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需五、在具體行動中獲得內啡肽
一個人的奮斗目標應該是“擺脫多巴胺鹉动,追逐內啡肽”。我了解到多巴胺和內啡肽都是人體內的兩種激素宏邮,都能提供快樂泽示。但是產生的機理不一樣。多巴胺是一種獎勵機制蜜氨,就是你拿到了想要的東西械筛,好吃好玩的,身體就分泌多巴胺记劝,獎勵一次興奮一次变姨,久而久之容易成癮,這時候可能只是癮在促使你去做一件事情厌丑。這也是我們的學生越到高年級定欧,越不在乎物質獎勵的原因之一。
而內啡肽不一樣怒竿,它不是獎勵機制砍鸠,是補償機制。你做一件事耕驰,比如踢球或打乒乓球爷辱,很累流很多汗,那身體就會分泌內啡肽補償一下朦肘,讓你產生快感饭弓,以使你堅持下去,這種快感能維系很久媒抠,讓你有所收獲弟断。
帶領學生參加勞動課程,我自己的讀寫等學習方式都讓我獲得內啡肽趴生,但不是馬上產生阀趴,它有點兒延遲滿足的特點昏翰,也正因此特點,使得有些老師沒有那么多精力做課程和持續(xù)讀寫刘急。如果能堅持對話棚菊,自我幸福能力會更強。
3叔汁、在日常生活中賦能
我曾在班級家長會上講過一個話題:以賦能對抗負能统求。賦能顧名思義,就是給誰賦予某種能力和能量攻柠,通俗來講就是球订,你本身不能后裸,但我使你能瑰钮。它最早是心理學中的詞匯,旨在通過言行微驶、態(tài)度浪谴、環(huán)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
谷歌創(chuàng)始人之一拉里佩奇說因苹,“未來組織中最重要的功能已經越來越清晰苟耻,那就是賦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勵扶檐⌒渍龋”就拿我來說,我站在這里款筑,我本身不一定能智蝠,但學校推動著我,使我達到能奈梳。所以杈湾,就算今天做得不夠好,我也會推動自己攘须,越做越好漆撞。
我常將賦能和利他精神合并在一起理解(比如為學校大樹做樹牌,此項活動給學生傳遞正確價值觀)于宙,利他行動的結果能最大限度避免多元對抗格局的出現浮驳,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協(xié)作的局面,最終實現多贏結局捞魁。根據自己的經歷至会,我發(fā)現賦能有時也出現觀點不一致的情況(你想賦能別人不接受),因此我也在不斷修煉中署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