門無崖子仰冠,雖然武功高強(qiáng),博學(xué)多才意荤,長須三尺辩尊,面如冠玉,是神仙一樣的人物说庭,可惜在感情上摻雜不清然磷,還要糾纏在恩怨仇辱之中,實(shí)在也算不上逍遙刊驴。
全真教是道家學(xué)派姿搜,創(chuàng)造祖師王重陽其人在歷史上,或許是個得道高士捆憎,但在小說之中舅柜,卻更像是一個大義凜然的民族英雄。他為抗金躲惰,為武林太平致份,一馬當(dāng)前,可敬可嘆礁扮。但是在道學(xué)的領(lǐng)悟知举,和為人處事上,卻感受不到有多少道家的灑脫之處太伊。全真七子雇锡,行俠仗義,是武林高手僚焦,更重武功的修為锰提,在逍遙二字上,頗為欠缺一些芳悲。我覺得這些人中立肘,倒是王重陽的師弟老頑童最為曠達(dá)爛漫,活得也最灑脫一些名扛,反而比他們都更能解得道家思想真諦谅年。
金庸小說中的道家教派還有武當(dāng)派,由其是太極宗師張三豐肮韧,仙風(fēng)道骨融蹂,瀟灑脫俗旺订,創(chuàng)立太極拳,廣收門徒超燃。但是一旦開山創(chuàng)派区拳,諾多世俗煩惱從生,比較起來反不若老頑童意乓,不受俗世干擾樱调,一心清靜。老頑童以道家虛實(shí)有無辯證為基礎(chǔ)也自創(chuàng)了一拳拳法届良,叫做空明拳笆凌;他深諳道家養(yǎng)生之術(shù),也活到近百歲伙窃。若論這百年中的逍遙快活菩颖,只怕張真人還差了老頑童一點(diǎn)兒。
老頑童行為怪異为障,心性天真晦闰,好玩又不可理喻,一般人覺得他也就是個武功高強(qiáng)的癡癲弱智鳍怨。倪匡先生就評價他是“不通事務(wù)”“不務(wù)責(zé)任”“心智不成熟”“只好算是中中人物呻右。”但是鞋喇,若是換個角度想声滥,世間那么多通事務(wù)、負(fù)責(zé)任侦香、心智成熟的上上人物落塑,都活得痛苦糾結(jié),不得解脫罐韩,反而不如老頑童逍遙快活憾赁,似乎做個上上人物也并不怎樣。何況道家的得道真人散吵,從來都不是一副道貌岸然的莊重模樣龙考,由其是在莊子的故事中,倒也詼諧的很矾睦,與想象中的高深莫測晦款,很有差距。
莊子的講過堯讓天下與許由的那個政治秀故事枚冗,許由以“歸休乎群缓溅,予無所有天下為!”打發(fā)走了他赁温。后續(xù)還有一個故事肛宋,也很意思州藕,說許由不接受禪讓后,遁耕于九箕山中酝陈。堯緊追不舍,再次尋見許由毁涉,懇求許由做九州長沉帮。許由覺得王位固且不受,豈有再當(dāng)九州長之理贫堰,頓感蒙受大辱穆壕,遂奔至溪邊,清洗聽臟了的耳朵其屏。這時候巢父牽牛過來飲牛喇勋,得知許由洗耳的原因后,大發(fā)牢騷偎行,說川背,你許由不接受王位,隱遁起來不吭聲則罷了蛤袒,誰還知道熄云?你在這兒大刺刺的洗耳,把水都弄臟了妙真,你讓我還怎么飲牛缴允?話說巢父也是個得道高人,堯也曾經(jīng)打算把天下讓給他珍德。但是高人做的事兒练般,就這么讓人忍俊不禁。
如果聯(lián)系事兒锈候,再想想老頑童雖然是個武癡薄料,但是卻從來不去爭武林至尊的位子,就覺得有了點(diǎn)高度晴及。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時候都办,大家忙得熱火朝天,俠義如洪七公虑稼,飄逸如黃藥師琳钉,都不能免俗,巴巴的趕去參加蛛倦。老頑童的武功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高過兩人歌懒,卻從來沒有關(guān)注過這個事情。第三次華山論劍之時溯壶,大家都知周伯通武功當(dāng)屬首位及皂,但是排完黃藥師甫男、一燈法師、郭靖验烧、楊過之后板驳,故意逗弄他,把小龍女碍拆、黃蓉拿來湊數(shù)若治,就是不提周迫通,想激怒她感混。那知周伯通反而拍手叫好端幼,說是心服黃蓉,絲毫也沒想過自己應(yīng)該在此之列弧满,心中實(shí)在并無半份爭名的念頭婆跑,清高如黃藥師都不禁嘆服。名利這個東西庭呜,去爭是下品滑进,不去爭只能算中品,而心中根本沒有名利疟赊,才是常人不可及的上上之品吧郊供。得道之人,不是淡泊名利近哟,而是根本沒有免得的概念驮审。
莊子講過許多得道高人,面對親近之人死亡時的坦然自若吉执。比如子桑戶死了疯淫,他的朋友孟子反和子琴張不僅不哭,反而在旁邊彈琴唱歌:“桑戶啊桑戶戳玫,你終于回家了熙掺,可比我們快樂多了」舅蓿”趕去幫忙治喪的子貢看了這一幕币绩,一頭霧水,小心地問:“你們對著死去的朋友唱歌府阀,這樣合乎‘禮’嗎缆镣?”二人聞子貢言竟然開懷大笑起來。得道之人试浙,“以生為附贅縣疣董瞻,以死為決潰癰”,所以根本不會關(guān)心什么生前身后事田巴,也不會因?yàn)樯蓝瘋四坪_@不是看淡生死挟秤,而是覺得生死本來就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事情。至于禮法抄伍,是個什么東西艘刚?
