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我的家鄉(xiāng)三倉是個很有特色的小鎮(zhèn)庄岖,早茶品種豐富豁翎,有過去的糝 [sǎn]兒粥(玉米粥)、泡脆餅隅忿、“冷鍋餅”(鍋是熱的哈)心剥、泡馓子、蛋茶(白水煮去殼蛋)背桐、米餅优烧、“龍虎斗”燒餅等到大眾化的“包兒”(包子)、饅頭链峭、“海棠”糕(沒有海棠的糕)畦娄、麻球、油條弊仪、千層餅........還有久負盛名的“魚湯面”熙卡。
小小的集鎮(zhèn)每天早晨彌漫著各種早點的香味,讓吃過早飯的人還想再多吃幾口励饵。三倉人民的生活非常愜意再膳,時間觀念淡漠的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曲横,冬天的早晨10點鐘還在吃早茶喂柒,夏天的早晨6點不到就已經(jīng)在吃早茶了不瓶。
先生是外鄉(xiāng)人,一直對鼎鼎大名的三倉“魚湯面”念念不忘灾杰,無奈我離開家鄉(xiāng)多年蚊丐,也不知道哪家的“魚湯面”正宗地道,合乎他的口味艳吠。那天早晨他吵著要去吃“魚湯面”麦备,我?guī)浇稚限D(zhuǎn)悠。中心醫(yī)院斜對面的“惠林小吃”昭娩,我告訴他這家的燒賣可好吃了凛篙,我上高中的時候經(jīng)常吃,燒賣皮薄栏渺,里面瘦肉多呛梆,香糯無比,他搖了搖頭磕诊,覺得燒賣太常見了填物,還是去吃“魚湯面”吧。
到了菜場附近霎终,這邊有家燒餅店滞磺,可能早市剛開門沒多久,居然還有人排隊莱褒。他贊嘆的說:“‘龍虎斗’燒餅確實好吃击困,趨之若鶩啊广凸!”以至于他在三倉偶遇他大學(xué)同學(xué)阅茶,還跟同學(xué)提起“三倉的龍虎斗燒餅不錯啊炮障!”是的目派,三倉的龍虎斗燒餅可是一絕坤候,先生每次來我家早晨都要很夸張的買10個燒餅胁赢,吃不膩厭。
我猜測,家鄉(xiāng)的燒餅之所以叫“龍虎斗”,大概是燒餅分咸的橢圓形(三倉人叫“長”的)的苏遥,甜的圓形的仲器,兩種燒餅為一“龍”一“虎”,故稱“龍虎斗”像鸡。燒餅外面裹著芝麻,面皮黃燦燦的,又酥又脆由蘑,咬一口闽寡,里面的餡和著油汁又流到心口里,簡直是人間美味尼酿。燒餅里的餡大多是韭菜爷狈,有的放蘿卜絲,間或放豬油渣裳擎,吃起來肥而不腥涎永,油而不膩÷瓜欤“三倉燒餅”沒有廣為流傳的歌曲羡微,如果有,一定像“黃橋燒餅”一樣名揚天下惶我。
由于是沖著魚湯面來的妈倔,我跟他說去“鎮(zhèn)南飯店”吃吧,這里有著我童年記憶里最美味的肉包指孤,這家是三十多年的老店启涯,此刻還正飄著陣陣包子香,里面人頭攢動恃轩,一定是好吃所以人才多结洼。他看了看飯店,搖了搖頭說叉跛,飯店有點舊松忍,還是去比較新一點的吧。
我?guī)е宦坊伟』伟】昀澹叫薪致房诘摹坝穹宕髲B”對面正好有個“月滿樓”鸣峭,他說:“這家外觀還可以,就這家吧酥艳√埽”從外面看,霧氣騰騰騰充石,里面人聲鼎沸莫换,買包子,吃面的骤铃,吆喝的拉岁,打招呼的,來來往往惰爬;吃早飯的認識和不認識的喊暖,互相打著招呼:“來吃早飯啊撕瞧?”“嗯哪陵叽,嗯哪狞尔!”還有褲腿沾著泥巴的鄉(xiāng)民,應(yīng)該是剛從田里回來收了早工的巩掺,大家結(jié)伴坐在一起邊吃邊談沪么。
我們要了兩碗魚湯面,一份干絲锌半,一份醬生姜禽车。干絲,揚州泰州地區(qū)的早茶也有刊殉,百年多前的三倉曾是汪洋大海的一部分殉摔,也許我們的祖先從揚泰地區(qū)一路跋涉,遷居此地记焊,保留了喜歡干絲的傳統(tǒng)逸月,而后我們靠海吃海,干絲伴著魚湯面遍膜,成為了我們?nèi)齻}人民自己的早茶文化碗硬。“醬生姜”瓢颅,90年代三倉醬廠有句著名的廣告詞“欲問醬品誰家好恩尾,三倉醬菜屬一流⊥炫常”而今翰意,“仙可”牌醬菜風(fēng)靡三倉,“仙可”信柿,“仙可”冀偶,無公害醬菜,又新鮮又可口渔嚷。脆生生的醬生姜和干絲拌在面里进鸠,幾筷子就下肚了。先生三下兩下就吃完了形病,連湯都喝了精光客年,似乎意猶未盡。
