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xiàn)看待事物存在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哪里都好”篓冲。
我一開始對一類事物并不了解,自己挑不出毛病宠哄,就會覺得這類事物各方面都很好壹将。小時候可能以為父母無所不知,老師說的都對毛嫉。二三十年前诽俯,出國的人比較少,大多數(shù)人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承粤,發(fā)達國家哪里都好暴区,挑不出毛病,簡直是人間天堂辛臊。這是因為我們的學識颜启、歷練不足,并且對有些東西毫無了解浪讳。
但是缰盏,隨著成長,我們逐漸可以看出一些問題來了淹遵。這就會進入第二個層次——“輕易否定”口猜。
在這個階段,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已經(jīng)有所深入透揣,能夠看到事物的一些弱點济炎、毛病。但我們很容易以為這些是具有代表性的辐真,以為自己既然能看出這些問題须尚,水平當然比這些事物的作者、設計師侍咱、管理人員耐床、主創(chuàng)團隊的要高,于是產(chǎn)生一種虛妄的優(yōu)越感楔脯。
而且隨著我們自身水平的提高撩轰,我們確實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問題。這常常會讓我們誤以為,“看出的問題越多”代表著“自身水平越高”堪嫂。其實偎箫,這個推理是不成立的(一個命題只能推導出它的逆否命題,這是高中知識)皆串。
大多數(shù)人淹办,很容易走到這一步就停止了。只有擁有更多的歷練和反省之后恶复,才能進入第三個層次——“抓住主線”怜森。
在這個層次,我們一樣能看到事物的很多問題寂玲。但我們能夠理解,這些表面上的問題并不能決定事物本身的好壞梗摇。我們需要深入地理解它拓哟,抓住它的主線、主要趨勢伶授、主要觀點断序、主要運行機理等。這些才是決定事物本身好壞的核心因素糜烹。
看一篇文章违诗,不要看到一個自己不同意的觀點、論證就急匆匆地將整篇文章否定疮蹦。要搞清楚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诸迟,說得有沒有道理,是不是有什么可以借鑒的愕乎。這才是讀一篇文章最應該抓住的東西阵苇。
看一家公司,不要看到有的管理者的一些做法失當感论、創(chuàng)始人言辭不妥绅项,就武斷地認定這家公司要完蛋。這家公司的發(fā)展戰(zhàn)略是什么比肄、盈利情況如何快耿、人員結(jié)構(gòu)和人才流失率如何?擁有了這些信息芳绩,才可能對這家公司有更全面的判斷掀亥。
競品也許存在顯而易見的毛病,但真的沒有什么可以借鑒的嗎妥色?它對客戶的吸引力真的不如你的產(chǎn)品嗎铺浇?這些毛病真的那么重要嗎?這些思考才是應對競爭時應該有的。急匆匆地否定競品鳍侣,不過是知識上的偷懶丁稀。
抓住主線,抓住核心倚聚,才能避免被顯而易見的毛病遮住眼睛线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