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承 恩 (作者系北京養(yǎng)生文化學會會長)
山藥備受中國人喜愛。古往今來核芽,民眾以其為食囚戚,醫(yī)家以其為藥,當今國法確定其為藥食兩用轧简。
我感恩山藥驰坊,緣起大約十年之前。那時哮独,一個來自三千年前的圣賢之聲告訴我“山藥百味”拳芙。一種藥有一至兩種味道,“五味子”也不過酸皮璧、苦舟扎、甜、辣恶导、咸五種味道浆竭。為什么山藥有百味呢?我在之后兩年的時間里體悟圣人之教惨寿,草藥多生長于山野邦泄,唯獨“山藥”占有“山”字。玄機何在裂垦?學習《易經(jīng)》山天大畜卦令我有所醒悟:山天大畜卦象是山在上顺囊,天在下;山為賢人蕉拢,天為君子特碳。其寓意為山養(yǎng)君子诚亚,不養(yǎng)小人。如果將人體內之健康細胞比作“君子”午乓,病態(tài)細胞便相對成了“小人”站宗。以此而論,山藥養(yǎng)健康細胞益愈,不支持病態(tài)細胞梢灭。癌癥患者攝入食物,腫瘤瘋搶營養(yǎng)蒸其。如果山藥只養(yǎng)健康細胞敏释,不支持腫瘤細胞,遏制癌癥就有希望摸袁。茅塞頓開令我興奮不已钥顽。我把這個理論推薦給一些癌癥患者,均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靠汁。肝腹水等重癥病人試用此法蜂大,效果極佳。與山藥結緣膀曾,是我“善待癌癥”養(yǎng)生事業(yè)的一個里程碑县爬。從此,遇到各種類型的癌癥添谊,我心中開始坦然财喳。感恩古代先賢教導我。山藥何止百味斩狱?“百”字于此象征無限耳高。
山藥分為“菜山藥”和“鐵棍山藥”。
菜山藥粗如嬰兒胳膊所踊,顏色遇鐵器變黑泌枪,是不抗氧化的緣故,所以只適于菜用秕岛。
鐵棍山藥細如手指碌燕,皮色鐵銹,故稱“鐵棍山藥”继薛。鐵器刮皮修壕,乃至打汁機里粉碎成漿,色白如玉遏考,久不變色慈鸠,證明其抗氧化的能力極強,也正是“養(yǎng)君子灌具,不養(yǎng)小人”之奧妙所在青团。鐵棍山藥在中國北方地區(qū)均可生長譬巫。但是,其中的極品卻是懷山藥督笆÷簦“懷”字指古代“懷慶府”,即當今中國河南焦作地區(qū)胖腾。明代御醫(yī)龔延賢著《壽世保元》論懷山藥時曰:“生懷慶山中者白細堅實烟零,入藥用之瘪松∠套鳎”明代大醫(yī)陳嘉謨著《本草蒙筌》曰:“山藥,今人多用懷慶者宵睦,故當今各地藥肆记罚,多用河南懷慶栽培品,特稱懷山藥而出售之壳嚎,乃遠近知名之藥材桐智,藥肆常備之品也⊙滔冢”現(xiàn)政府為保證懷山藥的純正说庭,已將焦作地區(qū)生產(chǎn)的懷山藥列為原產(chǎn)地保護產(chǎn)品。
鐵棍懷山藥又分為兩種郑趁。一種生長于臨近黃河的沙土地刊驴;另一種是生長于臨近沁河的壚(lú)土地。壚土地黏性大寡润,地質堅瓷捆憎,雖然懷山藥的產(chǎn)量低于沙土地,但是質量卻是懷山藥中的極品梭纹。壚土鐵棍懷山藥的特點是:質堅粉足躲惰,潔白細膩,久煮不散变抽,味道香甜础拨,常食不膩∩茉兀或蒸或煮5-8分鐘即熟诡宗。其它產(chǎn)地或品種的山藥卻有所不同。
