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蝙搔,證監(jiān)會發(fā)布了《會計監(jiān)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捎拯,意在加強對商譽問題的風險監(jiān)管弃衍。
新規(guī)要求:定期或及時進行商譽減值測試,并重點關注特定減值跡象燎孟。對企業(yè)合并所形成的商譽禽作,公司應當至少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且不得以業(yè)績承諾期間揩页、業(yè)績承諾補償為由不進行測試旷偿;要求上市公司應在年度報告、半年度報告爆侣、季度報告中披露與商譽減值相關的所有重要萍程、關鍵信息。新規(guī)對于減值測試的方法兔仰、過程和會計處理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茫负,將減少上市公司主觀操作的空間。
可能很多人“商譽”并不是十分的重視乎赴,即使看到了朽褪,也順眼帶過去置吓。但在投資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識別“商譽”這項資產缔赠,投資的風險無疑將會增加很多衍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商譽”。
認識會計商譽
上文我們提到的證監(jiān)會發(fā)布的《會計監(jiān)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嗤堰,這里面的商譽指主要是會計商譽戴质。何為會計商譽?
舉個例子:A企業(yè)收購B企業(yè)踢匣,會計在給B企業(yè)算賬時告匠,發(fā)現(xiàn)B企業(yè)賬上的凈資產(資產減去負債)有100萬,但是A企業(yè)支付給B企業(yè)200萬离唬,這多出來的100萬便會記錄在A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后专,記作商譽。
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了输莺,公司凈資產只有100萬戚哎,為什么要用200萬來買呢。這就像大家在股市上買股票一樣嫂用,你發(fā)現(xiàn)很多公司的市凈率(股價/凈資產)是5倍型凳、甚至10倍的,不還是有很多人去買嗎嘱函。為什么呢甘畅?企業(yè)購買其他企業(yè)的股權,本質上沒什么太大的區(qū)別往弓,都是因為看好這項資產的未來盈利能力疏唾,所以愿意支付高于凈資產的價格來購買。
識別會計商譽的風險
好了函似,明白了什么是“會計商譽”槐脏,那“會計商譽”到底有多大的風險呢?
舉個實例來說吧缴淋,嘉應制藥准给,公司2017年巨虧2.06億泄朴,而2016年公司的凈利潤還有6700萬重抖。因為巨虧,股價在年初連續(xù)跌停祖灰。
那為什么2017年公司會出現(xiàn)那么大的虧損呢钟沛?源頭就是商譽減值。公司2017年計提了資產減值損失達2.44億局扶,其中商譽減值損失2.40億恨统。
為什么要計提商譽減值呢叁扫?前面我們說到100萬的凈資產,你花了200萬來購買畜埋,溢價100萬購買的目的是預期未來這項資產可以給你帶來較好的回報莫绣。但如果你購買的這項資產不能帶來正常收益了,按照市價處理掉這項資產只能賣120萬了悠鞍,那剩下的80萬就要計提商譽減值了对室。這就是溢價購買資產的風險。
實際投資中咖祭,我們大多數投資者并不會關注這項隱性資產的風險掩宜,常常只是簡單的看下公司的基本面,主要還是以股價的技術走勢為主么翰。如此牺汤,踩雷也就不奇怪了。
經濟商譽的價值
如果一家公司花10億購買了一項資產浩嫌,其中凈資產1億檐迟,會計商譽9億,而這項資產每年帶來的凈資產只有幾百萬固该,無疑锅减,后期商譽減值的風險很大。但是伐坏,如果你在二級市場看中了一家公司怔匣,凈資產20億,市值50億桦沉,市凈率(50/20)是2.5每瞒,而公司每年的凈利潤只有1億,市盈率是(50/1)50纯露,凈資產收益率(1/20)只有5%剿骨。投資這樣的公司,你會擔憂嗎埠褪?
如果企業(yè)高溢價購買了資產浓利,資產負債表中會計提“商譽”,而我們個人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高溢價購買股票钞速,是否也需要考慮下自己所支付的商譽呢贷掖。上面的案例,如果計提“商譽”渴语,金額是30億苹威。而關鍵問題是這項資產的回報率只有5%,如此低的回報率值得付出這么高的溢價嗎驾凶?
相反牙甫,如果公司每年可以實現(xiàn)5億的凈利潤掷酗,甚至更多,也就是說凈資產收益率高達25%窟哺。如果一家公司有著如此高的回報率且能夠持續(xù)保持泻轰,則必然有著屬于自己的競爭優(yōu)勢,這就是我們需要積極尋找的公司且轨,為這樣的公司支付一定的溢價是合適的糕殉。
正如巴菲特所說:我早期接受的教育使我青睞于有形資產,而回避那些大部分價值是“經濟商譽”的企業(yè)殖告,這種偏見使其在早期投資上有所疏忽阿蝶。但是隨著直接和代理的業(yè)務經驗,我逐漸越來越傾向于那些利用有行資產最少卻擁有巨額持久“經濟商譽”的企業(yè)黄绩。
如果我們能夠希望公司在有形資產凈值基礎上以大大超過市場的回報率產生利潤深员,那么在邏輯上這些公司比其有形資產凈值值錢的多朴则,這種超額回報的資本化價值就是經濟商譽笋颤。
簡單的說绿满,就是一家公司可以以較少的凈資產賺取豐厚的利潤。比如巴菲特的經典投資案例:喜事糖果粤蝎,公司的凈資產只有800萬真仲,但巴菲特卻花了2500萬來購買,市凈率3倍多初澎。但公司當時卻以800萬的凈資產每年可以賺取200萬的利潤秸应,凈資產收益率(200/800)高達25%。從1972年到2007年碑宴,期間稅前利潤總額為13.5億软啼,而凈資產從800萬漲到4000萬,再投入僅為3200萬延柠,剩下的利潤都歸入了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腰包祸挪。
如此高的回報,并不是存貨贞间、應收賬款或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產生了超額回報率贿条,相反,這是與無形資產的結合產生了這種超額回報率增热,尤其是消費者在與產品和雇員的無數次愉快經歷的基礎上普遍認同的良好聲譽整以。
這種聲譽創(chuàng)造了一種消費者特許權,對于購買者來說钓葫,它使產品的價值而不是產品的生產成本成為售價的首要決定因素悄蕾。消費者特許權是經濟商譽的一個主要來源票顾。其他來源包括不受利潤管制影響的政府特許權础浮,專利技術或是其他競爭優(yōu)勢等帆调。而我們要尋找的就是由這些“經濟商譽”帶來的高回報的企業(yè),如此豆同,才能獲取遠超越價值的回報番刊。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