由于我們出來的早窒朋,當時街上還沒幾個人搀罢,等我們吃好早飯回去蝗岖,一路上所過飯店之處熱氣騰騰的侥猩,每家飯店都是人滿為患,先生開玩笑的說:“你們?nèi)齻}人真好吃暗钟欺劳!”從街上往飯店里看唧取,幾乎都是在吃“魚湯面”,還能聽到“呼啦啦”的聲音划提。小鎮(zhèn)太小了枫弟,到處都是熟人,熱熱鬧鬧的鹏往,吃完早飯的人們在路上互相打招呼:“個成吃暗?”“吃了伊履,你個成吃昂荨?”嗯唐瀑,嗯群凶。”.......先生笑道哄辣,“他們都是一起的嗎请梢?怎么沒有人和你打招呼?”常聽微信同學(xué)群里有人說早晨吃飯遇到某某了力穗,真是羨慕毅弧。我在三倉吃早茶的時候,都沒碰到過一個熟人当窗。
寫了這么多字的“早茶”形真,又想另外帶有“茶”的一個詞語,“茶食”超全。三倉八十年代的“茶食”有“糖果(糯米油炸條)”“麻餅”“麻糕”“麻桼qi”“云片糕”等,帶有“麻”字咆霜,說明外面是包著芝麻的;當年老小學(xué)附近的食品廠和鳳凰泉浴室內(nèi)的食品廠嘶朱,專門做這些“茶食”《昱鳎現(xiàn)在想來那些東西其實一點也不好吃,所以早早的退出了三倉人生活的圈子疏遏,有些老人家還是愛吃脉课。小的時候,醫(yī)院對面有個招待所财异,招待所里有個小店就賣著各種“茶食”倘零。90年代三倉政府北遷,招待所也拆掉了戳寸,現(xiàn)在叫“新合作超市”呈驶,超市里還賣著70、80年代盛行的一種糕點“八珍糕”疫鹊,開水沖泡袖瞻,帶著糯米的清香司致,爽滑透心,常吃延年益壽聋迎,這曾經(jīng)也是我小時候的早茶脂矫。
三倉還有一種消失了的早茶,“方糖糕”霉晕,80年代在老小學(xué)的門口有一家庭再。說是“糕”,其實是很大的饅頭牺堰,有一口直徑50厘米的大鍋那么大佩微,松松軟軟的,面上嵌著紅棗萌焰,師傅根據(jù)買家需要的大小哺眯,用刀一塊塊切下來,我每次都請師傅給我切帶紅棗的一塊扒俯。還有圓圓的“米餅”也不常見了奶卓,原材料是大米和糯米,10厘米長的直徑撼玄,貼鍋的那一面脆脆的夺姑,吃起來又軟又脆。由于街上沒找到做米餅的掌猛,寶貝100天的時候盏浙,媽媽騎了20多里路,找了位老師傅做了100個米餅荔茬。
我的老同學(xué)“華梅電腦科技”的老板娘废膘,得知我要寫一篇關(guān)于三倉早茶的文章,特意給我提供了部分的圖片慕蔚,最是同學(xué)情深丐黄。老同學(xué)和“男強”兩個人在步行街開夫妻店,賣著戴爾聯(lián)想等品牌電腦以及電腦配件孔飒;閑暇之余還去學(xué)了中醫(yī)灌闺,小兒推拿。她是留守在三倉街的少數(shù)同學(xué)之一坏瞄,替我們浪跡天涯的三倉人桂对,守望著故鄉(xiāng)。下次鸠匀,約上老同學(xué)蕉斜,一起吃個三倉的早茶。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蛛勉。懷念家鄉(xiāng)的美味,綿綿不絕的回味與思念睦柴。
百度百科:魚湯面诽凌,為東臺地區(qū)的名點,源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坦敌,已有近200年歷史,相傳是一位被趕出皇宮的御膳廚師所制杜顺。1915年躬络,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1]。魚湯面的制作很特殊,先要剖魚清洗馁菜,不留殘血。用豬油下鍋沸至八成智嚷,陸續(xù)放魚入鍋炸爆,起酥撈起,不能燒焦裳仆。將炸過的魚加上鱔魚骨頭或豬骨頭偏形,用河水熬出稠湯萨惑,蔥酒去腥贮匕,再用細篩過濾清湯,放入蝦籽少許,即可作面湯。面條用上白刀切面哗魂。所以葫男,魚湯面色香味俱全盈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