正因如此逛钻,仿冒者隨之出現(xiàn)僚焦。一些不守信義的商人將別處的山藥運至焦作假冒懷山藥。無奈之下曙痘,我所采購的懷山藥一定要到焦作地區(qū)壚土地芳悲,直接從農戶地里取得立肘,或鮮用,或加工成粉名扛。
一谅年、懷山藥的食用方法 懷山藥的食用方法分為鮮用和磨粉兩類,可交替使用肮韧,調節(jié)口味融蹂。
(一)鮮山藥
懷山藥鮮用比較常見,不同做法有不同的益處弄企。
1.蒸山藥 將山藥在清水中浸泡一夜超燃。用毛刷洗凈,保留山藥皮拘领。山藥皮養(yǎng)護脾胃意乓,尤其對養(yǎng)護胃腸黏膜更加有益。山藥皮的香氣對于醒腦约素、化瘀届良、通經(jīng)絡均有益處。去皮則香氣消失圣猎。 洗凈的山藥放入燒開的鍋中蒸8分鐘左右可熟士葫。這種蒸山藥于嘴里細嚼,口水將其酶化下咽送悔,原汁原味地養(yǎng)人慢显。仔細體會酶化的過程可以品出山藥的美妙滋味。
2.山藥羹 將洗凈的山藥放入打汁機放祟,加少許水鳍怨,置于燒開的水中蒸5分鐘左右即熟。不去皮的山藥有香氣跪妥,養(yǎng)脾胃益肺鞋喇;去皮的山藥色白如玉,養(yǎng)肺益腎眉撵。 山藥羹補益偏中上焦侦香,包括:脾、胃纽疟、心罐韩、肺。
3.山藥糊 將打成汁的山藥漿倒入滾開的沸水中攪拌污朽,煮熟可成山藥糊散吵。
山藥糊補益偏中下焦,包括:脾、胃矾睦、肝晦款、膽、腎枚冗、膀胱缓溅、大腸、小腸等赁温。
4.炒山藥 將山藥去皮切薄片坛怪,于滾水中焯1分鐘撈出,在油鍋里翻炒股囊。用少許淀粉袜匿,加適量鹽和白糖,倒入鍋內掛漿毁涉,加香油數(shù)滴起鍋沉帮。 炒山藥脆嫩,色贫堰、香、味俱全待牵,清肺降火其屏。
5.山藥泥 將山藥去皮蒸熟放溫,裝入潔凈食品袋中缨该,用搟面杖壓成泥偎行;在圓碗底部涂抹一點點香油,放幾粒泡好的枸杞贰拿,或泡好的紅棗蛤袒,或櫻桃等;再把山藥泥入碗壓實膨更。置于沸水鍋上屜蒸5分鐘取出妙真,用菜盤(碟)扣于碗口反轉,山藥泥猶如玉饅頭坐在菜盤(碟)上荚守;再用藍莓醬之類的調料灑于表面珍德,品相誘人。
吃客也可以根據(jù)愛好在口碟中加調料矗漾,用小勺挖山藥泥蘸調料吃:(1)補脾胃者蘸白糖锈候;(2)補血者蘸紅糖糊;(3)補中氣者蘸白糖加姜沫敞贡;(4)補肝氣者蘸白糖加微辣泵琳;(5)瀉肝之火氣者蘸白糖加少許醋;(6)補腎者蘸少許醬;(7)補肺氣者蘸白糖加少許白胡椒面获列。
6.涼拌山藥 將山藥去皮切薄片在滾水中焯過琳钉。加少許香油攪拌后,加適量鹽和香菜沫即成蛛倦。加少許白醋可瀉肝火歌懒。
7.拔絲山 將去皮山藥切成寸斷蒸熟,保持熱溫待用溯壶。
將鍋里放少許明油(顏色透明)及皂,文火燒熱油后放入白糖使其溶化,趁機倒入熱山藥攪拌勻速放盤中且改。旁邊放一碗涼水验烧。吃客趁熱夾山藥蘸涼水,使糖遇冷在山藥表面形成脆殼又跛。吃起來外脆里酥碍拆,香甜有趣。這種方法要求吃客速度快慨蓝。否則感混,盤中糖溫涼下來,便會結成糖坨礼烈。
