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點high
起因是大過年的感冒
然后在家呆了四五天基本沒出門
看到心理研究學會有活動
正好出去散散心
聽了阿曼老師的課
回來認真地列了一生要做的50件事
越寫越興奮
一興奮就睡不著
決定看會書平靜一下
……
我懷疑我心臟功能出現(xiàn)老化
就像老了的機器
一打開就關不了一樣
啊啊啊我需要休息
下面是今天的讀書筆記——
熟悉寫作技巧的暢銷書作者常常會用一個清晰的行動規(guī)則,如“練習1萬小時成為專家”“21天養(yǎng)成好習慣”等來激發(fā)你的行動匀伏。
但是對于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堅持1萬小時邮府,1萬小時是否真的引向成功,堅持1萬小時的關鍵節(jié)點咏尝,以及1萬小時練習的本質是什么卻置之不理压语。這些暢銷書作者略過不談的細節(jié),恰恰是科學著墨最多编检,也是對人們提升自我最有幫助的地方胎食。
∝————————
?實際上艾利克森的研究報告強調的也僅僅是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而已,而非1萬小時這個魔術數(shù)字允懂。心理科學史上從來不存在一個所謂的1萬小時定律厕怜。
∝————————
1萬小時定律究竟有哪些問題呢?
&首先,不同專業(yè)領域的技能習得時間與練習時間并不存在一個1萬小時的最低閾值粥航。
&其次琅捏,成功與練習時間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賦雖然在其中不起決定性作用递雀,卻也會是一大影響因子柄延。一些體育項目更是會對身高和身材有要求,這類身體特點上的差異缀程,更不是時間和簡單的練習可以彌補的拦焚。
&再次,練習的成果并不與時間呈正相關杠输,這一點赎败,也取決于練習方法。
真實的心理科學研究表明蠢甲,成為專家的時間往往隨著不同的專業(yè)技能領域而變化僵刮。
∝——————
事實上,艾利克森的刻意練習的核心觀點是鹦牛,那些處于中上水平的人們搞糕,擁有一種較強的記憶能力:長時記憶。長時記憶正是區(qū)分卓越者與一般人的一個重要能力曼追,它才是刻意練習的指向與本質窍仰。
如果說專家和準專家們已將自己的大腦升級了,工作記憶內存條可以同時調用一塊SSD硬盤來當虛擬內存用礼殊,那么那些專業(yè)領域的新手們往往還是在使用小內存跑驹吮。
幸運的是,進化給一般人留了條路晶伦。這種長時記憶能力碟狞,艾利克森認為是與具體領域相關的,并且通過他所說的刻意練習可以習得婚陪。只要你努力族沃,經(jīng)過幾十小時到成千上萬小時不等的艱苦努力,就能買來那款可以被工作記憶內存條調用泌参、當虛擬內存使喚的SSD硬盤脆淹,即長時記憶。
∝——————
一般人怎樣才能買得起那塊硬盤沽一?
刻意練習的任務難度要適中盖溺,能收到反饋,有足夠的次數(shù)重復練習锯玛,學習者能夠糾正自己的錯誤咐柜。
∝——————
多數(shù)不靠譜的成功學選擇了錯誤的練習方式兼蜈,雖說喊的口號是刻意練習,但實質并不是刻意練習拙友,因為它們沒有激活長時記憶能力为狸。比如,下象棋的次數(shù)毫無作用遗契,10個1萬小時辐棒,也成不了國手。
但是牍蜂,如果看著已經(jīng)發(fā)表的棋譜漾根,然后推測國手下法,這種刻意練習方式鲫竞,就是往長時記憶硬盤里面攢SSD硬盤:存儲關于象棋棋譜的組塊辐怕。
說白了,就是不過腦子的1萬個小時練習从绘,全是無意義的重復寄疏。
關鍵在于:這1萬次小時的練習,要有階梯式的難度僵井,而且要有更有效的學習技巧和方法陕截,你可以看到自己的一次又一次水平的提高和進步,并及時給予反饋和調整批什。