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們似乎越來越陷入拖拉的泥潭局服,很多人也對自己拖拉的行為和習慣深惡痛絕鳖链,但卻仍然在一次次的拖拉行為中,陷入深深的悔恨和自責暴氏。所以當看到這本書的名字——《拖拉一點也無妨》,瞬間讓我覺得有了一絲絲的慰藉绣张,以及內心燃起了一些希望答渔。
本書的作者,是斯坦福大學的一位哲學教授侥涵,哲學教授來寫了一本心理方面的小書沼撕,還取了一個俏皮的名字。作者開篇就指出独令,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這不假端朵,但人并非是完完全全的理性人或經濟人,正是對理性境界的完美苛求燃箭,造成了許多毫無必要的不快樂冲呢,因為我們很多人根本就不是這樣過日子的。比如假如人是完全理性的招狸,也就不會有拖拉這種表現(xiàn)敬拓,拖拉帶給人們的損失本應讓人趨利避害的。
作者提出了一個自創(chuàng)的理念裙戏,把他拖延的這個毛病歸屬于“結構化拖延”(structuredprocrastination)(單詞好長~)乘凸,意思是:由于沒有做某些事,從而做成了不少別的事累榜。我們一旦認識到自己是一名結構化拖延人士营勤,不但自我感覺會變好很多灵嫌,行動力也會增強。因為當內疚和絕望的陰云消散之后葛作,我們就更容易看清究竟是何因素阻礙了行動寿羞。
拖延的人并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他只是沒法去做最重要的那件事赂蠢,或者當下最需要做的那件事绪穆。有一句話說“只要某件工作不是某人當時本該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虱岂,他都能夠完成”玖院。大家可能有類似的體驗,當你有一份報告或者PPT要完成第岖、為此頭大時难菌,為了逃避寫報告或PPT刽锤,你可能突然有興致收拾下辦公桌蒋川,或者整理一下電腦的文件之類,雖然這些事在平時你也在拖延诡蜓,但是這會突然有了動力來做烫饼,只要別叫你寫PPT就行猎塞。
所以作者給出的應對拖延的第一個方法是——用結構化拖延法,創(chuàng)造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杠纵,放在你清單的首位荠耽,重要性和難度讓你想逃避這件事,進而有動力完成你清單的其它事情比藻。
關于清單铝量,作者給出的另一個建議是——每天的待辦清單。以作者自己為例银亲,他每天上床睡覺前會列個清單慢叨,放在鬧鐘旁邊。清單是這樣的:1. 關掉鬧鐘务蝠;2. 別按“小睡”按鈕拍谐;3. 起床;4. 去浴室馏段;5. 別回來躺下轩拨;6. 下樓;7. 煮咖啡院喜。等到他手捧一杯咖啡坐下亡蓉,他已經做完了七件事。感覺真好喷舀,真了不起砍濒,給一天的開始提前注入了成就感淋肾。
關于從情緒入手解決拖延,有一個方法是借助音樂的力量梯影。音樂和情緒之間存在著直接的關聯(lián)巫员,我們用“悲傷”或“快樂”這種描述情緒的詞語來形容音樂,我們對孩子哼唱搖籃曲甲棍,讓他們安靜下來。究竟是拖延導致了郁悶赶掖,還是郁悶導致了拖延感猛,不好確定。但不管是哪一個在先奢赂,這兩個因素總是相輔相成陪白。所以,當我們悶悶不樂的時候(愛拖沓的人經常這樣)膳灶,一首節(jié)奏極富感染力的歡快歌曲能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咱士。
總的來說,面對拖延轧钓,既然它是根植于我們人性底層的序厉,所以我們需要放下徹底根除它的執(zhí)念,接受它毕箍,也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弛房,這樣就放下了很多包袱,反而更有行動的力量而柑。學習使用一些方法文捶,比如用結構化拖延法,每天完成一系列輕而易舉能完成的小清單媒咳,借助音樂的力量帶動積極的情緒粹排。雖然拖延,但是還是做成了不少事呢涩澡。(比如這篇書評顽耳,雖然拖了一段時間,但是克服了完美主義筏养,運用了結構化拖延法斧抱,最終還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