8.生山藥汁 將山藥去皮弧满,加少許涼白開水和適量冰糖(也可不加冰糖),置于打汁機中攪成汁后生飲此熬,可滋陰降五臟內熱庭呜。午時飲養(yǎng)心降火;未時飲降小腸熱犀忱;申時飲降膀胱熱募谎;寅時飲養(yǎng)肺陰降虛火。
(二)山藥粉 我們食用的山藥粉阴汇,是壚土地生產(chǎn)的鐵棍懷山藥数冬,直接從地里挖出后,清洗鲫寄、切片吉执、烤爐烘干、磨粉地来。其味道清新戳玫、醇厚、微香甜未斑。有人在個別藥店買回山藥磨粉咕宿,其異味甚重,令人惡心不能下咽。這是山藥用硫磺熏制之故府阀。硫磺熏過的山藥自然晾曬后不會變色缆镣,而且增白,比烤爐烘干大大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试浙。但是董瞻,帶硫山藥不宜做食品。
山藥粉的吃法也有多種:
1. 攤薄餅 將山藥粉加水攪拌成糊田巴,糊稀餅薄钠糊,糊稠餅厚,加適當鹽壹哺;在不粘鍋中滴入少許油抄伍,將鍋燒熱,舀一勺山藥糊入內攤平管宵,糊干時將餅翻過截珍,片刻即熟。
2. 疙瘩湯 將山藥粉加少許水箩朴,用筷子攪成面疙瘩備用岗喉。根據(jù)個人喜好煮沸菜湯,將面疙瘩徐徐撥入鍋中隧饼,煮熟后即可食用沈堡。
參考其他面食的做法,山藥粉還可以做出許多花樣燕雁。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山藥粉“筋性”差鲸拥,遠不如白面拐格。所以制作其他食品時應考慮這一點。如果單為增強體質刑赶,可在做白面食品時加入適量山藥粉捏浊。
癌癥患者的腫瘤處于迅速增長期,或者剛查出病灶撞叨,在30天內只吃鐵棍懷山藥為好金踪。不餓不吃,餓了即吃牵敷,有利于遏制腫瘤發(fā)展勢頭胡岔。腫瘤瘋長的態(tài)勢被遏制后可改為添加其他素食。
二枷餐、古代醫(yī)家對山藥的論述 古代醫(yī)家對山藥論述較多靶瘸。學習這些知識,在食用山藥時更有針對性。但是怨咪,由于山藥性平屋剑,屬于食物類,和偏性較強的藥相比诗眨,對于疾病的改善速度不太明顯唉匾。它更多的是補益臟腑的元氣,猶如筑基興廈匠楚。所以巍膘,每日食山藥之人,堅持數(shù)年后油啤,身心輕爽典徘,“氣聚成形∫嬉В”
山藥性平味甘逮诲,入脾、肺幽告、腎經(jīng)梅鹦,兼入足少陰經(jīng)氣分。其功能是健脾冗锁,補肺齐唆,固腎,益精冻河。
(一)《神農本草經(jīng)》(始于秦漢時期眾醫(yī)家智慧箍邮,成書于東漢時期)論山藥曰:“主傷中,補虛叨叙,除寒熱邪氣锭弊,補中益力氣,長肌肉擂错,久服耳目聰明味滞。”
(二)《別錄》(西漢經(jīng)濟學家钮呀、目錄學家剑鞍、文學家劉向著)論山藥曰:“主頭面游風,風頭眼眩爽醋,下氣蚁署,止腰痛,治虛勞羸瘦子房,充五臟形用,除煩熱就轧,強陰√锒龋”
(三)《藥性論》(明末清初思想家和政治家唐甄著)論山藥曰:“補五勞七傷妒御,去冷風,止腰痛镇饺,鎮(zhèn)心神乎莉,補心氣不足,患人體虛羸奸笤,加而用之惋啃。”
(四)《日華子本草》(五代時期一本重要醫(yī)藥書籍监右,作者不詳)論山藥曰:“助五臟边灭,強筋骨,長志安神健盒,主泄精健忘绒瘦。”
