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我參加了家長培訓班學習 ,主題 是孩子沉迷手機和網(wǎng)絡游戲怎么辦革半?感謝杜老師與DOEN老師給我們上了精彩一課碑定。
隨著科技的進步流码,手機電腦已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物品,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在帶來便利延刘,但同時也對成年人甚至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漫试。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癮”,“癮”指由于中樞神經(jīng)經(jīng)常受到刺激而形成的習慣性碘赖;泛指濃厚的興趣驾荣。癮是一種過度癡迷的行為,強調的是程度而不一定是普遍意義上的“不健康”的愛好普泡。但看到癮是我們還是會從貶義去理解它播掷,比如毒癮、煙癮等等撼班。說到毒癮歧匈,DOEN老師例舉了百多年來全球各國都在進行禁毒運動,均以失敗告終权烧。那么毒癮從哪里來呢眯亦?
DOEN老師和杜老師用一些實驗及案例來說明”癮“是否像我們所理解的那樣。
1920年般码,有科學家做了個實驗妻率,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一個籠子里,籠子的兩邊分別放了兩種水板祝,一種是正常的自來水宫静,一種 是加了海洛因的水,小白鼠一直在喝有海洛因的水券时,在第57天孤里,這只小白鼠死亡,當時人們斷定是小白鼠喝海洛因水成癮橘洞,海洛因像藥物魚勾一樣導致小白鼠死亡捌袜。
40年后,一位叫亞力山大的科學家重新審視了這個實驗炸枣,覺得有問題虏等,人類的生活不可能只在一個空間,于是他重新設計了一個叫”Rat? Park"~老鼠公園的實驗适肠,把一群小白鼠放在一個模擬人類生活環(huán)境 的空間霍衫,那有足夠 的食物、運動和類似人類居住環(huán)境的娛樂設施侯养。另外有一只小白鼠就如之前的實驗一樣放在同樣的籠子里敦跌,直到57天后把它放'Rat Park'里,結果這只小白鼠與正常的小白鼠沒兩樣逛揩,也沒對海洛因上癮柠傍。通過實驗麸俘,亞力山大教授發(fā)現(xiàn)最大的問題在于籠子,小白鼠對于環(huán)境 是否有適應性携兵,如果周圍發(fā)生變化 疾掰,是否會調節(jié)適應 搂誉。經(jīng)過各種實驗徐紧,一位叫科恩的教授得出結論,這不叫癮炭懊,而叫做鏈接并级,第一只小白鼠沒有其他任何的鏈接,導致死亡侮腹。
另外一個案例嘲碧,在2000 年左右,葡萄牙全國約有1%的人有毒癮父阻,政府仿效英美等許多國家禁毒方案打壓吸毒者均無效愈涩,問題已非常嚴重,連反對黨也一起尋找方法解決這一大難題加矛,最后一位博士建議:給這些吸毒者安排工作履婉,建立鏈接,雇傭他們工作斟览,政府撥款不再建監(jiān)獄毁腿,而是建設工作地點,十多年后苛茂,這些1%的吸毒者中有50%不再注射毒品已烤,其他毒品用量也逐年下降。事實證明這種改變環(huán)境 妓羊、重建聯(lián)系的方法的確有效胯究。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成長也會經(jīng)歷許多負責事件躁绸,特別是父母裕循、親友等對他們都有很大的影響,對什么上癮是因為鏈接出現(xiàn)問題造成的涨颜。而“手機上癮”這個名詞的產(chǎn)生緣于伊凡教授的一個玩笑,結果網(wǎng)友們看到對照自己的情況認為自己也有“手機癮”于是“手機癮费韭、網(wǎng)癮”這些名詞變成流行的網(wǎng)絡語言。那么網(wǎng)癮是否需要治療呢庭瑰?這要看它對大腦是否有損傷星持,如果有則需要治療,如果沒有則不需要弹灭。
