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與實晰奖,從《普羅米修斯》看“挖坑不填”的藝術
《普羅米修斯》,一個沒有填上的大坑腥泥,留下太多疑問沒有解釋匾南。
其中最傷故事元氣的,應該是這三個大問題:
1.片中的外星人“工程師”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人類蛔外?
2.為什么他們后來又要毀滅人類蛆楞?
3.生化人David“害人”的動機是什么?
這三個大問題構筑了整部影片的骨架夹厌,但是導演斯科特老爺子居然對其中任何一個都不給出解釋豹爹。他這是怎么想的?
這種“打死我也不說”的姿態(tài)似乎說明矛纹,《普羅米修斯》只是把自己當做接下來一整個系列的第一集而已——什么臂聋?還有坑沒填上?那就且聽下回分解吧或南。
但是電影和連續(xù)劇畢竟不同孩等。連續(xù)劇的第一集不用照顧什么故事完整性,把懸念都堆上就好采够,因為反正觀眾很快就可以看到下集肄方。而電影要拍續(xù)集,觀眾得登上三五年蹬癌,就算只是為了對那些掏錢進影院看片的觀眾負責扒秸,在這前一集里播演,好歹也得講個比較完整的故事吧?即便想好了要拍續(xù)集伴奥,那也只能是在完整的故事之外留些小伏筆鋪墊一下写烤。但《普羅米修斯》似乎是把自己當成了電視劇。
對于《普羅米修斯》的幕后拾徙,大家關注最多的自然是是大名鼎鼎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洲炊,但是大概沒多少觀眾注意到它的編劇之一就是美劇界“臭名昭著”的坑爹之王達蒙·林德洛夫(Damon Lindelof)。
此君就是神劇《迷失》(LOST)的執(zhí)行制片人/編劇尼啡≡莺猓《迷失》后半段直至結尾就是此君與另一位執(zhí)行制片人卡爾頓·庫思(Carlton Cuse)主導。
看過《迷失》大結局的朋友大概就可以理解為什么《普羅米修斯》看起來那么像是一個沒有填上的大坑了:挖坑不填崖瞭,這似乎是達蒙·林德洛夫一貫的做派狂巢。
大概99%以上的觀眾都會認為《迷失》是一個挖了美劇史上最吸引人的大坑最后極不負責地沒能填上的大騙局。諷刺的是书聚,其中受騙上當最深的頭號粉絲唧领,恰好就是另一位“坑王”——《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R·R·馬丁。馬丁大爺本來是《迷失》的腦殘粉雌续,但看完大結局后直接崩潰斩个,與達蒙·林德洛夫在媒體上互飆臟話(這段八卦請大家自行google這兩人的名字就能找到)。馬丁還宣稱驯杜,自己絕不會像林德洛夫這個騙子一樣受啥,自己的《冰與火之歌》每一個伏筆最后都會有解釋。當然鸽心,追了《冰與火之歌》近二十年并打算繼續(xù)等二十年的粉絲們聽完之后一個個笑而不語滚局,并祈求馬丁長命百歲。
如果說世界上最恨林德洛夫的人是馬丁顽频,那么世界上最愛他的那個人應該就是我了核畴。幾年前,我做了一件自認為比寫完博士論文還重要的事情冲九,那就是我用了像博士論文那樣篇幅的文字,把《迷失》這個坑給填上了跟束,算是幫林德洛夫擦把屁股擦干凈了莺奸。
但是,即使我沒有把這個坑填上冀宴,我依舊覺得《迷失》那個挖坑不填的大結局在某種層面上是完美的灭贷。可這一回略贮,沒有理由幫林德洛夫再擦一次屁股了甚疟,因為《普羅米修斯》的挖坑不填仗岖,與《迷失》很不一樣。
1.挖坑必須填上嗎览妖?
在聲討斯科特和林德洛夫之前轧拄,首先要問的一個問題是:難道影視作品里鋪設的懸念都必須給出解釋嗎?挖出來的坑讽膏,難道都必須填上檩电?
我覺得,答案很明顯是——否府树。
因為俐末,很多被認為是經(jīng)典的影視作品,居然是可以不必把懸念都解釋清楚的奄侠。
比如在庫布里克的經(jīng)典科幻作品《2001太空漫游》里卓箫,到影片結束時仍然懸而未決的謎團至少有:
地球上那塊石板為什么要啟迪猿人的智慧?
另一塊石板在木星軌道上做什么垄潮?
它又為什么要把男主角鮑曼變成星孩烹卒?