(五)《本草綱目》(明朝醫(yī)家李時珍著)論山藥曰:“益腎氣扣癣,健脾胃惰帽,止泄痢,化痰涎父虑,潤皮毛该酗。”
(六)朱震亨(金元時期醫(yī)學大家)先生論山藥曰:“生搗貼腫硬毒士嚎,能消散呜魄。”
(七)《藥品化義》(明代賈所學著莱衩,清代李延昰補訂)曰:“山藥耕赘,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膳殷,循循有調肺之功,治肺虛久嗽九火,何其穩(wěn)當赚窃。因其味甘氣香,用之助脾岔激,治脾虛腹瀉勒极,怠惰嗜臥,四肢困倦虑鼎。又取其甘則補陽辱匿,以能補中益氣键痛,溫養(yǎng)肌肉,為肺脾二臟要藥匾七。土旺生金絮短,金盛生水,功用相仍昨忆,故六味丸中用之治腎虛腰痛丁频,滑精夢遺,虛怯陽痿邑贴。但性緩力微席里,劑宜倍用÷<荩”
(八)《本草求真》(清代乾隆年間儒醫(yī)大家黃宮繡著)曰:“山藥奖磁,本屬食物,古人用入湯劑繁疤,謂其補脾益氣除熱咖为。然氣雖溫而卻平,為補脾肺之陰嵌洼,是以能潤皮毛案疲、長肌肉,不似黃芪性溫能補肺陽麻养,白朮苦燥能補脾陽也褐啡。且其性澀,能治遺精不禁鳖昌,味甘兼咸备畦,又能益腎強陰,故六味地黃丸用此以佐地黃许昨。然性雖陰而滯不甚懂盐,故能滲濕以止泄瀉。生搗敷癰瘡糕档,消腫硬莉恼,亦是補陰退熱之意。至云補陽消腫速那,補氣除滯俐银,理雖可通,語涉牽混端仰,似非正說捶惜。至入湯劑以治火虛危癥,難圖近功荔烧,必多用之方愈吱七,以其秉性和緩故耳汽久。入滋陰藥中宜生用,入補脾宜炒黃用踊餐【按迹”
(九)《神農本草經(jīng)讀》(清代醫(yī)藥學家陳念祖著)曰:“山藥,能補腎填精市袖,精足則陰強啡直、目明、耳聰苍碟。凡上品俱是尋常服食之物酒觅,非治病之藥,故神農另提出久服二字微峰,可見今人每取上品之藥舷丹,如此物及人參、熟地蜓肆、葳蕤颜凯、阿膠、菟絲子仗扬、沙苑蒺藜之類症概,合為一方,以治大病早芭,誤人無算彼城。蓋病不速去,元氣日傷退个,傷極則死募壕。凡上品之藥,法宜久服语盈,多則終身舱馅,少則數(shù)年,與五谷之養(yǎng)人相佐刀荒,以臻壽考代嗤。若大病而需用此藥,如五谷為養(yǎng)脾第一品缠借,脾虛之人资溃,強令食谷,即可畢補脾之能事烈炭,有是理乎!”
(十)《本經(jīng)疏證》(清代醫(yī)藥學家鄒謝著)論山藥曰:“主傷中補虛羸宝恶,即補中益氣力也符隙∨客保”
上述有關山藥的論斷,皆出于歷代大家霹疫,主要是醫(yī)藥學者拱绑,也有其他領域的名人,足見秦漢以來國人對山藥的共識丽蝎。按現(xiàn)代醫(yī)藥臨床試驗說猎拨,一個新藥要用300-500人試用結果為據(jù)。那么屠阻,山藥是中華民族用數(shù)千年時間證明了的食物和藥物红省,百利而無一害。相對應地正確使用山藥国觉,利國利民吧恃,天地歡喜。 2013年4月16日
分享中醫(yī)時令養(yǎng)生智慧麻诀,感謝恩師劉承恩先生痕寓。
原文轉載自劉教授微信公眾號:道心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