網(wǎng)癮種類有哪些督暂?根據(jù)Dr.K.Young研究揪垄,網(wǎng)癮主要分為五大類:1、性成癮逻翁,即熱衷于不良圖片或視頻等饥努;2、社交需求八回,如臉書酷愧、微信、QQ等缠诅;3溶浴、強迫性行為,如賭博管引、購物等士败;4、信息過量褥伴,如不停掛網(wǎng)谅将,瀏覽各種不同的信息等;5重慢、游戲饥臂,如對戰(zhàn)等。從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可看出大概47.9%的人以網(wǎng)游為主伤锚、23%的人以看電影或下載歌曲為主擅笔、 13%聊天為主,其余還有工作屯援、學習等等猛们。據(jù)調查,以前大約有14%的孩子已上癮狞洋,近年上升到17%弯淘,而且有逐年 上升趨勢。
我們該如何應對孩子上癮這種狀況呢吉懊?如果只是單純的制止庐橙,如拿走手機、電腦借嗽,或說教會使孩子逆反态鳖、具有攻擊性且會想辦法找到手機或電腦。上癮的原因也許是孩子在成長的某一階段經(jīng)歷過一些負面的事件恶导,不開心的事或受到過侮辱浆竭,使他們的鏈接出現(xiàn)問題。我們一起分析一下內向與外向原因。孩子在0-9歲時對內控制邦泄,他們用他人的眼光評判自己删窒, 他們的自我價值形成 大多來源于父母或其他長輩對自己的評判,父母或他人的辱罵顺囊、貼標簽等對他的性格造成一定影響肌索;9-12歲后轉向外向控制,因為慢慢進入青春期特碳,通常不會全部聽從父母诚亚,會自己決定對與錯,逐漸進入叛逆期测萎。孩子對小時候的一些事件會形成記憶亡电,也許會因為看到一件很小的事情引發(fā)他對負性事件的回憶,這就像是觸發(fā)器硅瞧,一旦觸碰,很可能對他的情緒造成影響恕汇,比如焦慮或是社交障礙等腕唧,當他焦慮時,無法與人鏈接瘾英,很可能他會被同學或朋友孤立枣接,當他被孤立時會感到無助而把自己關在“小籠子”里,外界的負性事件給他造成陰影缺谴,他就會找替代物但惶,如果是行為成癮,就會做出如偷東西這樣的行為湿蛔;如果是物質成癮就會沉迷手機膀曾、網(wǎng)絡等。孩子處于這種狀態(tài)時阳啥,任何的說教都是無用的添谊,外界的聲音他完全聽不入,我們要做的是把他的舊的察迟、錯誤的理念修復斩狱、拿走,重新建立新的理念扎瓶,就像電腦一樣重新編程所踊。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觀念與態(tài)度概荷,學會理解孩子秕岛,學會與孩子聊天,比如:我們可以在氣氛和諧的環(huán)境下問孩子:“你能告訴我你生活中遇到什么嗎?”“朋友與同學說什么話使你特別受傷瓣蛀?”“為什么你那么傷心陆蟆、焦慮......?”慢慢引導孩子說出心中的不滿惋增。如果是父母從小給孩子貼了不良標簽叠殷,那么一定要把它撕掉,當孩子有不合理信念诈皿,父母要幫助孩子把它變成合理信念林束。比如:小時候孩子有時候學東西比較慢,父母或其他 人著急可能 會說孩子是個“笨蛋”稽亏,“笨蛋”這個詞也許會深深印在孩子腦海中壶冒,當他在學習時遇到難題就會認定自己就是“笨蛋”,學什么都學不會截歉,這時候媽媽就要學會引導孩子轉變觀念:“你怎么是笨蛋呢胖腾?你雖然這門學科學不好,但你別的學科學得很好啊瘪松,而且你畫畫很好咸作,blabla……為什么別人說你是你就覺得是呢?”不斷質問孩子宵睦,孩子只需回答“是”及“不是”记罚、“有”或“沒有”就可以了,也許過一段時間孩子的負面情緒會再次出現(xiàn)壳嚎,家長只需重復之前對話桐智,讓孩子重建好信念,給自己洗腦烟馅,直到變不合理信念為合理信念说庭。
同時可以考慮換環(huán)境 ,多運動焙糟,多親近大自然口渔,轉移注意力;如果仍然無法幫助孩子去除手機及網(wǎng)癮,可求助專業(yè)機構進行治療穿撮。
最后缺脉,杜老師建議父母 閱讀一本書——《P.E.T父母效能訓練》。這是一本好書悦穿,我已閱讀 過攻礼,而且前段時間思學平臺也有老師對該書進行導讀,書中介紹與孩子溝通的方法非常好栗柒,在與孩子的溝通方面對我?guī)椭艽蟆?/p>
教育之路很漫長礁扮,孩子在成長知举,家長更需要成長,父母好好學習太伊,孩子才可以天天向上雇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