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掌挚,容易陷入指責、討好菩咨、敷衍吠式、說道理、陳述事件或者搞笑的狀態(tài)抽米。與家人對話時特占,也常感到無奈而分開了又無比想念。而薩提爾的對話云茸,即使對方卡住了是目、矛盾了、糾結(jié)了查辩,仍舊可以很和諧安穩(wěn)胖笛,不斷對對方探索网持,探索的問句富于啟發(fā)且不帶任何質(zhì)疑宜岛。如何能做到這樣的溝通呢?--練習覺知功舀,練習好奇萍倡。
覺知
冰山不只是工具。意味著冰山的探索辟汰,并非是一門技巧而已列敲,而是逐漸覺知自我,并且內(nèi)化的過程帖汞,也是一種生命態(tài)度戴而,因為進入自己的內(nèi)心,是進入他人內(nèi)在最快的路徑翩蘸。
何謂進入自己的內(nèi)心所意?可以詮釋為「身心的覺知」。這與「正念」不謀而合,對身與心的覺知扶踊,將我們帶回到當下泄鹏,覺知此刻所言所為所想,更好地溝通對話秧耗。
覺察什么呢备籽?
覺察姿態(tài)。覺察自己的肩頸分井,放松车猬;覺察雙手,自然下垂杂抽;覺察眼神诈唬,專注寧靜,不是瞪著缩麸,眼神盡量同水平(這一點我在「朗讀者」時覺得董卿的眼睛就是始終專注的跟隨對方铸磅,令我感覺到一種尊重與認真);覺察肢體杭朱,和諧專注阅仔。
覺察語態(tài)。語氣有意識地深刻弧械,語速有意識地放緩八酒,語言描述有意識地停頓,時時提醒自己深呼吸刃唐,專注地說話羞迷。
停頓。讓自己停頓画饥,覺知自己內(nèi)在的感受衔瓮,透過自己的停頓,讓對方停頓抖甘,覺知當下热鞍。「停頓」有助于對話者時時覺察自己衔彻。這是作者在本書的每個章節(jié)幾乎都有提到的一個小技巧薇宠。反觀自己總是語速很快,反復不用過腦艰额,噼里啪啦就想說完澄港,特別是說到激動的時候。我曾經(jīng)體驗過一次「深刻」的對話:去上一個慕名已久的瑜伽老師的課柄沮,課前她會與第一次來的說聲打招呼回梧,只見她蹲坐在我面前逐工,看了一眼點名冊后注視著我的眼睛,說出我的名字后她停頓了一下漂辐,那一刻的停頓將我漂浮的心瞬間帶到當下泪喊,帶到她面前,覺知到她眼中的光與溫度髓涯。不知為何那一刻給我印象特別深袒啼。這已經(jīng)是四年多前的事了,卻在今天我閱讀的這本書里讀到纬纪,真的是世間的事吶疑問吶你都別著急蚓再,隨時間慢慢會有答案的。
好奇
我們對身邊親近的人有好奇心嗎包各?
我們對他們提出的想法和對某些事的反應是充滿好奇還是不假思索慣性應對摘仅?