這幾個問題同樣撐起了《2001太空漫游》的骨架,同樣在影片中沒有對其中任何一個給出解釋(相應的解釋其實是在阿瑟·克拉克的續(xù)集小說《2010太空漫游》里才給出的)魂挂,但為什么幾乎沒有人質疑庫布里克的“不解釋”甫题?
另一部庫布里克作品、經(jīng)典恐怖片《閃靈》里涂召,庫布里克也始終沒有道明男主角入魔的原因(雖然片中有一些很隱晦的暗示)坠非。同樣,為什么也沒有人質疑他的“不解釋”果正?
為什么同樣是挖坑不填炎码,庫布里克這兩部片子受到的質疑遠遠沒有《普羅米修斯》那樣多?庫布里克挖坑可以不填的秘訣是什么秋泳?
我覺得潦闲,秘訣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在這些作品中迫皱,庫布里克成功地讓觀眾相信歉闰,藏在這些疑問背后的原因或者推動事件產生的那種力量,根本就是“無法知曉”的卓起。
既然觀眾相信它“無法知曉”和敬,那自然就“不可言說”,因此可不言說戏阅。
這其實是如何摸清觀眾心理預期的問題昼弟。在挖一個不打算填的坑之前,編導必須弄明白奕筐,在觀眾的心里舱痘,哪些東西背后的原因是“無法知曉”的变骡。只有當故事設置的懸念落在這個范圍之內,觀眾才不會去質疑坑填不填得上的問題芭逝。
也就是說塌碌,只要坑能見底,觀眾就自然會要求你填上铝耻。
除非誊爹,你把坑挖成黑洞。深不可測瓢捉,也就不必填埋频丘。
我覺得,大概有以下兩個這樣的面向可以把故事中的坑挖成“黑洞”——
2.“玄”的面向
第一個面向泡态,是怪力亂神搂漠。那些超越人類知識太遙遠的力量,自有其無法被我們所理解的行為邏輯某弦。對于這些玄妙的神力桐汤,我們越是不理解,便越是恐懼靶壮。而又因其高高在上怔毛,恐懼往往演變?yōu)榫次贰R坏┬纳謶只蛐纳次诽诮担覀円簿蜔o力也無心揣摩這些玄妙力量的意志了拣度。
所以,一旦作品成功拉開事件背后的力量與觀眾的理智之間的距離螃壤,營造出足夠“玄妙”的氣氛抗果,讓觀眾對影片中展現(xiàn)的力量產生敬畏之心,那么觀眾自然就愿意相信奸晴,這種遠遠超過他們的理解能力之外的意志冤馏,是我們無法觸及因此“不可言說”的。
在我看來寄啼,這也正是《2001太空漫游》和《閃靈》挖坑不填卻可以不被質疑的原因逮光。庫布里克成功地讓觀眾感受到,《2001太空漫游》里石板背后的神級文明與《閃靈》里驅使男主角入魔的怨靈都是“玄之又玄”的存在墩划,你只可敬畏涕刚,卻無法捉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這個角度重新回顧一下這兩部經(jīng)典之作走诞,片中的鏡頭視角、音樂蛤高,乃至節(jié)奏蚣旱,籠統(tǒng)地來看碑幅,幾乎都是為營造這種“玄妙”氛圍而服務的。當然塞绿,這是個高難度的手藝沟涨,“玄之又玄”與“故弄玄虛”只是一線之隔。
這就是“玄”的面向异吻。
3.“實”的面向
吊詭的是裹赴,黑洞的另一個面向,卻是最實實在在的“生活”本身诀浪。玄的那一面喚起了觀眾的敬畏之心棋返,而生活的這一面,則喚起了幾乎所有觀眾再熟悉不過的雷猪、對生活的不可控制感和不可預期感睛竣。因為現(xiàn)實生活本來就充滿無常,有太多的人求摇、事射沟、物意外出現(xiàn),又莫名消失与境。生活中太多的緣起緣滅并不由我們自己的意志來控制和預期验夯。
因此,如果一部影視作品可以成功地喚起觀眾對生活之無常的體驗摔刁,并把它投射到故事之中挥转,那么觀眾也許就不會對事件背后的那個“因”有太強烈的渴求。這時簸搞,影片對謎底的留白不但不會激起觀眾的憤怒扁位,反而可能成為點睛之筆。
在奉俊昊的《殺人回憶》和大衛(wèi)·芬奇的《十二宮殺手》這兩部“懸疑”名作里趁俊,編導只向我們展示了主人公追尋謀殺事件背后真相的過程域仇,結尾卻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但是觀眾對這兩部挖坑沒填上的作品卻有相當程度的寬容寺擂。我想這正是因為暇务,與庫布里克的玄妙正好相反,奉俊昊和大衛(wèi)芬奇成功讓觀眾相信怔软,在紛繁雜亂的現(xiàn)實生活中垦细,真相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它甚至是奢侈的挡逼。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括改。