生死之事,在老頑童本來就不以為意截珍。海上遇難時昔脯,洪七公被歐陽鋒打傷性命垂危,老頑童還不知輕重地嚷嚷著要釣魚笛臣。洪七公說他臨死有個心愿,老頑童就搶先道:“那老毒物我向來就瞧不順眼隧饼,我?guī)煾缗R死之時沈堡,為了老毒物還得先裝一次假死。一個人死兩次燕雁,你道好開心嗎诞丽?老叫化,你死只管死你的拐格,放心好啦僧免,我給你報(bào)仇,去殺了他捏浊《茫”在他看來,死原本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金踪,保是要死兩次才有點(diǎn)煩人浊洞。至于報(bào)仇么,老頑童自己的殺子之仇都不報(bào)胡岔,這個會當(dāng)真嗎法希?如果我沒有記錯,在小說中靶瘸,好像只有老頑童好像是并未真正打死過人呢苫亦。
說到殺子之仇,便要說說他的感情問題怨咪。老頑童雖然行為放誕屋剑,但是大多事情都讓人拍手稱快,唯獨(dú)與瑛姑之事惊暴,使人耿耿與懷饼丘。他與瑛姑鑄成恨事,并非是有意為之辽话,而是情萌心動肄鸽,便自然而然的在一起卫病。他心中并不知這樣做不對,更不知完了之后該如何負(fù)責(zé)典徘,更沒有什么禮法妨礙的概念蟀苛。雖然這樣未免害苦了瑛姑與一燈法師,但是若他負(fù)責(zé)逮诲,一切就會好起來嗎帜平?何況情之所起,愿不是人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啊梅鹦●伤Γ可見情、禮之于道齐唆,其實(shí)是一大勁敵嗤栓。
莊子說得道真人的樣子是“其寢不夢,其覺無憂箍邮,其食不甘茉帅,其息深深……不知說生,不知惡死锭弊,其出不欣堪澎,其入不距;翛然而往味滞,翛然而來而已矣樱蛤。”睡覺時不做惡夢桃犬,醒來沒有憂愁刹悴,對食物沒有感覺不挑剔,經(jīng)常通進(jìn)入到一種“禪定”的狀態(tài)攒暇,來到世間也好土匀,離開人間也罷,都隨意自在形用。
老子就講究一顆赤子之心就轧,要回歸嬰兒的狀態(tài),他說“眾人熙熙田度,如享太牢妒御,如春登臺。我獨(dú)泊兮镇饺,其未兆乎莉;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锟校”眾人皆歡悅的去追求名利哼鬓,而我則像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呙穑“俗人昭昭异希,我獨(dú)昏昏。俗人察察绒瘦,我獨(dú)悶悶称簿。……眾人皆有以惰帽,而我獨(dú)頑且鄙憨降。”眾人皆智慧巧妙该酗,唯獨(dú)我迷迷糊糊券册;眾人都嚴(yán)厲苛刻,唯獨(dú)我純樸淳厚垂涯。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lǐng),唯獨(dú)我愚昧而笨拙航邢。
這些讀完耕赘,也未能弄明白,得道之真人膳殷,到底應(yīng)該是怎么樣一個樣子操骡,若從細(xì)枝末節(jié)的地方去比對,金庸小說之中有些契合的人物赚窃,似乎就是老頑童了册招。他混混沌沌,糊里糊涂勒极,如同孩童是掰,不求名利,不知禮法辱匿,看淡生死键痛,縱情灑脫,還真有幾份得道高人的樣子呢匾七。不知道這是不是金庸先生創(chuàng)造這個角色的本意絮短,很有此意,也未可知昨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