我們對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失去好奇心,我們自認為對對方了如指掌问畅,無需探索娃属。
好奇與探索是對好伙伴,當你擁有好奇的特質(zhì)护姆,他自然會帶著你探索矾端。薩提爾模式是「成長」并非「控制」,是「探索」并非「分析」卵皂。成長過程往往抹煞好奇心秩铆,最近才剛帶了一天別人家的孩子,被其360度連環(huán)問追的精疲力竭灯变,為什么孩子會有這么多我平常根本不用想的問題殴玛?比如為什么對面山上有一堆紅色?(那是花啊添祸,花不就是紅色的嗎滚粟。。)我已經(jīng)很少去對周遭提問膝捞,因為已經(jīng)熟的不能再熟坦刀,因果關(guān)系也早就知道了愧沟。我平常也常向窗外看蔬咬,也許也曾瞄到過那一抹紅,但當被孩子問到對面山上的一抹紅時沐寺,我突然被拉回當下林艘,注視著遠山,端倪著這可是一大從杜鵑花呢混坞,確實很神奇喔狐援,一大片綠色的山中就這一處紅艷艷钢坦,想到這感受到大自然的饋贈,自己也會心一笑啥酱。
假使一個孩子遭遇困難爹凹,大人沒有任何好奇,只想給予解決方法镶殷,就沒有機會傾聽禾酱,孩子卡在哪兒?孩子未被同理绘趋,可能不想表達颤陶,溝通就此關(guān)閉了。
將這段話的孩子換成任何一個人都說得通陷遮。作者讓我們每天抽出五分鐘對親近的家人練習好奇滓走。
剛開始練習好奇的人們,會發(fā)現(xiàn)不斷好奇甚難帽馋,深圳第一句都很難搅方;漸漸能問一、兩句后绽族,發(fā)現(xiàn)接下來問句不易接續(xù)腰懂;也會發(fā)現(xiàn)好奇的問句,夾雜著讓人沮喪的回應项秉,進而意識到自己的好奇不妥绣溜;也疑惑一直好奇下去,不知要好奇到哪里娄蔼;也擔心一直問下去怖喻,會不會讓人厭煩。
我還沒有開始練習岁诉,只是看著書上的一句話嘗試去好奇提問锚沸,已經(jīng)有如上的所有感受√檠ⅲ看看作者如何說哗蜈?
以豐富的眼光看待人事;好奇不是引導答案坠韩、意義或一己期待距潘;好奇是打開一道門,看見美好的風景只搁;好奇最終之處是聯(lián)結(jié)人的生命力音比。
作者也列出了一些好奇的方法
呼喚名字、或稱謂氢惋,且刻意停頓洞翩。
從對方能感興趣稽犁,能回應的話題切入,對話者主動從事件中提問骚亿。
可以重復對方上一句句尾已亥,有緩和與積極聆聽的效果。
為對方的敘述整理来屠、組織出精簡敘述陷猫。
避免「為什么」,但可以取代為:你還好嗎的妖?發(fā)生什么事了绣檬?怎么啦?我很好奇嫂粟。娇未。。
當牽涉規(guī)則星虹,引導孩子負責人零抬,善于運用「怎么辦呢?」
除了上述的一些要點宽涌,如何拓展話題平夜?在進入冰山脈絡(luò)前,如何令提問更有內(nèi)涵卸亮?作者也給出下面三個方向:
不解決問題忽妒,而是對人的關(guān)注。
我也在好奇兼贸,如果對對話者的問題并沒有什么解決辦法段直,那還要展開這場對話嗎?書中寫到一個與做作業(yè)好分心的孩子的一段對話溶诞,其實對話人或許也沒有解決分心的辦法鸯檬,但“即使你沒有解決分心的方法,通過對話讓孩子覺知螺垢,也有幫助喧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枉圃,直接讓對方敞開心扉接納幫助功茴,或許不一定就比讓對方開始覺知自己的不足與責任,自己得出方法走出困境來的好讯蒲。
回溯時間痊土,探索問題的成因肄扎。
詢問具體事件墨林,在細節(jié)處提問赁酝。
作者在這一章列舉了很多溫暖的對話例子,最后說「對話是改變的開始」旭等。很多人際交往中的無奈酌呆,父母對孩子的無奈,都可以從對話開始改變搔耕。
通過好奇探索隙袁,發(fā)現(xiàn)孩子的期待與自己相同(孩子也并不想分心),從原來的對立(認為孩子不學無術(shù)弃榨,自己渴望孩子認真學習)走向聯(lián)結(jié)(父母與孩子期待一致菩收,一起克服分心)。讓孩子覺察鲸睛、意識娜饵、聚焦且逐漸體驗分心,就會帶來不同的面貌官辈。
通過很多案例證明箱舞,孩子比較喜歡對他充滿好奇的父母,也比較能感到被接納拳亿,能自我覺知晴股。而不是一心「為他好」,想好了辦法前來替他解決問題的父母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