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2021年學校的春假適逢中國2021年農(nóng)歷的春節(jié)正月,在這個假期里遇到了《典籍里的中國》,能夠在中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里和孩子一起認識華夏經(jīng)典还惠,是一次特別好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機會坏挠,而節(jié)目開篇第一期為我們識讀的就是“政書之祖冲茸,史書之源”的《尚書》。
相傳圣人孔子晚年整理編纂了“六經(jīng)”固灵,即《詩》《書》《禮》《易》《樂》《春秋》捅伤,其中的《書》就是《尚書》。秦朝的焚書對《書》的流傳帶來致命性的打擊巫玻,后項羽入咸陽丛忆,秦博士伏生帶著他的一車《書》返回山東老家,其子舍命護《書》大审,其妻也病逝于途中蘸际。后至家中又逢兵亂,伏生將書藏于家中的墻中徒扶,外出避難粮彤。二十年后返回故居翻出家中藏《書》,發(fā)現(xiàn)由于時間太久,書簡大多朽毀导坟,全書完整的篇目只剩28篇屿良,之后伏生于家鄉(xiāng)山東傳書于世人。后漢文帝欲請其去陜西都城講經(jīng)惫周,但因其年歲近百無法遠途尘惧,遂漢文帝派晁錯前來聽書,而后晁錯將28篇《書》全部帶回都城递递,傳《書》于天下喷橙。
歷史評價: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登舞;傳而無伏生贰逾,亦不明其義。所以伏生傳書在中國歷史上一個很偉大的貢獻菠秒,歷代很多畫家都有創(chuàng)作《伏生授經(jīng)圖》疙剑,可見歷朝歷代人們對《尚書》的重視。唐代大詩人践叠,大畫家王維的作品《伏生授經(jīng)圖》現(xiàn)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言缤。
《尚書》記載了堯舜禹,夏商周的歷史禁灼,按時間的編排一共分為四部分管挟,即《禹書》《夏書》《商書》《周書》∝叶《尚書》里第一次出現(xiàn)了“禮”哮独,第一次提及統(tǒng)一了音律和度量衡,記載了第一次制定歷法察藐。其實現(xiàn)在的《尚書》分為兩種皮璧,一部是由伏生傳授,用漢代同行文字隸書寫的28篇《尚書》分飞,人們稱之為《今文尚書》悴务。而西漢時期,在拆除孔子古宅一段墻壁發(fā)現(xiàn)的另一部《尚書》是由先秦六國的字體所寫成譬猫,后經(jīng)孔子后人孔安國整編讯檐,篇目比《今文尚書》多16篇,人們稱之為《古文尚書》染服。
很多人并沒有讀過《尚書》别洪,但對《尚書》里記載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卻不會陌生。比如我們熟悉的周武王伐紂柳刮,牧野宣誓挖垛。又如我們小時候讀過的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痒钝,大禹的故事便取自于《尚書》的記載。大禹除了治水痢毒,還有一個偉大的功績送矩,就是定九州。我們常把中國稱作九州大地哪替,就是對古中國的一個稱呼栋荸,而這九州便是:冀州、兗州凭舶、青州晌块、徐州、揚州库快、荊州摸袁、豫州、梁州义屏、雍州。在記載中揚州是現(xiàn)在的江南一帶蜂大,有意思的是在大禹那個時期把天下田地賦稅分為九等闽铐,一等最高,九等最低奶浦,揚州的田地在當時是第九等兄墅。再看看如今的江南地區(qū)人們生活富足,如果沒有《尚書》記載或者還不知道當時江南地區(qū)貧瘠的情景澳叉。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隙咸,但卻是歷史保存最悠久,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國家成洗。這個除了我們漢字自身的嚴謹五督,有音,字瓶殃,形充包,意,更易保存之外遥椿,更有歷朝歷代的愛書護書傳書之人基矮。華夏文明生生不息,古人圣賢留給我們的典籍我們無法逐一拜讀冠场,但是無論生在世界哪個地方家浇,我們都需要了解一些自己的根源于何處,這個也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碴裙。
禹敷土
隨山刊木
奠高山大川
——《尚書·禹貢》節(jié)選
注解:禹劃分土地的疆界順著山勢行走時钢悲,砍削樹木作為路標灌具,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引自:比國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