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系統(tǒng)打卡進度:
1000-437
1.睡前安寧/午間靜謐/清晨喚醒
2.二十年記錄本雙啟動:2022~2043
3. 每日千字文輸出系統(tǒng)(第一階段1000天)
每周一賞:老子/孔子/莊子/菜根譚
1《菜根譚》
第四則
勢利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為尤潔;
智械機巧叔扼,不知者為高甚亭,知之而不用者為尤高念链。
2《莊子》
且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1〕:“我決起而飛〔2〕派草,搶榆枋〔3〕,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缰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4〕?”適莽蒼者〔5〕,三飡而反棘钞,腹猶果然〔6〕缠借;適百里者,宿舂糧〔7〕宜猜;適千里者泼返,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姨拥!
〔1〕蜩(tiáo):蟬绅喉。學(xué)鳩:小斑鳩〗形冢〔2〕決起:疾速而起柴罐,奮起『┘椋〔3〕搶(qiāng):沖革屠,撞。枋:檀樹排宰∷浦ィ〔4〕奚以:何以。之:往板甘。為:句末語氣詞党瓮。〔5〕適:往虾啦,到麻诀。莽蒼:郊野的蒼茫景色,代指郊外傲醉∮眨〔6〕果然:吃飽的樣子∮脖希〔7〕宿舂糧:即“舂宿糧”呻引,舂搗一宿之糧,準備過夜的吃食吐咳。
【譯文】蜩和學(xué)鳩譏笑大鵬說:“我們從地面疾速飛起逻悠,碰上榆樹、檀樹的枝條就停下來韭脊,有時飛不上去童谒,就落到地面罷了,何必要飛上九萬里高空前往南海呢沪羔?”到郊野去饥伊,只需攜帶三頓飯食,回來后還是飽飽的;去百里以外的地方琅豆,就要準備過夜的糧食愉豺;去千里以外的地方,那就要預(yù)備三個月的口糧茫因。這兩只小蟲小鳥又怎么會知道蚪拦!
3《論語》
學(xué)而第一
11.2 有子曰〖1〗:“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冻押,鮮矣〖4〗驰贷;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翼雀。君子務(wù)本〖5〗饱苟,本立而道生〖6〗。孝弟也者狼渊,其為仁之本與〖7〗!”
【注釋】〖1〗有子:魯國人箱熬,名若,孔子的弟子狈邑。他的面貌很像孔子城须,所以孔子死后,孔門弟子一度“相與共立為師米苹,師之如夫子時也”糕伐。在《論語》中,對孔子的弟子一般都稱字蘸嘶,唯獨對有若和曾參特稱為“子”良瞧,因此有人認為《論語》可能是他們兩人的弟子所編集的⊙党〖2〗其:語助詞褥蚯,表示虛擬或猜度。弟(tì替):同“悌”况增,敬愛兄長赞庶。〖3〗好(hào耗):喜好澳骤∑缜浚〖4〗鮮(xiǎn顯):少∥梗〖5〗務(wù):致力于摊册。本:根本、基礎(chǔ)颊艳∶┨兀〖6〗道:事物的基本道理蟆沫。〖7〗為:實行温治、做。與:同“歟”戒悠,感嘆詞熬荆。
【譯文】
有子說:“為人孝順悌愛而喜好冒犯在上者的,很少見绸狐;不喜好冒犯在上者而喜好作亂的人卤恳,還從未有過。君子致力于根本寒矿,根本確立了突琳,事物的基本道理就形成了。孝順悌愛大概是實行仁的根本要點吧!”
4《道德經(jīng)》
第三章
圣人之治符相,無為而治
不尚[1]賢拆融,使民不爭。
不貴[2]難得之貨[3]啊终,使民不為盜镜豹。
不見[4]可欲[5],使民心不亂蓝牲。
是以圣人之治趟脂,
虛其心,實其腹例衍,弱其志昔期,強其骨,
常使民無知[6]無欲[7]佛玄,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硼一。
為無為,則無不治翎嫡。注釋
[1]尚:崇尚欠动,尊崇。
[2]貴:動詞惑申,以之為貴具伍,重視,珍貴圈驼。
[3]貨:財物人芽。
[4]見(xiàn):動詞,使之看見绩脆,顯示萤厅,炫耀橄抹。
[5]可欲:能引發(fā)欲望的東西。
[6]無知:沒有奸巧之心惕味。
[7]無欲:沒有非分之想楼誓。譯文
不崇尚賢德才能之人,使百姓不因此相爭名挥。
不以難得稀有之物為珍寶疟羹,使百姓不因此而做偷盜之事。
不炫耀能引發(fā)欲望的財物禀倔,使民心不為此受到迷亂榄融。
所以圣人治理政事,
會凈化人民的心靈救湖,滿足其溫飽愧杯,削弱其爭名奪利之心,強健其筋骨體魄鞋既,
使百姓無奸巧之心力九,無非分之想,內(nèi)心純凈淡泊邑闺,
使那些爭名奪利的“智巧”之人不敢為非作歹畏邢。
所以圣人治世,按照“無為”的原則來做事检吆,那么天下也就沒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舒萎。
《古文觀止》
上冊
卷一
左傳《左傳》成書于戰(zhàn)國初年,原名《左氏春秋》蹭沛,到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臂寝,為的是強調(diào)它是解釋《春秋》的著作,至于《左傳》是否真為“解經(jīng)之作”摊灭,從古至今論爭紛紜咆贬,現(xiàn)代學(xué)者傾向于認為它是一部獨立的史書≈愫簦《左傳》用編年體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至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二百五十四年間的史事掏缎,是一部圍繞“爭霸”這一春秋時期的中心事件,記述以爭霸強國為主煤杀,以與這些強國發(fā)生各種關(guān)系的諸侯國為輔的“世界史”眷蜈;是全面反映當(dāng)時并存的各種文化及其交流融合,展現(xiàn)中華民族的主體形成時期面貌的“文化史”沈自∽萌澹《左傳》具有明顯的重德崇禮的儒家思想特征,但它的“崇霸”思想?yún)s與儒家的“尊王”大相徑庭枯途,所以被論定為“儒家別派”忌怎。其批判性以及它的民本思想籍滴,在“君權(quán)神授”的思想背景下尤為難得×裥ィ《左傳》最主要的文學(xué)成就是突破了言事相分的古史記錄方式孽惰,做到了言事相融而均衡,使中國古代歷史散文創(chuàng)作達到了新的高度鸥印,并為其提供了新的創(chuàng)作模式灰瞻,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左傳》才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散文的一大源頭辅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