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與永冬泩雙月征文第二期【識】
年少時從課本上讀到陶淵明厌衔,曾揚言最輕蔑的詩人便是他叭爱。明明家中有童仆稚子震桶,“環(huán)堵蕭然钟些,不蔽風日”卻不出仕工作桦卒,既然心有桃花源的芳菲诗箍,又非要“小隱隱于林”。我偏執(zhí)地以為脖苏,他不過是逃避社會責任程拭,不愿像王安石、柳宗元一般棍潘,心系社稷蒼生恃鞋,縱使謫遷流落,也要干出一番改革政績亦歉。
后來在飛花令中讀到“漸離擊悲筑恤浪,宋意唱高聲”,宛若一道閃電直擊內心肴楷。以淡泊佛系而稱的田園詩人陶淵明水由,原來年輕時,竟也是個憤青赛蔫。
大好的光陰砂客,滿腔的抱負,從建功立業(yè)到歸隱田園濒募,從劍指長虹到與世無爭鞭盟,有志青年是如何一步步躺平,成為“佛系”生活的代言人呢瑰剃?
我懷著這份好奇,在浩如煙海的詩書傳記中遨游筝野,卻越發(fā)慚愧于對他的誤解之深晌姚。誠然,年青時誰還不是個有志青年歇竟,也不乏“紅顏棄軒冕挥唠,白首臥松云”之輩。而陶淵明身雖“躺平”焕议,內心卻終其一生憤世嫉俗宝磨,那些山水田園之樂背后,是從未割舍的民生社稷憂懷盅安!
原來唤锉,以淡泊佛系而稱的陶淵明,終其一生都是個憤青别瞭!
一
陶淵明生于公元365年窿祥,一名潛,字元亮蝙寨,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晒衩。東晉后期嗤瞎,政治黑暗,貴族腐敗听系,門閥制度森嚴贝奇,階級矛盾尖銳。其曾祖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靠胜,官至大司馬弃秆,封長沙郡公。他的祖父和父親曾經做過太守這類官職髓帽,但到陶淵明時菠赚,家境已沒落。
陶淵明從小接受儒家的用世思想郑藏,胸懷“大濟于蒼生”的抱負衡查。少年的他在詩中寫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少年壯且厲必盖,撫劍獨行游”“憶我少壯時拌牲,無樂自欣豫,猛志逸四海歌粥,騫翮思遠翥”塌忽。他聰慧好學,知識淵博失驶,詩土居、賦、文都寫得極為出色嬉探,只可惜滿腔政治熱血擦耀,在這昏庸的時代絲毫無法施展,這成為他日后“躺平”的理由涩堤。
“親老家貧眷蜓,起為州祭酒;不堪束職胎围,少日自解歸吁系。”陶淵明29歲初仕白魂,任江州祭酒汽纤。因無法忍受官場的束縛,不久便歸田卸甲碧聪。晉元興三年冒版,他為鎮(zhèn)軍將軍劉裕參軍,次年又為建成將軍劉敬宜參軍逞姿,同樣因違背本心辭官回家辞嗡。
原以為自此可以瀟瀟灑灑捆等,歷遍風浪,怎奈何耕植不足以自給续室。叔父陶夔曾任太常卿栋烤,見他生活襤褸,遂引薦其為彭澤縣令挺狰。彼時正值戰(zhàn)亂明郭,陶淵明害怕到遠方任職,彭澤縣恰離家不遠丰泊,俸祿也足夠他釀酒薯定,便欣然接受。
年底瞳购,郡督郵來縣巡察话侄,縣吏告訴他應當穿戴式,在路口恭迎郡督郵学赛。陶淵明不情愿:“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年堆!”即日解經去職,并寫下傳世之作《歸去來兮辭》盏浇。
詩人在序文中坦露:就任縣令变丧,是為生計所迫;辭職歸去绢掰,是為“質性自然痒蓬,非矯厲所得,饑凍雖切曼月,違已交病”谊却。他寧愿忍受饑寒,也不愿混跡官場違心地逢迎上司哑芹。辭中他表達了辭官的決心和心情:“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捕透!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聪姿?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乙嘀。實迷途其未遠末购,覺今是而昨非』⑿唬”
陶淵明辭官歸隱盟榴,是對黑暗現實一記有力的耳光∮へ《歸去來兮辭》語言清新擎场,質樸自然羽德,透露出他樂天知命的思想。宋代歐陽修曾稱贊:“晉無文章迅办,惟陶淵明《歸去來辭》而已宅静。”
二
