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湖北人驾孔,辣椒的味道已經深入到骨子里了芍秆。小時候媽媽在家里做菜,即便沒有葷腥翠勉,所有的菜里也是不能少了辣椒的:青辣椒炒茄子妖啥、紅辣椒炒土豆絲、青辣椒炒青番茄对碌、紅辣椒炒冬瓜....好像沒有什么青菜不能搭配辣椒來炒的荆虱。即便是炒大白菜和油麥菜,也必須要丟幾顆干尖椒才最夠味朽们。最讓人口水直流的克伊,是簡單勁爆的虎皮青椒,就這一盤菜华坦,我可以吃下兩大碗米飯。
讀書后離開家鄉(xiāng)不从,在武漢自然也少不了辣椒的熏陶惜姐。讀書期間最難忘的兩種辣,是早上的熱干面和只吃過一次的堤角牛骨頭。熱干面是武漢早餐必不可少的歹袁,一般不會放太多辣椒坷衍,但是喜歡吃辣的人可以自己多加一勺辣椒油。芝麻醬的濃烈香味搭配火辣的辣椒油条舔,在夏天可以暢快的出一身汗枫耳、在冬天又可以溫暖寒冷的身心,可以說是冬夏皆宜的享受孟抗。對于堤角牛骨頭的記憶迁杨,雖然只有一次但是刻骨銘心。隔了這么些年凄硼,還記得當時第一口咬下去異香撲鼻铅协,還沒來得及回味就感覺一股強烈的辣味直沖耳根和天靈蓋,渾身的毛孔一下子全部打開摊沉,感覺自己所有的感覺都一下子增強和靈敏了起來狐史,嘴巴鼻子呼出的氣像噴火一般。那頓牛骨頭我們每人也就干掉了一兩塊说墨,但是這個濃烈的辣味骏全,讓我對漢味特色的辣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以至于后來都沒敢再次嘗試牛骨頭尼斧。
工作以后來到廣東姜贡,感覺一下子離辣味遠了很多。雖然川湘菜餐館很多突颊,但是或多或少都做了改良鲁豪,辣味兒都變得溫婉起來÷赏海粵菜其實很不錯爬橡,突出了原汁原味,很有自身的特點也很健康棒动,但是無奈自己的口舌習慣了重口味的刺激糙申,對于清淡的東西總是達不到愛的程度,頂多算是喜歡船惨。好在商家都很精明柜裸,考慮到了外地人的需求,不管在哪里粱锐,基本都會提供蘸料和味碟疙挺。于是現(xiàn)在不管是涮牛肉牛丸,還是涮青菜豆腐怜浅,抑或者是白灼海鮮铐然,我總是先準備一大碗指天椒加醬油的味碟蔬崩,其他什么沙茶醬、油碟壓根就不在考慮范圍之類搀暑,最愛的就是指天椒這股子鮮香的辣味兒沥阳,蘸什么都帶勁。
有時候出門旅行自点,目的地是吃東西不怎么喜辣的地方桐罕,吃東西總是一大愁事。還記得有一年去廈門桂敛,天天都吃沙茶面和海鮮功炮,沒幾天嘴里就淡出鳥來了,看到再好吃的東西都提不起勁來埠啃。有一天早上出來吃早餐死宣,在廈大附近看到一家莆田鹵面館,進去點了一碗海鮮面碴开,突然發(fā)現(xiàn)旁邊有一罐子鮮剁油辣椒毅该,打開一聞,香辣沁人心脾潦牛,立即舀了幾勺放在碗里眶掌,拌勻了,海鮮湯的鮮味配合辣椒的辣味巴碗,真是鮮美無比朴爬。后來詢問老板,老板說是自己秘制的剁椒橡淆,吃過的客人都說好吃召噩。后來連續(xù)幾天,早餐都在這家早餐店吃逸爵,可算是拯救了清淡的快要發(fā)瘋的饞蟲具滴。
現(xiàn)在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重油重辣的菜也來越不受歡迎师倔,在家自己做飯時构韵,辣椒也放的越來越少,但是無論如何趋艘,湖南椒或者指天椒是必不可少的一味佐料疲恢。在碧綠或者翠白的蔬菜里,那一抹紅或者一抹綠的點綴瓷胧、那鮮香刺激的味道显拳,總是能給平凡的家常菜增色不少。沒什么特別想吃的菜時搓萧,就自己做一盤虎皮青椒萎攒。不放油遇八、中火,細細煸出虎紋來耍休,起鍋后放油,蔥姜蒜爆香货矮,青椒重新入鍋羊精,爆炒后放油鹽醬,最后一定記得放上一大勺醋囚玫。簡簡單單的一道菜喧锦,保證能讓你胃口大開。
對于辣的喜愛就像平凡生活里對那一抹亮色的追求抓督,當庸常的日子如同嚼蠟時燃少,那一抹紅或者一抹綠的辛辣,能夠讓人再度振奮铃在、再度敏銳阵具、再度激起對美好的回憶和追求。我愛這無辣不歡的人生定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