當然,這個面向也不是只有現(xiàn)實題材才可以涉及家坎。在怪獸題材的《柯洛弗檔案》(Cloverfield)里嘱能,編導完全以主人公主觀視角展現(xiàn)怪物蹂躪紐約的過程吝梅。直至影片結尾,觀眾也不知道怪物從哪里來惹骂,最終是否被消滅苏携。但這一巨大的留白反而提升了作品。它讓觀眾覺得对粪,這正像生活右冻,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有因有果。
這就是“實”的面向著拭。
4.《普羅米修斯》的坑
“實”與“玄”這兩極都在黑洞之內纱扭,都是我們的理智無法完全掌控的領域。對于這些無法言說之物茫死,編導有權保持沉默跪但。
我猜想,斯科特和林德洛夫為《普羅米修斯》所選擇的峦萎,本來是“玄”的那一面屡久,只不過他們給做成了半吊子。
前面說到爱榔,《普羅米修斯》最后留下三大疑問:工程師創(chuàng)造人類被环、毀滅人類的動機,以及生化人David的行為動機详幽。
對于這三個疑問筛欢,如果斯科特大膽地選擇挖坑不填,那么他就必須把工程師和David塑造得無比玄妙才行唇聘。
在工程師這方面版姑,《普羅米修斯》開篇時對工程師的渲染是相當成功的,而且恰恰就是給人相當玄妙的感覺迟郎。因為在這一幕里剥险,工程師看起來根本就是“神”。
關于神造人的動機宪肖,片中有一段考古學家Holloway與生化人David的對話表制。David提出關于創(chuàng)造動機的疑問,Holloway卻說控乾,我們創(chuàng)造么介,只是因為我們可以⊥珊猓——神的意志的不可揣測壤短。
如果影片一直能保持工程師的這種形象,那么神造人的邏輯就是一個人類無法窺視的黑洞,那么這個疑問自然就可以不必言說久脯。
可惜蒜绽,這樣的玄妙感逐漸在影片中后段瓦解了,因為工程師的形象越來越從一開始的“神”滑向似乎可以被地球人的邏輯所揣測的“高科技外星文明”桶现。
于是,黑洞就慢慢變成了淺坑鼎姊。
再到后來骡和,唯一一個活著的工程師蘇醒,神的意志從創(chuàng)造變成了毀滅相寇。在這一幕里慰于,面對人類的請求,工程師的回答竟是不加解釋的殺戮唤衫。
斯科特其實是可以在這一幕力挽狂瀾的婆赠。因為這種“不理會”的背后,潛臺詞其實可以是:“我創(chuàng)造你佳励,或者殺你休里,與你何干?”
要充分表現(xiàn)出這句潛臺詞的力量赃承,就必須讓工程師重新回到一個與人類有遙遠的距離感和對人類有巨大的壓迫感的氛圍中妙黍。在這樣的氛圍中,讓工程師重新變成一個神瞧剖。但可惜的是拭嫁,影片中的處理遠遠沒能達到這樣的力道。因此抓于,多數(shù)觀眾看到工程師的殺戮舉動時做粤,感到的不是一種對神的意志無法揣測的敬畏,而是莫名其妙捉撮。
至于生化人David的行為動機怕品,就更加莫名了。從有限的線索來看呕缭,David很有可能是在看到神殿之門上雕刻的文字中獲得了天啟(因為當被問起是否能識別門上的文字時堵泽,David很不自然地回避了),從而了解到工程師的某些意志恢总,進而表現(xiàn)出后來試圖培育出異形的怪異行為迎罗。如果David果真是獲得了“天啟”,那么斯科特應該花更多的筆墨表現(xiàn)出天啟的神秘感才行片仿。還是那句話纹安,必須夠玄妙,觀眾才不會追根問底。
可遺憾的是厢岂,影片中David的行動很神秘光督,但包裹這個人物的氛圍卻缺少神秘感。所以“玄妙”也就變成了“莫名其妙”塔粒。
歸根結底结借,坑是不是需要填,取決于挖坑的姿態(tài)卒茬。要么“玄之又玄”船老,拉開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敬畏圃酵;要么腳踏實地柳畔,讓觀眾陷入真實生活的體驗中。除此之外的挖坑不填郭赐,或許都會受到觀眾的質疑薪韩。有很多觀眾覺得《普羅米修斯》太玄了,玄得簡直有些莫名其妙捌锭。但是在我看來俘陷,《普羅米修斯》的問題是它還不夠玄。本來想挖黑洞观谦,卻一不小心只挖了一個淺坑岭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