自他29歲任江州祭酒站欺,至辭官彭澤縣令姨夹,不覺已是十三年。從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矾策,他一生最年富力強的歲月磷账,獻給了浮沉官場。爾后二十年贾虽,他不愿再以日漸衰老之軀逃糟,行為五斗米折腰之事。他選擇歸隱田園榄鉴,不為逃避現實履磨,只為最無聲卻激烈地反抗現實,詩歌就是他的武器庆尘。
在《歸田園居》《飲酒》中剃诅,他寫“結廬在人境”“長公曾一仕”;《擬古》中驶忌,他寫“少時壯且厲”矛辕;《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述酒》《讀山海經》中,他寫“巨猾肆威暴”“精衛(wèi)銜微木”付魔;《雜詩》中他寫“白日淪西阿”……
“少無適俗韻聊品,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几苍,一去十三年翻屈。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妻坝。久在樊籠里伸眶,復得返自然」粝埽”少不更事的我厘贼,并未從中讀出他歸隱的無奈與不甘。
“凝霜殮異類圣拄,卓然見高枝嘴秸。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榔”詩人以青松自比凭疮,雖是“卓然見高枝”,卻在那門閥制度森嚴的時代岩四,“木秀于林哭尝,風必摧之”。
“日月擲人去剖煌,有志不獲騁材鹦。”“丈夫志四海耕姊,我愿不知老桶唐。”少年的政治抱負已無法實現茉兰,他卻依然老驥伏櫪尤泽,志在千里。在《詠荊軻》《讀山海經》中规脸,他熱情謳歌古代英雄的戰(zhàn)斗精神坯约,為心中熊熊燃燒黑暗現實的烈火,又添幾把干柴莫鸭。
陶淵明的田園生活闹丐,不僅有“窈窕以尋壑,崎嶇而經丘”的山水之樂被因,還有參加生產勞動的躬親之趣卿拴,接近和歌頌勞動人民,且樂在其中梨与。在當時士大夫鄙視勞動的社會堕花,這本身具有進步意義,使他的田園詩因濃厚的勞動生活氣息而備受喜愛粥鞋。
《癸卯歲始春懷左田舍》《歸園田居》《庚戍歲九月中于西田獲早稻》等詩作缘挽,都描寫了他參加勞動的情景:“屢空既有人,春興豈自免呻粹。夙晨裝吾駕到踏,啟涂情已緬∩性常”“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楣富。晨興理荒穢凿掂,帶月荷鋤歸。”“開春理常業(yè)庄萎,歲功聊可觀踪少。晨出肆微勤,日人負來還糠涛≡荩”“溫原長如此,躬耕非所嘆忍捡〖”
作為一位封建社會的詩人,早出晚歸辛勤耕作砸脊,且愿意“長如此”具篇,在中國文學史上極為難得。這不僅是勞動本身的意義凌埂,更是勞動觀念的變革驱显。他在詩中宣揚依靠勞動而食的真理,“人生歸有道瞳抓,衣食因其端”埃疫。他對勞動人民懷有十分真摯的感情,“且入相與歸孩哑,壺漿勞近鄰”“相見無雜言栓霜,但道桑麻長”。他們一起“開軒面場圃臭笆,把酒話桑麻”叙淌,相談甚歡。
三
與歷代文人不同愁铺,陶淵明歌頌的田園風光鹰霍,既非美化現實,亦非純粹欣賞茵乱,而是以黑暗現實為對比茂洒,襯托田園生活的和美珍貴∑拷撸“曖曖遠人村督勺,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斤贰,雞鳴桑樹巔智哀。”后人稱其為隱逸詩人之宗荧恍,開創(chuàng)田園一派瓷叫,評價確實高屯吊。
但田園生活并非總是美妙,經常遭遇天災人禍摹菠,就連詩人也澈行叮“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次氨,更不必說比詩人更為貧苦的廣大農民了蔽介。而為官者絲毫不關心社稷民生,只顧行溜須拍馬煮寡、蠅營狗茍之事虹蓄,可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洲押,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官場之虛偽武花。
陶淵明將黑暗仕途比作“迷途”“樊籠”,將自己比作“羈鳥”“池魚”杈帐,不得自由而痛苦体箕。因此他甘愿放下一切,去田園中追尋精神上的自由挑童,“此中有真意累铅,欲辨已忘言”。
“猛志逸四海站叼,寒翮思遠翥”“丈夫志四海娃兽,我愿不知老”等詩句,在他并不平靜的內心風起云涌尽楔,此為他田園生活之“真意”投储,卻“不足為外人道也”。
陶淵明是田園詩之大家阔馋,但我們不應忽視他的政治理想——“世外桃源”玛荞。詩人在農村接近人民,深入民生疾苦呕寝,就更痛恨當時仕途的黑暗虛偽勋眯。“羲農去我久下梢,舉世少復真”“重華去我久客蹋,貧上世相尋”。
他以西北人民逃避秦朝暴政為原型孽江,又根據《三國志》的記載:“田疇人徐無山中讶坯,營深險、平敞地而居岗屏,躬耕以養(yǎng)父母闽巩。百姓歸之钧舌,數年間至五千余家”,將自己的政治理想落筆于《桃花源記》涎跨。
在這個“社會”中,“春蠶收長絲崭歧,秋熟靡王稅”“重孺縱行歌隅很,斑白歡游指”。這里沒有剝削率碾,沒有壓迫叔营,人人勞動,大家過著富庶和平的生活所宰。世外桃源绒尊,集中反映了詩人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與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形成鮮明對比仔粥。
這是陶淵明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婴谱,他的理想在當時社會當然不可能實現,但其進步意義不可否定躯泰。雖受老子“小國寡民”思想的影響谭羔,卻是詩人歸隱田園后參與農村生活實踐的結晶÷笙颍“美美與共瘟裸,天下大同”,這種理想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志士仁人所向往诵竭,更凸顯了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话告。
四
過去常有人,包括我自己卵慰,將他當作一位完全脫離現實的飄然靜穆典型沙郭,這是片面的。正如魯迅先生所言:“陶潛正因為并非渾身是靜穆呵燕,所以偉大”棠绘。
“人生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茍且再扭⊙醪裕”陶淵明詩中的躬耕生活雖好,現實中卻十分困苦泛范。他在《有會而作》中寫道:“弱年逢家乏让虐,老至更長饑。菽麥實所羨罢荡,孰敢慕甘肥赡突!”“舊谷既沒对扶,新谷未登,頗為老農惭缰,而值年災浪南,日月尚悠,為患未已漱受÷缭洌”可見他的家境困乏到何種程度!
就在這一年昂羡,即公元426年絮记,江州刺史檀道濟去看望他,陶淵明已經餓著肚子在家躺了很久虐先。檀道濟奉勸他:“賢者處世怨愤,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蛹批;今子生文明之世撰洗,奈何自苦如此?”陶淵明回答道:“潛也何敢望賢般眉,志不及也了赵。”檀道濟送給他一些食物甸赃,他也在《乞食》中寫道:“饑來驗我去柿汛,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埠对,即門拙言辭络断。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项玛∶脖浚”
艱難困苦之中,他寫下《挽歌詩》三首襟沮,《自祭文》一篇义起,最終于公元427年逝世馒铃,享年63歲您宪。
“環(huán)堵蕭然冲茸,不蔽風日;短褐穿結固灵,簞瓢屢空捅伤,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巫玻,頗示己志丛忆。忘懷得失祠汇,以此自終∠ü睿”這是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中的自我評價可很。“憤青”陶淵明粮彤,一個偉大的詩人根穷,卻落得晚景凄涼,不得不說是時代的悲劇导坟。“雁過留聲圈澈,人過留名”惫周,他的詩歌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不為五斗米折腰康栈、“鷙鳥之不群兮”的品格递递,也為后世所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